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4-23
![]() |
编者按:2014年4月19日,海南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在琼海病逝,享年100岁。把记忆拉回8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在海南万泉河畔诞生。这支来自琼崖普通劳动妇女的队伍,为解放海南岛而英勇奋战,留下一个个红色传奇。回顾她们曾经战斗过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来追思这支有名的“红色娘子军”。
文魁岭保卫战3次打退敌人
由于战斗力了得,红色娘子军名声渐显,其中文魁岭保卫战则让红色娘子军一战成名。文魁岭位于琼海与万宁交界的地方。老区村委会书记陈雄回忆当年的战斗故事:“这一仗主要就是靠红色娘子军了。这一仗的意义也很重大,是为了保护在这里的红军医院,还有军械厂等。”
1931年12月,红三团主力被调到琼崖中路与红二团会合改编,这里就只剩下了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留守。乐会县民团头子王兴志知道了,就带领了100多名团丁过来,企图捣毁红军腹地。这时我们的娘子军就主动担当了保卫任务。娘子军们隐蔽在战壕内,箭上弦,刀出鞘,枪口已经对准敌人。团兵们以为岭上没人,大胆上山。50米、40米……当团兵离战壕仅20米时,连长庞琼花发出信号——“开打!”机枪手陈月娥架起在沙帽岭战斗中缴获的那挺机枪,横扫直射……敌人连续3次冲锋都被女子军一一击退,溃不成军。
马鞍岭阻击战浴血奋战全力掩护
马鞍岭位于定安、琼海交界,是母瑞山中最神奇、最壮观、最险峻的大山岭。马鞍岭阻击战被认为是红色娘子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斗。
1932年7月,海南的国民党旅长陈汉光,以3000兵力重兵围剿中共琼崖特委、红军师部和琼崖苏维埃政府驻地,大批苏区战士牺牲。8月,为掩护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女子军(红色娘子军)垫后打阻击。当队伍撤退到马鞍岭时,敌军尾随而至,师部决定留下红军一营和女子军一连阻击敌军,掩护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向母瑞山撤退。
红一营和女子军一连接受任务后,占据马鞍岭有利地形,与敌人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三个昼夜……女子军的子弹快打完了,连长冯增敏要求每人留上一颗光荣弹(准备自杀的子弹),其余的都集中交给二班战士陈月娥,她是有名的神枪手,一枪一个,枪枪不落空。可毕竟寡不敌众,在红军师长王文宇的命令下,女子军第二班10名战士留下来继续掩护,其余女子军及红一营向牛庵岭撤退。
没人知道接下来的战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夜色深沉,冯增敏赶回来接应二班的时候,她看到的是:女战士横七竖八地躺在被炮弹反复“耕耘”过的土地上,她们周围是被摔断和砸碎了的枪,个个身上沾满血迹,身体仍然保留着与敌人搏斗的姿势,衣服被撕得稀烂……正是有她们的流血牺牲,琼崖革命三大机关(中共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师部)才得以安然保存,顺利转入母瑞山。
被困母瑞山后遭关押视死如归
1932年,那时的马鞍岭、母瑞山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偶尔还能听见海南长臂猿的鸣叫。就在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女子军与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被围困在母瑞山8个月之久。
红色娘子军的女战士们住进了原始森林,任由山蚂蝗吸食热血,蚊虫叮咬,被带刺的荆棘划破脚掌、手臂。不过女子军的女战士们依然挺过来了。1932年11月初,在敌人的疯狂围剿进攻下,琼崖特委决定将女子军特务连一连、二连化整为零,疏散突围转入地下秘密斗争。女子军疏散后大部分战士都化名隐蔽于群众之中,部分离开家乡到南洋谋生,有些不甘心屈服于地主恶霸复辟势力的欺压而自杀抗争。
两个连的女子军骨干庞琼花、冯增敏、黄墩英、王时香、庞学莲、王振梅、林尤新等7人,因名扬全琼不便隐蔽,在敌人严格清查追捕下,先后被捕入狱。她们在海口、广州国民党监狱中被关押了五年。敌人施以封官许愿、金钱引诱、毒刑拷打等手段软硬兼施,逼她们交代组织情况和同志的姓名,但她们除了承认自己的身份外都守口如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内外压力之下,国民党当局终于释放了她们。
(敖坤 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