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当下饮食界最流行的一个词“舌尖上的。。。”
题目起得有点大,所拍大部分照片来源于贵州·西江苗寨,有点以偏盖全。但黔东南饮食特色除一个最广泛的“辣”字外,也想不出太深刻的特色来。一方饮食养一方人,对我来说,除了贵阳的美食火锅给了我无限回味外,真没哪个我吃得美味。所以你问什么是最好吃的,这个词说得太泛泛,完全是因人因地域而言,只是不同的人和环境下,用不同的佐料附于我们不一样的味道而已。。。。 孩子们吃得很香的疙瘩,在我看来,却没有那么多诱惑。
小摊上10元/碗的面条,吃在嘴里,要化的感觉,完全没有北方家乡面条那么劲道,只是配了佐料,才能勉强 吃下去。。。尝尝新鲜而已。 没有好不好吃,只有习惯和适合不适合自己。 诺大的西江苗寨,春节里便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游人。
逛街,吃小食,购物,似乎是每个来西江的人游玩的全部。
大街上,到处是卖糍粑的,3元-5元/个不等。
买了尝尝,黏黏的,有韧劲,味道全在调制的各种馅里。
类似于我们当地的“驴打滚”。
以为是油炸菠萝,问了商家,原来是土豆。 各式豆腐在这里盛行。 之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马老师向我约稿反映豆腐文化的照片, 所以在西江的饮食街上,我格外留心拍摄了贵州特色“豆腐”。
拍食品,似乎比我尝各种特色更有热情。 肉米饭。还没这么吃过。 能在贵州吃上面食,是相当幸福的事了。 走了很多天,去了许多地方,他们都说不会做面食。在西江看到卖包子的,这叫一个亲切! 正月初五北方习俗要吃饺子。 那天,我们从很远的县城买面买菜到老乡家里自己包饺子过“破五”。 身在异地,久违的面食,还是大家共同做的,吃在嘴里,那叫一个美味! 邀请住宿老板和我们一起吃饺子! 把桌子摆马路上吃,吃的就是气氛和热闹!
烤肉、熏肉和腊肉应该是贵州传统特色食品了。
这是在贵州郎德古镇上见到的一户最有创意的烧烤: 用电风扇罩当烤炉。绝对新奇有点子,有才!(*^__^*) ……
小煎鱼? 来贵州,见到了上梁的,结婚的,大家说遗憾还没见过生小孩办喜酒的,
说来就来。。。走着走着,在大街上就遇到了
![]() ![]() 看这规模一定要办很多桌。只是时间来不及体验。 遗憾没自由行。 舌尖上的,诱惑的不仅是胃,还有视觉! 美丽的贵州黔东南,一个人文丰富的魅力之地。有机会一定会再去。
但一定是自由行!
至此,贵州行照片全部整理完毕。
![]()
谢谢朋友们浏览关注,再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