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是:父母遗传占15%,社会自然环境占17%,医疗条件占8%,个人生活方式占60%。由此提出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即维多利亚宣言。在这个宣言中把合理膳食放在首位,足以说明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2400多年前就提出了“我们应以实物为药,饮食是你首要的医疗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讲“药食同源”,中医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
现代科学特别是大脑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饮食对脑细胞的活性化至关重要,也就是说:饮食与大脑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饮食直接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和使用。脑细胞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科学研究证实,大脑的重量尽管只占人体重的2%——3%,但消耗的能量却占摄入食物所产生能量的20%。有一种说法:“孩子的聪明是吃出来的,”就是从实际生活中得出来的经验。
大脑处于良好状态的条件一是要有高质量的蛋白质,二是要预防血管堵塞(保证血流循环的畅通),三是中和活性氧。由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就要做到:
保障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取
大脑要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分泌大量的脑内吗啡(良性荷尔蒙),脑内吗啡本身就是物质,靠物质的原料组成,这些原料就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像锁链一样连接起来的物质。
我们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而且不能储存下来。还有12种可以在体内合成,但也需要营养作为合成的原材料。所以每天都要摄取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如果营养得不到补充,大脑很快就会精疲力竭。(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不同的氨基酸,然后重新组合成不同用途的蛋白质。)
因此,要保证脑细胞的活性化,使大脑处于良好的状态,首先要保障每天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比如:瘦肉,低脂奶酪、鱼、蛋、坚果、豆类等食物。
预防血管堵塞,保障血流循环畅通
大脑所需要的氧气、营养和能量,都需要血流畅通来保障。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350克,只占体重的2%,而消耗的血液和氧气却占全身的20%左右,大脑消耗那么多血液和氧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就可以让脑内氧气充足,血流通畅,使脑内吗啡处于正常分泌状态,脑细胞才能变得活跃,大脑和身体才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是一项不足,立刻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而最可怕的就是血管堵塞。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破坏变成“血块”,堵塞血管,使血流不能畅通无阻。脂肪也是造成血管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脂肪喜欢在血管里储存,首先在血管,接着在肝脏,最后在皮下。高热量的饮食,无论是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剩余的营养物质都会变成脂肪(当今不愁吃喝,愁的是吃喝过量)。
肚子鼓起来,就说明脂肪开始在体内储存,血流就会受阻。脂肪在内脏和皮下都会积攒,但最多的区域还是积攒在肠道里,所以从肚子能一目了然地判断自己体内脂肪的积攒情况。说的极端一点,肚子鼓起来就证明脑细胞正以相当的速度不断死去。体重每增加1公斤,毛细血管增长的长度加起来可达100米,因为血流必须流经血管,所以就要靠升高血压才能保证血液顺畅地流动。由此可以说,吃喝过量是影响健康和大脑功能的大敌。
中和活性氧
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朋友,我们通过吸入氧气,氧化摄入的食物以获得能量。另一方面,氧气又以活性氧的形式使我们生病、衰老,并影响我们的大脑。(所谓的活性氧是人吸进去的氧气的氧分子在体内活性化变成自由基,占吸入氧气的2%。氧元素能够使铁生锈、橡胶失去弹性、食用油变色、削皮的苹果变色)
大脑除去水分后,大部分都是脂肪,它有易被氧化,也就是“生锈”的特点,因此充分摄取具有防止“生锈”即具有抗氧化效果的食品是非常重要的。
有益于大脑的食物
大脑科学研究证实,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伽马氨基丁酸等化学介质(神经传导素)的缺损对人的智力和精神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化学介质是否缺损又与我们的饮食有着直接的联系。
杏仁、核桃、大豆、奶酪等含有丰富的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合成为酪氨酸,酪氨酸再转化为多巴胺(100克大豆含有1786毫克苯丙氨酸。)。
蛋黄中所含的胆碱,能赋予脑细胞以活力,它对于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和改善有很大作用。
大豆中的卵磷脂(被营养学家称为“智慧之花”)是脑神经细胞的原料,能提高脑的功能。
鱼类中的欧米伽3号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增强记忆与思维,提高智力等。
