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学

 乾坤指969 2014-04-26
总论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临床学科。  
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 扶正祛邪 调和阴阳  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针灸治疗原则中的考点: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实际例子“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的实际例子和内经原话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以及经络的异常反应,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1.经络辨证:1辨证归经: 2辨位归经: 3“经络诊察”归经:①经络望诊②经穴触诊③经穴电测定④知热感度测定 
2.按经论治(1)十二经证治:①手太阴肺经证治②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3)足阳明胃经证治4)足太阴脾经证治5)手少阴心经证治 6)手太阳小肠经证治7)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8)足少阴肾经证治 9)手厥阴心包经证治10)手少阳三焦经证治11)足少阳胆经证治12)足厥阴肝经证治 
一、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2.远部选穴3.对证选穴4辩证选穴5随症选穴 
二、配穴方法(一)按部配穴1. 局部配穴法 2.前后配穴法3.上下配穴法 4.左右配穴法5三部配穴法(二)按经配穴 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等。 五输主病:《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
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八脉交会穴:  
后溪--内关,胃,心,胸 
足临泣—外关,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 列缺—照海,肺系,咽喉,胸膈病 
后溪—申脉,耳,目内眦,头项,肩胛,腰背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