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户养鸡“四措施”

 农村图书室 2014-04-27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近年来,鸡病传播愈来愈广,虽然养鸡场(户)采取了积极措施进行防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鸡病仍在频频发生,大大挫伤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所以,要实现安宁、高效养鸡,必须狠抓管理、消毒、免疫、防病等4项关键措施。

〔一)加强管理

  温度  一般进雏第1周舍温为33—35℃,以后每周降低2℃,但最低温度,肉仔鸡一般不低于20℃,蛋鸡不低于15℃。

  湿度  雏鸡舍内湿度一般适当大一些(70%左右),中鸡以上则湿度宁低勿高,以防病原体滋生繁殖及粪便、残料发酵产生有害气体。

  密度  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大小、饲养方式及牛产用途等不同,合理安排,使每只鸡都有充足的饮水、采食及休息,的位置。通风  及时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

  其它方面 鸡场内进行封闭饲养,饲养人员固定,禁止相互串舍;饲料、饮水符合卫生要求;饮食起居及其它用具要专用;实行全进全出制,出鸡后大消毒;场内禁止养其它畜禽。

(二)严格消毒

  车辆消毒  场门口及鸡舍门口设消毒池,对必须进场的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人员控制 工作人员进场前要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及鞋、帽。饲养员入舍前要经过门口消毒池。

  定期消毒 每周1一2次对整个鸡场环境,特别是鸡舍周围进行清扫并消毒。每周对鸡舍(带鸡消毒)、用具消毒2一3次,有疫情发生时,每天消毒1次。

  出鸡后及进雏前消毒  每出一批鸡后及进雏前,对鸡场环境进行清扫、消毒,饮食器具、用具进行洗刷、浸泡消毒。

  鸡舍先进行甲醛熏蒸消毒。

  粪场要远离鸡舍并进行消毒或发酵等无害化处理。

  灭鼠及灭蚊、蝇,消灭传病媒介。

(三)有效免疫

  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免疫程序,对多发的、危害大、有疫苗可用的疫病进行接种免疫。

  接种免疫注意事项:接种免疫前应进行抗体监测;接种免疫过程中要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疫苗用量及其它注意事项;接种免疫后要细心观察、照料,并注意外界疾病流行情况及鸡的抗体水平,必要时追加免疫一次。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四)药物防病

  苗鸡入舍后,在饮水中加人50ppmm的恩诺沙星,连饮2天,预防支原体病、白痢病;2周龄以内的雏鸡,在饲料或饮水中交替使用土霉素或氯霉素、氟哌酸等药物,主要防治鸡白痢病、大肠肝菌病等;2月龄以后,根据鸡的健康状况、外界环境变化情况及鸡的发病规律,每月用药l-2次,每次2-3天,进行针对性预防。

  在鸡接种免疫前后、转群及气候突变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

  发现鸡群发病时,要及早诊断,迅速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对病重不能饮食的鸡进行灌服或肌肉注射药物;对无治疗价值的鸡要及早淘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