芝麻的抗氧化能力是药物的10倍;柑桔富含Vc;蘑菇类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氧化;大蒜能扩张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胡萝卜、韭菜、红辣椒、十字花科蔬菜(油菜、菜花、白萝卜、卷心菜、白菜、草莓、柿子)等,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防止大脑和肌体氧化能力相当强;大豆与米饭搭配可以构成理想的氨基酸;
不吃早餐对大脑的危害
美国杜克大学的柯纳斯博士曾经发表了一篇试验报告,据他研究:吃早餐的孩子比不吃早餐的孩子有更好的注意力。此外,吃早餐的孩子学习上课态度更认真,学习成绩更优秀,这些都经试验得到了验证。
葡萄糖是脑细胞的能量来源,脑细胞无法储备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必须由食物补给。葡萄糖在体内被完全吸收的时间是饭后4个小时,这之后则由肝脏蓄积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供给脑部。因为大脑在睡眠中也要工作,所以到了早晨,晚餐中摄入的葡萄糖已经用完,就开始消耗糖原了。如果不吃早饭,脑细胞会缺乏能量,这样上午就不能很好地工作,所以起床后要先给大脑补充营养。
不吃早餐的孩子,体温往往较低,多在36摄氏度以下,这是有根据的。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如果起床后不吃早餐,整个上午直到吃午饭前,身体会一直处于低温状态,脑细胞的活动在低温时会变得较迟钝,体温适度升高后,脑细胞才会比较活跃。吃早餐可以提升睡眠时降低的体温,使脑部更活跃。
吃了早餐,脑部的主要能源――葡萄糖会上升,供给脑部充分的能量,这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个原因。不吃早餐的话,不但缺乏活力和注意力低下,情绪还会不稳定,因为饥饿会使血糖指数降低,脂肪酸在血液中提高,而低血糖会使焦虑情绪增加。
学生如果一周当中不吃早餐,平均体温会降低0.4度,这是因为身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了13%。基础代谢能力降低,会导致身体消化能力老化,因此不吃早餐会导致不易消化,易发胖的体质。过于肥胖智力差
英国《太阳报》前不久发表的瑞典科学家一项长期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女性过胖不仅会引发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而且还会影响智力,那些过度肥胖的女性其智力水平往往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其实,不仅是女性,男性表现也基本如此,那么,肥胖为什么会影响智力呢? 大脑颞叶皮质是学习的皮质,而肥胖则会导致大脑这一区域功能受损,影响人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 研究证明,颞叶皮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对所接受的语言进行理解和处理,并寻找最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人类正是有了语言,才使复杂的思维找到了最佳的载体,而不能正确理解语言则会使思维受阻。 另外,颞叶皮质还与中长期记忆相关,假如颞叶皮质功能受损,则会严重影响人的记忆力,使学习活动变得十分困难,而学习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研究发现,对于超重16%的女性,她们将随着每增重一公斤脂肪,表现出智力的明显减低。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通过影响颞叶皮质生理机能进而影响智力水平,主要原因一是肥胖影响脑血流,脑血流的降低将会直接损伤大脑生理机能,使大脑皮质出现稀疏区,使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受到干扰,如果是颞叶质出现稀疏区,则会使人记忆力下降,语言理解能力迟钝,思维不清晰。 它的另一个原因是肥胖可能影响体内荷尔蒙的活动,而荷尔蒙活动与大脑内神经生化物质的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神经生化物质因受荷尔蒙影响而出现异常,也会导致思维、记忆、情绪活动的异常。
人越肥胖,运动量越少,运动的节奏感越差,也会使颞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智力。 在拳击和其他体育竞技场上,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肥胖的运动员节奏感总是不尽如人意,身体的灵活性也明显不如别人。 大脑科学已经证明,颞叶皮质尤其是右侧颞叶皮质具有辨别节奏和表达节奏的功能,这正是所有颞叶疾病患者运动节奏感差的主因。 一般来说,人越肥胖越不想运动,而不运动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人逐渐丧失了节奏感,动作变得笨拙。节奏感的丧失或下降反过来又会影响颞叶皮质功能,使其机能减退。 实践证明,音乐和有节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肥,亦可以益智,它能改善大脑颞叶皮质的生理机能,甚至可以治疗某些颞叶疾病。 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经常引吭高歌的人,喜欢朗诵诗文的人,喜欢有节奏运动的人,不仅情绪较一般人稳定,而且思维和语言理解能力也较一般人略胜一筹。 研究人员据此对一组颞叶有问题的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和音乐训练,三个月后,再对被训练者大脑颞叶皮质进行核磁扫描,结果发现他们的大脑颞叶皮质的生理机能活动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这对肥胖者而言也是一个福音,他们可以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引吭高歌或大声朗诵诗文,当然也可有计划地参加节奏性强的运动或活动,如跳舞或做健美操。这样的话,既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改善智力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