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格脾气一直都是被人夸的,连我父亲都不止一次地夸过我,说弟兄姐妹里边,我的脾气是最好的,不容易发火,很能体贴别人。 过去,我自己对我自己的脾气也比较满意,很少有发火的事发生,如果偶尔我给下属发火,那我都已经是准备好久的了。换句话说,那是对他的一种处罚,是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他,他做的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是会惹人生气的,发这种火是在执行一种制度,而不是在惩罚我自己。 那是一种从容,一种自信。当你的情绪不为外界变化所动时,看起来好象是宽容大度,但更多的是自己的自信从容。 宽容大度也好,自信从容也好,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都愿意与你交往,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心的人,是一个让人放松的人。作为领导,作为师长,作为家长,其实,无论你作为什么角色,都应该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要时刻保持这种态度,就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态,一种从容自信的心态。 近两年我开始变化了,开始变得容易生气,容易发火,容易动真气了,开始与人计较了。这不是别人的原因,不是别人变了,而是我变了。 自己之所以会变得容易生气,是去追求一些自己认为做不来的事情;是自己面对困难时,没有了更好的办法,而想借助于强势让人认同;或者是,在其他的事情上面不如意,而后借题发挥。总之,是自己不自信了,是自己不从容了。所以,惹你生气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这种情绪很危险,当你发起火来,哪怕只是皱起眉头来,你都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你都会伤到别人,人际关系会越来越紧张,身边的人会越来越少,凝聚力会越来越小。 除了于人于事有害以外,于身体也有很大的害处。 把自己泡在生气的氛围里,使自己身体每况愈下,而且,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地挫伤自己的锐气,不断地打击自己的自信,不断使自己陷入无能的境地。 相反,当我们出事了,我们需要的是冷静,需要的是积极思考,想出更好的对策,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扭转。其实,越是困难,越需要心平气和。 所以,保持一种态度,一种宽容大度的态度,对人有益;保持一种心态,一种从容自信的心态,对自己的生理心理有益。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对我们的事业就更加有利了。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惹你生气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么,当我们生气时,从自身找原因,也许我们生气的机会就少了,就皆大欢喜了。 能否做到事业健康,身心健康,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修炼,而不是去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