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之后,我们就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备考了,在这个关键的阶段,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扣考纲,将各个考点的知识分成专题进行整理和训练,并做一些综合能力训练题,强化知能融合,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就有机会在高考二轮复习当中进一步提升高考语文的成绩。 一、要点:做好高考冲刺 1.紧扣《考试大纲》,系统梳理,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1)系统复习常见多音多义、易错字表、近义词辨析表、常见文言实词表和虚词表、常见成语用法表等 (2)将《大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落实到课文的相关语句中,要特别注意对典型例句的归纳、识记,切实把握教材中讲到的字法、词法和句法等有关古汉语知识,重点复习《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会背诵默写名篇名句。 2.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 概括的说,有五个点: ①纵观全篇,把握主旨的能力;②划分层次,理清脉络的能力;③检索范围,准确摘取的能力;④归纳整合,引申转换的能力;⑤认清手法,明确作用的能力。 3.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1)文言文:在接下来的复习中,除了要继续有重点地进行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积累学习外,还要抓住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讲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做到通读全文、通读全部试题的“两通读”,有利于从整体上初知文章大意,整体了解考了什么。 (2)古代诗歌:在做诗歌鉴赏题,不要简单地贴标签,也不要一味地堆砌名词术语,而要把功夫下在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上。考生应熟练掌握鉴赏规律和技法,灵活运用鉴赏时常用的专业术语(如诗眼、意象、意境、铺垫、抑扬、映衬、情理等等)。 4.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把握要点,力争展示亮点。正确理解题目立意,不可偏颇,行文中注重情感表现。 二、策略:逐个击破考点 1.语音、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等考点,考生要靠积累和思维。 语音、成语以积累为要,一般而言,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是使用场合、范围,或是感情色彩,或是一个关键词,或是一个易混点等,抓住一点就可事半功倍。 病句辨析的积累要从概念句和易错句做起,从而强化意识。 语句衔接,主要是靠合理的思维,培养这种能力。 2.文言文阅读要以阅读训练为基,全面提高推断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基础,其难点常在生僻字词和长句上,而广东卷(新课标卷)又以人物传记为主,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用词特点,所以,不妨按朝代组织阅读材料,熟悉传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特点以及各个朝代的用词特点,并同时积累关键实词,体会疑难句的分析方法。 3.诗歌鉴赏要以准确定位为前提,以联想想象为手段,全面提高鉴赏水平。 诗歌鉴赏中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读不懂,因而答案常常会南辕北辙,第二轮复习中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而影响考生得分的另一个因素是对整首诗的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必须要全面提升诗歌的理解能力,要训练自己抓住意象联想画面的能力,能够摆脱语序和用词对于诗歌理解的干扰。 4.现代文阅读要以读为本,合理抉择,全面提升理解能力。 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上是读的问题,或是文本阅读不到位,或是选项阅读不清楚。所以现代文阅读当以阅读训练为第一要务。在这一阶段,应进一步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 5.作文要以思维训练为本,狠抓审题立意,打造写作亮点。 写作中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思维问题,而这一问题集中反映在审题立意和思路结构上。事实证明,凡在写作上出问题者,也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出的问题;而一篇高分作文,不仅这两方面没有问题,并且还有自身的亮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