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临安府发行临安府行用钱牌,此钱牌是具有代用货币性质的地方性钱币,仅流通于临安府境内。钱牌有铜、铅两种,正面均铸钱文“临安府行用”五字,铜质牌背铭“凖贰伯文省”、“凖叁伯文省”及“凖伍伯文省”三等面值。面、背文均楷书,雄强遒劲,顿挫分明,外形精美别致,呈长方形,一端有圆孔,可以穿系,在中国庞大的古钱家族中可谓独树一帜。钱文中的“凖”字是“平”的意思,“伯”是“佰”字,“省”即省陌的意思,即以不足百数这钱作百数使用,是五代起沿用下来的金融流通制度。《五代史·王章传》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意思是八十文钱为一百,宋代沿用其法,改为770文为一贯钱,77文当百。“凖贰伯文省”合兑为铜钱154文;“凖叁伯文省”兑231文,“凖伍伯文省”兑385文,均有史料可查。钱牌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凖贰伯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凖叁伯文省”长6.7厘米,宽1.8厘米;“凖伍伯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临安府行用钱牌的铸造与当时的钱荒和禁钱出城有关。宋代由于货币经济的长足发展,市场对铜钱的需求量大增,在铜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经常发生钱荒现象。为了维持正常的商业活动,政府明令禁止铜钱出城,禁止铜钱出城后,有效地阻止了铜钱流入金、蒙等北方敌国。城市内外贸易流通只得依赖纸币了,而大额的钱币投入市场,又不方便找零,于是就产生了钱牌这种代用币,昙花一现的钱牌终因搜刮民脂怨声载道,加之使用多有不便,很快就被商民所拒用。由于钱牌流通区域小,发行时间短,传世甚少!
大型临安府行用当千泉,著谱未录!(出谱泉)!临安府行用面值(准壹仟文省)(准贰仟文省)(准叁仟文省)(准肆仟文省)(准伍仟文省)的面世对当时货币的研究意义重大,给宋代当千钱除了纸钞交子之外,还有铜质当千钱,提供了完整的资料!临安府行用铜质大型钱牌,查看网展未见一枚!
如今大家对各朝各代及辽金西夏古泉珍品纷出,出现惊讶惊奇怀疑,中国古泉文化博大精深,历朝历代古泉珍品还有很多,未发现未了解的古泉实物,再有几代人也研究不完,货币古钱代表了当时的政府强盛,安稳,金融政策等等,每朝每年甚至每时都有变化,我们有的人包括所谓专家,还在旧的泉谱下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甚至还在信口齿黄,对大量面世的古泉珍品说成假得,臆造,让很多宝贵的古泉文物流失损坏,民间的力量毕竟有限,呼吁国家能真正重视,中国的古泉文化,是唯一代表中国历史传承能看到实物,能连贯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是中国独有的,能穿越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