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是孩子》:牵着爱侣的手,穿越雷区

 昵称535749 2014-04-28
2014-04-27 23:36 

《只是孩子》(Just Kids)是这样一本书,书已经翻过2/3,Patti Smith才学会了三个和弦。而她的神仙爱侣Robert的生命,也已经过了2/3。

很难揣测Patti为何在64岁那年(2010年)选择出版这本书。据她说,是为了Robert的临终之请。彼时,她已嫁作人妇,有了第二个孩子。而Robert叹惋道:“我们从来没有过孩子。”他请Patti为他细说生平,讲讲他们的故事。“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她说。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只是孩子。会比任何孩子活得更长久的孩子。

早在1997年,也就是二人相识20周年时,Patti就出版了一本叫《珊瑚海》(The Coral Sea)的书,讲述了二人那段过往。13年后,《只是孩子》重装上阵,以更舒缓从容的老年视野,将这个故事打散重组一番,一不小心就获了2010年nonfiction类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Patti Smith:我不是“朋克他妈”

Patti Smith成名后的音乐生涯自不必多言。在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拨人对她最有感情。她是打口岁月里的大熟脸,人人口耳相传的是同样的谬误:“朋克教母”。事实上,她瘦削、棱角分明、冷酷而傲慢的形象,她雌雄莫辩的声音和台风,无法让人把她跟阴性词汇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将摇滚乐带入朋克时代,又以自毁气质浓烈的诗性模糊着二者边界的先锋,她比男人更激进、强硬和难搞。当U2主唱Bono当众赞她为“朋克教母”(mother)时,她怒而呵斥曰:“谁他妈是你妈?你他妈给我滚一边儿去。”

她是噪音场中的女战士,是政治上的激进派和行动者,抵抗主义的叫嚣者,永远goddamn young的老朋克,她更是诗人,阴差阳错做了音乐,成为Icon,66岁高龄还领着孩子们一起做专辑:《Banga》,让人看不到她的态度和方向,只有充满想象力的诗性一如既往。

如今,在电视节目访谈中,年过六旬的Patti不复年轻时的傲慢暴烈。狂乱的黑发变成灰黄,昔日的不修边幅在镁光灯下显得落拓,嘴角唇髭隐约可见。她露出腼腆的微笑,不知第几遍讲起Robert与她的往事,还是两眼浸湿。

《只是孩子》:想成为艺术家的情妇的艺术家前史

正如Patti Smith的好友、作家Edmund White所说,她“有一种神话般的想象力”。这想象力不仅对她的诗歌发生作用,也对她的人生选择施以魔法。

“我画画,跳舞,写诗。我没什么天赋,但富于想象力。”那时她16岁,还是将要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课余,她拿着一本母亲送的《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精彩人生》(此人即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Frida Kahlo)的丈夫)到工厂做计件工,负责检查三轮车把手。想象力为她的生活加持了一圈梦幻泡影:她一边在恶劣环境中做机械工作,一边遁入艺术家的白日梦。弗里达与迭戈那互为缪斯的创作者的传奇成为她最重要的白日梦之一。她向人们吹嘘,有朝一日,她会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情妇。

不管是成为艺术家,还是艺术家的情人,命运总会存着一臂蛮力推向你。19岁,她未婚先孕,肇事者是个17岁的懵懂少年。她理所当然地被学校开除,理直气壮地用摇滚乐来拯救她碎裂的人生。

那时她不过是千万个文艺女青年中的一个。为买Bob Dylan的新专辑,在唱片店排几小时队,但这远不如她为了找到Dylan带的那种围巾所付出的时间。她骑着机车,喇叭里放着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长裙被她按照《放大》女主角的样子剪成了迷你裙,穿的是二手店里搜到的厚大衣,当然必须是王尔德和波德莱尔穿的那种。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摇滚乐永远和时尚联系在一起。生下孩子后,被剥夺了抚养权的少女Patti决心干点儿大事时,首先想到的是买一件灰色的长雨衣。雨衣在那个年代,是艺术圈的暗号之一。

20岁,她几乎是身无分文地从新泽西南部前往纽约,带着一本亲手抄写的《彩图集》。那是她最崇拜的天才诗人兰波的诗集,16岁那年她从书店把她偷走,也正是16岁那年,1871年,兰波这样写:“我生来是诗人,我知道我就是诗人。”

100年后,Patti Smith站在纽约城的圣马可大教堂内,朗诵她的诗歌,Lenny Kaye以狂暴的吉他为她伴奏。台下坐着业已成名的诗人、沃霍尔的工厂家族、影响她至深的Lou Reed。当她嘶吼出那句著名的“耶稣是为别人的罪而死,不是我的”,她已经被最著名的摇滚经纪人列入未来之星的名单。

Robert:灵魂伴侣只能有一个

但这些只是《只是孩子》要讲述的内容的一半。另一半,是给Robert Mapplethorpe的。这个与她同年出生,仅先她1个月降临人世的男孩儿,自她第一天踏入狡猾而性感的纽约城,便撞入了她命运的DNA分子中。

人人都爱看艺术家成名前的惨状。Patti尽可能地满足这一点。她是睡大街、门厅、地铁和墓地的流浪汉,靠疯癫的文艺乞丐“圣徒”接济一餐饭,大部分时间她找不到工作,游走于艺术学院、书店和展览馆之间,饿得眼冒金星,唯一支撑她的是在心中默念真言:“我自由,我自由。”虽然这咒语在几天后沦为:“我饿了,我饿了。”

