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义传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按摩功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道教在生命科学的积极探索中产生出许多优秀成果,“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就是其优秀养生文化的成果之一。 “五行”,是中国古代世界生成论的重要哲学观点,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物,由太极分化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结合,产生了有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古代哲人认为,“木、火、土、金、水”作为事物的五种元素,本身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五行的特点就在于它互有对立面,能互相配合运行,并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 古代医学也引入了五行学说,并把构成世界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官的“目、舌、口、鼻、耳”,五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一一对应。并指出,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所以说,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是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出自武当道门修养炼性的养生功法。 刘德义老先生是这套养生功的唯一传人。公元2002 年,刘老高龄81,由于他从小习练,持之以恒,长年不懈,不仅传承下了这套优秀的养生功法,也从中受益匪浅。80高龄,仍耳聪目明、筋柔骨健,精神矍铄,其功效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刘老这套功法得于他父亲的亲传。刘老的父亲叫刘玉荣,河南邓州人,从小出家入武当道门,住庙在武当山三天门。刘玉荣中年还俗,定居湖北十堰郧西县。经商小富后,成立了郧西慈善会,修桥补路、济贫赈困、积德放生,颇有口碑,是武当道教提倡“全仙道,先全人道”的积极实践者。由此可见,这套五行养生秘功既得之于武当道门,而且一招一式、功理功法都是原模原样的继承,十分珍贵。 本套功法挖掘整理的现有按摩、站、盘坐、盘卧、直卧五大式,处处依循人体卫生原理,“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有着增强人的生命力,祛病益寿独特功效。 承蒙武当山道教协会鼎力支持,承蒙刘老先生对中国武当网的信任和厚爱,将全套功法全盘推出,并亲自演示。相信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推广于社会,有益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有益于全民健身,有益于人类健康。 按摩功 概述: 按摩,又称推拿,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按摩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机体健康。 本式按摩功,主要是对头部各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易学易用,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 本式前三式是按摩开始的准备动作,旨在调息调气,放松身心;后两式是按摩结束后的收功式。习练时可做,亦可以不做。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道家养生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无极双盘坐 双盘静坐,舌抵上腭,调整呼吸。要求含胸拔背,身形端正。 提请注意的是,关于坐姿可以随意,不必拘于形式。 第二式 周身转太极 这一式分为三个小式,首先,手掌自然平伸,以太极云手带动腰部扭转,动作幅度可大可小,眼随手走。 第二小式是手臂前伸,手掌平立,同时同方向在胸前做圆周运动。分为正转和两转,要求眼随手走。 第三小式是两手同时做反向的圆周运动,也分为正转和反转。 第三式 两仪托天掌 双臂紧贴腰、胸,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五指随意叉开,旋转手腕,可外旋、内旋,要求手腕旋转幅度要大,轻柔、自然。
第四式按摩上丹田(面) ![]() 按摩面部,在古代养生术中称为“浴面”,又称“驻颜术”,有美容驻颜的功效。 第五式按摩上丹田(发) 手指叉开,做梳子的形状,由额前至后脑,反复做梳头动作。 要求梳发时,用手指肚,不可用指尖,手法要轻,用力要揉,做到以头皮微微发热为好。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坚持头部按摩,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清脑明目。 第六式按摩上丹田(印堂) 双掌平伸,按在额头印堂部位,头左右旋转,同时双手与头旋转的反方向摩搓。 古人认为,印堂是反映一个人精气神状况的重要标志,经常揉搓印堂,可健脑提神,使人面部红润,神清气爽。 第七式按摩上丹田(眼) 双手握空拳,食指呈勾形,按揉眼部穴位,主要是睛明,攒竹,球后三个穴位。可沿眼眶,或眼眶内缘轻轻旋转。 传统医学认为,目,是五脏六腑之精,神气所在。通过眼部按摩可达到明目,醒脑、提神的作用。 第八式按摩上丹田(太阳穴) 平伸手掌,以掌根贴于太阳穴处,可稍用力,使之有微痛之感,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 太阳穴是人头部重要穴位,按摩太阳穴,可以解除疲劳、振奋精神,也有止痛醒脑的功效。 第九式按摩上丹田(鼻) 鼻部按摩,主要是按摩两侧鼻翼。方法是双手姆指和食指对捏,向上摩按时用姆指的凸起部分,向下摩按时用食指指肚。 鼻部按摩,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以通畅鼻道。古人认为,只有鼻道通,才能进一步达到“七窍通”,而“七窍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第十式按摩上丹田(耳) 耳部按摩分为三种方法 第一是揪耳,可向上揪、向下揪或平揪。 第二是通耳,方法是两手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旋转几下后,突然拔出。 第三式,鸣天鼓。用两手掌心紧按耳孔,食指和中指轻轻弹叩后脑。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耳是肾之外窍,而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耳朵,能够刺激全身穴位,促进整个机体的强健。 第十一式 捶打通经络 起身,双手拍打全身。 这一式非常随意,但重点是拍打下身,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畅气络经脉。
第十二式 震脚身松柔 后脚跟抬起,靠惯性落下,通过震动以带动全身抖动。 要求全身放松,随身体震动的节奏叩齿,时间长短自行掌握。随后,静立片刻,调整呼吸,即可收功。
【来自】 刘德义传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按摩功_风清云淡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80c02701012uur.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