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老刻刀 2014-04-28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2009-6-23 8:52:45

一、鸡爪菌

即叉状炭角菌,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性病原真菌,主要发生在鸡腿菇的子实体生长阶段,其子实体酷似鸡爪,俗称为鸡爪菌。鸡腿菇菌丝生长时,受土壤中霉菌菌丝侵扰,二者结合扭结发生变态,长成鸡爪菇。发生时呈暗褐色、尖细、基部相连,其菌丝与鸡腿菇争夺养分并抑制鸡腿菇菌丝生长,造成鸡腿菇严重减产,甚至绝产。鸡爪菌多在秋末夏初及二潮菇后大量发生,阴暗、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床水分多时易诱发此病。病源为培养基或覆土中携带病原菌。无公害防治:使用优质的纯菌种;所用原材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在培养料中加入0.1%~0.2%的50%多菌灵或克霉王等,抑制杂菌生长;堆积发酵要彻底,最好进行熟料栽培;选用覆土要慎重,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在气温偏高的季节栽培时,最好不脱袋覆土出菇,避免相互传染;管理上注意降温、降湿、加大通风、避免菇棚内积水;春末夏初或夏秋高温季节栽培时发病率高。一般选在910月份种植为好。一旦发现鸡爪菌要及时挖除,防止孢子成熟和扩散,并对染病处用无公害的药物处理。 

鸡爪菇是鸡腿菇栽培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开始似珊瑚菌,在生长前期,其尖端为白色,后期表面布满大量的灰色孢子粉,很像鸡爪,故名鸡爪菇。鸡爪菇防治方法。
    1
、严禁用棉籽壳进行生料或发酵料栽培(用棉耔壳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极易发生鸡爪菇)。2、覆土应用甲醛进行处理。3、每潮菇采收后,应该尽快整理床面,将菇脚和小死菇全部清除,在床面喷施多菌灵药液。

鸡腿菇培育过程中常发生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杂菌,因其子实体形似鸡爪,因此被称为鸡爪菌。鸡爪菌常发生于鸡腿菇出菇阶段的中后期,轻的造成减产,重的造成二、三茬菇绝收。防止鸡爪菌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处理培养料 目前生产上多用发酵料栽培鸡腿菇,培养料在使用前要充分曝晒。

  培养料发酵 按配方比例混合培养料,调节含水量至65%~70%。料堆宽121.5米,高0.81米,长度不限,盖薄膜保温保湿。培养料中心温度上升至6570℃时翻堆,将中间的培养料翻到两边,将外面的培养料翻到中间,料温重新升至6570℃时再次翻堆,一般翻堆12次。发酵结束后重新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至60%~65%,pH7.58

  实行轮作 通过轮作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如果春、秋季连种鸡腿菇,会引起鸡爪菌大发生。

  覆土处理 覆土应选择没有培育过鸡腿菇的土壤,最好是2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覆土过筛后加入1%石灰粉,每100公斤土喷施510公斤甲醛1000倍液,起堆用塑料膜压严;闷24小时。

  床面处理 发好菌的鸡腿菇菌棒入床前,认真清理床面,用石灰水喷洒床面和四壁,并喷施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预防地下害虫。

  药剂防治 发生鸡爪菌后,将杂菌连带下面的培养基一起清除,带出棚外深埋。同时在杂菌危害部位四周撒施生石灰,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

 

鸡爪菌,属子囊菌类,该病原菌侵染危害的专一性极强,迄今为止,仅发现其对鸡腿菇形成危害。

  2、发病条件:鸡爪菌喜高温高湿,在20~35之间,生长迅速,当温度低于20以下时发生量减少,但仍然能形成危害。鸡爪菌的初染条件主要是土壤带菌,当鸡腿菇出菇2~3茬后,鸡爪菌开始冒出。凡长鸡爪菌的地方,鸡腿菇菌丝逐步消退,不再出菇,甚至绝收,这一点足以证明其危害之大。

  3、防治措施:

  严格处理覆土材料:因鸡爪菌主要是通过覆土材料和基料播种阶段形成的侵染,同时由于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的生物特性,所以要严格处理覆土材料是主要的防范手段之一。首先要采用地表3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然后用鸡爪菌绝杀王1500倍液拌匀后,堆闷24小时。就地取用覆土发生鸡爪菌的概率太大,一般不予提倡。

  播种环境,加强消杀:拌料及装袋播种场所,扩大30米范围清理卫生后,先行兑配鸡爪菌绝杀王500倍液进行喷洒,然后再进行拌料播种等操作。

  管理期间,规范用药:尽量减少使用甲醛类残留严重的药物。发菌和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遍鸡爪菌绝杀王500倍液,病害严重地区可改为2~3天左右并加大用药量。

  发现染菌后,加强通风,停止喷水。立即将其生基料扩大5~10厘米连同覆土材料全部清理出棚,予以焚烧或深埋处理,也可将发病周围土形成凹圈,快速浇入滚开水,即可将该病菌烫死。最后用鸡爪菌绝杀王500倍液喷洒,效果显著。具体操作中其它注意事项详见鸡爪菌绝杀王产品说明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