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verled lady) http://www. 2010-1-12 中国食品科技网 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竹荪1 http://www. 2010-3-4 中国食品科技网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竹笙(竹荪、竹笙、竹参) 竹笙的营养成分表 >> 展开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蛋白质(g) =18.00 脂肪(g) =3.20 碳水化合物(g) =61.00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156.00大卡(652千焦)/100克 【功效】化痰止咳,润肺,祛脂降压,提高免疫力,抑癌抗瘤,养阴补虚,其他功效 【竹笙是什么】 竹笙为甚珍贵的菇类,从前价值相当於黄金重量的十分之一,只有高级菜肴才会使用。竹荪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和营养源。菌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食物的性质 性质 凡是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 凡是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之间,属于平性食物,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 食物的味道 味道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竹笙的食疗价值 竹笙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之效,对喉炎、痢疾、高血压、高血脂、肿瘤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而特别的是,竹笙还有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用竹笙煮肉或将竹笙熬汁淋在肉菜上,能长时间保鲜。竹笙还有一厉害之处——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俗称“刮油”。 竹荪属于生理碱性食品,长期服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另外,竹荪还有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的作用。云南省的苗族人民还有将竹荪和糯米一同泡水喝,用以治疗伤症、病弱和咳嗽,并有止痛、补气的作用。贵州民间还将竹荪用于治痢疾、细菌性肠炎以及白血症等。 竹荪所含的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艾滋病也有抑制作用。短裙竹荪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可抑制人工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另外,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竹荪可发挥抑菌作用,且抑菌成分对高温、高压稳定,竹荪对食品防腐有奇效,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因此在煮熟的菜肴中,加入竹荪,便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于腐败变质。 食用竹笙的日常注意事项 竹笙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 感冒,痢疾,高血压,高脂血症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竹笙?(测一测你的体质) 健康体质平和质,湿热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竹笙?(测一测你的体质) 痰湿体质 食用禁忌 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 辨别竹笙的好坏 知名产区: 竹荪又名竹笙,是云南省特产的一种名贵食用菌 怎么辨别竹笙的好坏? 竹笙是寄生在苦竹根部,形状略似汽灯纱罩。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贺柱似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长在军并有顶端有一束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往下铺开,菌肉色白,质嫩,散发清香。新鲜竹笙比较脆嫩,容易折断,不便于运输,所以很少见鲜竹笙,市场上多是干品。 竹荪(竹笙、竹菌、竹参、网纱菇、竹签) 竹荪的营养成分表 >> 展开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蛋白质(g) =19.00 脂肪(g) =3.10 碳水化合物(g) =61.00
【性质】凉 【五味】甘 【热量】160.00大卡(668千焦)/100克 【功效】清热除火,化痰止咳,润肺,健脑,温肺,抑癌抗瘤,抗衰抗辐射 【竹荪是什么】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食物的性质 性质 凡是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 凡是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之间,属于平性食物,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 食物的味道 味道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竹荪的食疗价值 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食用竹荪的日常注意事项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竹荪?(测一测你的体质) 健康体质平和质,湿热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竹荪?(测一测你的体质) 痰湿体质 食用禁忌 辨别竹荪的好坏 知名产区: 竹荪是云南的食用菌特产。 怎么辨别竹荪的好坏? 以色泽浅黄、长短均匀、质地细软、气味清香为上品,色泽深黄、质地粗松为次级品。 竹笙 http://www. 2006-12-28 中国食品科技网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之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之鲜,因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竹荪有防食物腐败的特殊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作菜煲汤时,置少许竹荪入内,可防止酸败,并可延长存放时间。它还是食疗佳品,能减少腹壁脂肪;另外还具有镇痛、补气、降低血压的作用。生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其价格相当于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由于野竹荪价格昂贵,人们便人工培植了竹荪,这种人工培植的竹荪,质量及价格大大不及野竹荪。现市面销售的竹荪,99%是人工培植的。 竹荪形态奇特,色泽绚丽,清香袭人,风味独特,为国内外世人所瞩目。其荪肉滑嫩爽口,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王”、“素菜之王”美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