分享

读书的养成:如何让现代人“爱”上读书

 3gzylon 2014-04-23

成曾樾

2014年04月22日09:4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读书这个老话题。

现今国内阅读状况仍令人堪忧,影响我国国民阅读率增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解释有很多:传媒的多样化、网络的盛行、手机的侵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人心浮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于是居室虽大,竟容不下一张书桌了。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现代人真的不喜欢读书了吗?是真的没有读书的心情和时间了吗?我以为可以从读书风气的养成上来寻找原因。因为,对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民来说,有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而读书习惯的养成,可从两个层面来谈,一个是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另一个是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

先说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大多数人从童年便开始接触书籍,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可以从这个时期开始培养。童年时期的阅读重点是启蒙,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潜移默化体会读书的乐趣与益处: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是一种享受,由此丰富人生体验,扩展生命领域。正如莎士比亚所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的益处不言而喻。

但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全社会都热爱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就涉及到全民读书风气的养成。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重视与倡导民众养成读书的习惯,但由于国家人口众多,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代人更看重经济收益的心态影响,诸多原因造成了目前读书风气培养成效不显著的局面。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使我国成为真正的读书大国,读书强国?

我以为,首先是要树立全社会重视读书和学习的理念,尽快出台全民阅读规划和阅读条例等指导性文件。

二是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供或创造有利于读书的必要条件。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众多或民间或半官方组织的读书小组,它们可以得到国家或民间机构无偿提供活动场所甚至是资金扶持。此外,纪念馆、展览馆、科研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优势,经常举办各种读书或学术活动,邀请读者、作家及有关专业人士参加,形成作家与读者之间长期频繁地互动交流,这也是培养大众阅读兴趣,普及读书良好习惯的好形式。

第三,要促成全民阅读的好风气的形成,除了大力倡导,还要辅之以好的机制和措施。建议由国家权威部门或团体组织设立非营利性的图书推荐渠道和宣传促销渠道,让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出版信息,同时可以对优质书籍的出版和销售实行优惠奖励政策。此外,可加快建立针对阅读者的各种激励机制,如举办各类旨在鼓励读书的征文活动,设立最佳读者奖、最佳读书心得奖等。再有,可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性质的读者培训班、研讨班、欣赏水平提高班等,请专业人士授课,正确引导读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准和欣赏水平等。

总而言之,培养国民阅读风气,提升国民阅读水平,需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切实投入,虚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国民阅读将会展开良好的新局面。

最后,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向大家推荐几本文学方面的书籍,供大家参考。

小说:

《蛙》莫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中国好小说》[中篇卷] 小说选刊选编(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年4月第1版)。

《中国好小说》[短篇卷] 小说选刊选编(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年4月第1版)。

人物传记:

《梁启超传》解玺璋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1版)

《寻找大师》卞毓方著(作家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责编:黄维、许心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