那是1967年的夏天,John Coltrane告别人世,The Doors的《水晶船》摆渡着整个迷幻之夏,手无寸铁的花童举起了双臂,中国试爆了氢弹,Jimi Hendrix烧了他的吉他,整个世界的年轻人都在暴乱。那是西方青年们的“爱之夏”,也是Patti遇到她终生灵魂伴侣Robert的夏天。

接下来的故事未免太过纯情。他们共同生活了5年,互为室友、灵魂伴侣、爱人、最好的朋友、救命恩人、彼此的缪斯。他们住在切尔西旅馆最小的房间,去博物馆只买得起一张票,无钱医病险些死去。最艰难的时候,她靠眼尖手快地在二手书店淘到诸如福克纳的签名初版书再转手卖掉维持一日三餐。

那年他们都是20岁,有时候,她画画,他写诗;有时候,她写诗,他画画。慢慢地,她的诗变成了歌,她从书店店员变成了诗人,变成摇滚杂志的音乐记者,炙手可热的歌者和另类时尚典范。慢慢地,他的画变成了渎神的邪典拼贴,变成了摇滚杂志上的大幅照片,变成她专辑的封面,变成众人趋之若鹜的以古典手法拍摄同性恋、性虐、摇滚青年和异装癖的艺术展。慢慢地,他为支付艺术账单变成了午夜牛郎,变成真正的同性恋,与年老的艺术品收藏家Sam度过余生,也一同感染了艾滋病。

"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我需要超越自身去探索,他需要探索自身。“尽管Patti和Robert在探索方向和性取向上分道扬镳,但他们的灵魂之爱还没有结束。不仅因为灵犀长存,更因他们一同度过的青春岁月:谁陪伴你从文艺青年的潮涌中,挤入艺术殿堂的窄门,谁的名字就将永远被镌刻在心上。

读者:“原来你骨子里这么女人!”

读者们会惊讶于这本书的柔情,它显然出自女人手笔,与Patti的舞台形象相比,多少有点人格分裂。“原来她骨子里这么女人!”读过此书的Patti迷们会这样吐槽。这不是在《滚石》上写凶狠乐评的Patti,也不是对当众怒斥Bono的Patti,她的修辞还是充满兰波、布莱克和波德莱尔式的想象力,她的故事还是马赛克般琐碎、缤纷、细密,充满硌人的残酷现实和被实现的美梦,但她几乎是在用力地袒露自己的另一面,她曾经不愿承认的一面:一个女人,一个爱人,一个母亲。更残酷地说,是一个接连失去偶像(Jim Morrison、Jimi Hendrix)、音乐战友(Janis Joplin、Curt Cobian)、爱人和灵魂伴侣(Robert)、音乐伙伴(Richard Sohl)、丈夫(Fred "Sonic" Smith)和弟弟(Todd Smith),却仍然能带着两个孩子、在半隐居的主妇生活中坚持写作,并成功自我疗愈,重新登上舞台的女人。

Patti从来不是自毁的。她是有自毁气质的理智诗人,看过太多被命运无端摧毁的人,她为自毁的天才扼腕。那首献给Kurt Cobian的《关于一个男孩儿》,正出于对后者的痛心:Robert还在与绝症角力的苦难中战斗,Kurt却亲手了结了生命。

Patti & Robert:文艺八卦史中的两个著名孩子

倘若从神话般的爱情故事和文艺青年成长史中抽离,把《只是孩子》当做文艺八卦史读也是好主意。威廉巴勒斯和他的打字机、猎枪和长大衣住在地下室,他会在Patti和Robert病弱时拿一条包在白报纸里的鱼出现在门前,然后去厨房煎了它。艾伦金斯堡误将Patti认作帅小伙,请饿成纸片的她美餐一顿,真相大白后成为一生好友。在Max's Kansas City,那座孕育了当代艺术群像的“小朝廷”,Andy Whorl和“工厂女孩儿”Edie,地下世界社交中心的国王与王后,偕同他的工厂家族、王室成员Janis Joplin、地下丝绒和Tim Barkley,正催化着一众文艺青年向艺术家的蜕变,而彼时听过“地下丝绒”的人的确不多,这不多的人,也的确都成了大名鼎鼎的艺术家。

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也许是现代以来最令人神往的年代。通俗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反叛面目冲击着年轻人的美学观和世界观,艺术家和他的时代一起成长,并对他的时代施加着无比强势的作用力。而Patti和Robert,尽管他们从20岁开始,共同成长了20年,在这股席卷一切的浪潮中,始终是货真价实的天真孩童。他们没法清晰地看到时代和命运之手的动作,只能在庞大的动荡中骚动,在喧哗中酿造艺术。哦对了,“只是孩子”还来源于一个隐喻般的现实场景。当年轻、籍籍无名、奇装异服的Patti和Robert拉着手在大街上游荡,一对游客夫妇看到了他们,太太要为他们拍照,说他们是“艺术家”,而丈夫阻止了她。他摆摆手说,“不,他们只是孩子。”

没错,只是孩子。多年后,老Patti这样回应:“我们象穿越雷区的孩子一样单纯而危险。在艺术与梦里,你应该狂放不羁地继续前行;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只是孩子》书评/drunkdog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