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生之道就是因循人的本性,两个关键点就是:一要保护好脚,二要让手动起来。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要讲究天天洗脚,而外国人却要天天洗澡呢?西方人的正餐主要是吃牛肉。按中医的说法,“鱼生火,肉生痰”,这样的一种饮食方式导致他们体内的湿气很重,所以西方人身上会长很多毛,他们要通过毛的开泄作用吧身上的湿气代谢出去。而中餐用筷子,吃的都是纤维类的食物,饮食结构非常符合人的本性,不用去那么多的湿邪。所以,生活方式的不同和身体情况的差异就决定了西方人天天要洗澡。他们的毛孔粗大,体毛多,体味浓,总要喷香水;而中国人就即使不喷香水,女性身体本身就有一股清香。 西方人通过洗澡来解决身体过度开泄问题。中国人主张洗脚。因为脚要天天劳碌,脚上循行着六根经脉,共60多个穴位,人的直立又会对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中国人懂得脚部要重点养生,主张要一年四季洗脚。 春天洗脚可以“生阳固脱”,即能生发阳气,又能避免过度外散。 夏天天气炎热,人容易过度开泄,湿邪都会外散,用偏热一点水洗脚可暑湿。 秋天洗脚可以润肺。 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可使下丹田产生温煦的感觉。, 洗脚时最好左右脚移动,按摩,让每根脚趾都能充分活动。 泡脚最好温水,20分钟左右,感觉到身体有一点微微出汗,此时肌肤腠理都开泄了。有助睡眠。 脚裸是下边脆弱的部位,脚腕一旦受寒,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症。所以,泡脚时即使泡不到小腿,也一定要泡到脚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 脚是人体的的二心脏,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直立行走,直立导致人的所有压力都压在脚和脚裸上,所以承载着人体的全部重量,很重要。 脚的经脉循行:首先,脚面的经脉从里向外分别为: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这六条经脉上的穴位相当多。 人的手和脚都属于神经末梢,所有的经脉都是阴阳交通,从末梢完成。末梢上有井穴。井穴属生发之地,很重要。例如胃经,胃经走脚时主要走足二趾(大脚趾旁边的脚趾),但他分出三支,一支人脚二趾的内侧,然后走内庭穴;一支人中趾的外侧;一支终于大趾之端的隐白穴,这就是“阳明胃,太阴脾”,阴阳的交通就在隐白这个穴位上。胆经走脚第四趾外端的指甲旁边一点,这里有一个穴叫窍阴。 膀胱经是走小脚趾外,最外边的穴叫至阴穴。 脾经走隐白穴,肝经走大趾。脚面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叫三毛,每个人这个位置上都会长着几根毛,所以叫三毛,旁边有一个穴叫大敦穴。 肾经起于足小趾,然后走知足心,从这里起,是肾经第一个经穴“涌泉穴”。 脚后跟主要循行的经脉是膀胱经和肾经。 脚的疾病:一般的脚气可以不治,因为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疏泄,属湿邪下注所致。人体的湿邪总要有一个出处,人体的疏泄渠道就是通过脚上的井穴散的。 古代的药王孙思邈曾给脚气病开过一个绝方——喝白皮粥(就是带点糠皮的粥)。孙死后好几百年,西方医学家才发现,从谷物的糠皮里能够取出维生素B群,专门治脚气。 年轻人得脚气不算病,这是向外代谢的功能过强和身体比较健壮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