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109)-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西周以来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战国七雄的兼并征战,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 春秋 腹内壁铸鸟篆体铭文84字,内容主要是王子午叙说自己的德政,同时上祭祖先,下为子孙祈福。“王子午”是文献记载中楚庄王的儿子子庚。按照周礼,王的儿子称为公子而不能称为王子,可见当时西周的礼制已经分崩离析。 1,青铜剑 春秋·楚 2,吴王夫差青铜剑 春秋·吴 3,吴王光青铜剑 春秋·吴 吴王光即吴王阖闾 宋公栾青铜戈 春秋·宋 宋公栾即宋国国君宋景公 牺形青铜尊 春秋
“栾书”青铜缶 战国·楚 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件错金铭文青铜器
镂空兽纹青铜奁 战国·楚
错金“鄂君启”青铜节 战国·楚 此节是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发给鄂君启的经商通行证,共五枚,呈剖竹形式,上有错金铭文,车节147字,舟节164字,记载了鄂君启舟节和车节的颁发时间、使用办法,详细规定了其商队车、船数量和行商路线、货物种类及课税免税情况。
人形青铜灯 战国·齐 青铜釜甑 战国·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