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街新传奇“洋苏州”里的传统韵味

 苏迷 2014-04-28

记者   向煜

斜塘老街,苏州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中古老与现代、保护与建设、继承与创新和谐统一的典范。“洋气”的苏州工业园区渐渐忆起的一首江南“古韵”,大好春日里,徐徐吹来了一阵“怀旧风”。

三年前,当斜塘老街改造重建启动的消息传出后,不少老斜塘人非常兴奋。因为改造重建的斜塘老街,不仅会将昔日老街所蕴含的浓厚乡土文化、乡土风情和重要的历史记忆再次地呈现出来,还将重现昔日老街繁华景象,成为园区聚集人气、商气的新亮点。

 

久违了,斜塘老街!

760多年的斜塘老街,承载了很多历史和记忆。

苏州并不缺少水乡古镇,不过在过去数年,“现代”、“洋气”似乎成了园区的代名词。在经济建设、城市发展齐头并进的当下,园区也将目光放在了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方面,斜塘老街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不禁感叹,这条760多年的老街,被寄予了多少希望。

说起斜塘老街,不得不从斜塘小镇开始。斜塘在苏州金鸡湖的东面,也曾在苏州2500余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不少印记。地理位置上,斜塘南面与车坊衔接,北面与跨塘相连,西面与娄葑隔金鸡湖相望,东面毗连胜浦。这个风水宝地过去曾被当作苏州城重要的东面屏障,也是向东走出苏州的走廊。

关于斜塘镇的记录,最早约莫在南宋年间,那时的这里就已水陆通达、河街并行。至清初经济渐盛时期,南来北往的商户在小镇老街驻足经商,逐渐形成了以“金、张、马、陆”四大姓氏殷实商户为主的著名街市。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古朴繁华老街,在几番风雨变迁后,破败坍塌,风貌不再。

转机发生在2012年初,为改善老街周边居民生活条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园区正式启动斜塘老街改造计划,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角度,充分利用地块原有的自然景观、历史和文化积累,文脉相承,“复原”旧时风貌,以期创造另一段传奇。

斜塘老街项目西起南施街、东至星塘街、北接万科本岸和朗诗地块、南到斜塘河。地块东西向长约1000米,南北向宽500米,规划面积约16公顷。

园区商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范醒磊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对斜塘镇的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发掘,并通过仿古建筑、苏式园林、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进行了有机融合,力求打造出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水乡家园记忆和人文情怀的商业街区”。

“斜塘老街倡导的是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拆除围墙、不设门票、全天候的苏式园林街坊休闲生活是我们的口号”,即将拉开神秘面纱的斜塘老街,这一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商业街区,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场在粉墙黛瓦中的迷失

初闻斜塘老街,不禁想起山塘街、平江路,而当你第一次亲临这里,你必定会相信,自己可以在那里触摸到最有质感的苏州。这一在斜塘老街旧址上建起的园林式休闲社区,真正展现了开发者眼中的苏州风情。 

苏州城内的老街自然不会少了水的点缀。斜塘老街街河相依,前河后街,街巷与水巷在能够完美结合,基本保持着江南水乡民居原貌。沿街建筑以一、二层为主,绝大多数为坡顶式样,整体面貌和谐统一。

小桥流水、亭台阁榭,悠长的老街和棋盘状的街巷格局错综密布,开敞院落与街巷穿插延伸。曲折的回廊、上翘的檐角、石与水的交融、雕栏画栋的婉约,深色实木与石板街相映成辉,尽显古朴之余,还不由地让人闻到了历史的味道。

粉墙黛瓦、青石成行。这里,就是原汁原味的苏州。范醒磊告诉记者,斜塘老街上无论是建筑形态、材料还是工艺,都是严格依照原有工法来建造的。抬头是雕栏画栋,俯首是花街铺地,一花一木都经过精心设计,“植物的搭配极为讲究,一季一景,这里的草木花草都会随着季节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色彩。”

来到这里,你会发现以斜塘河为轴的老街区复现当年斜塘老镇与斜塘河相依共生的风貌,经过设计师的妙笔——整合、复建、改造,老街上繁华于百年前的老景点、老字号以及老宅一一再现。

 “我们想要呈现给大家的是,苏州古老城镇风貌的浓缩”,想要“古”之味,必不可少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元素。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不得不提的是,一个从别处整体移建过来的国药店和几处轩敞的厅堂,还有来自江南乡村的两座古代石桥,这些古建筑足以为老街坊画龙点睛。


重新设计恢复的斜塘古韵、石桥月夜、林园晚霁、水上驿站、湖石秋影、韦氏别业、柳塘飞燕、青丘野眺等老景点,更是美轮美奂。

当然,与时俱进也是必须的。“所以斜塘老街坊的设计构思必须照顾到现代商业运营和人们休闲生活的需要。 譬如老街区使用的纯实木仿古门窗既达到了现有规范所要求的节能标准,又较好地复原了苏式花窗的典雅细腻”。细细观察,这样的细节太多,数不胜数,但都需要细心探究和反复比较。

走进斜塘老街,这种“古”与“洋”的完美搭配比比皆是,更是让人不知不觉迷失在这粉墙黛瓦之中。

 

人,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给来到斜塘老街的消费者一种苏州园林的生活体验”,商旅公司招商经理张振雄介绍到,斜塘老街在招商之初就坚持以趣味、生活和可参与性为原则来筛选商家。

为何是园林式的生活体验?张振雄进一步解释说,“苏州园林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人们生活的延伸,斜塘老街也是冲着能够给人这样的感受去的。”

其实无论是苏州人还是外地人,在大家印象中,园林早已是苏式生活的一部分。苏州园林之美无需赘述,而怎样品味园林则是各有各见解,有人爱她的建筑之美,有人爱她的历史之韵,也有人爱她的意境之魅。漫步斜塘老街,无论阳光还是阴雨,确实也能让人找到静心之意。

 “我们提倡的是一种慢生活”,这样的主张并不少见,对城市人来说,压力无处不在,是需要这样一个释放的场所。“我们希望慢生活能够让来在这里的人们静下心思考人生,而不是单纯地来这里消费。”

主打“文化牌”是斜塘老街的一大特色。建成后的老街,将集老字号品牌店、手工作坊、艺术工作室、博物馆、艺术画廊等文化经济新业态,一面承接展现“老苏州”的传统文化,一面又将新鲜活泼的多元创意文化引入,丰富老街的文化内涵。

更重要的一点是,即将“开门迎客”的斜塘老街一期工程,没有一家租户的商业业态是重复的。“截至目前我们总共有40余家租户,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但你不会找到经营项目完全重叠的商家。”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斜塘老街内的所有商家都被要求“跨界经营”,餐饮+酒吧,早茶+宵夜,中医+讲座……张振雄强调,他们招商一定是招“有想法的商家”,但在记者看来,他们才是有智慧的招商能手,摸清了消费者的心态,并且将其发扬到极致,让大家来了就没有立马离开的理由。

 

一个“发呆”好去处

有人说文艺青年的钱好赚,其实小资们的钱更好赚,当然很多时候,人会集这两个特点于一身。老街有味道,古镇上的老街尤甚。即使是翻新再造,但历史韵味犹在,这就成了文青与小资们必来的理由。闲庭信步,斜塘老街给人的感觉肯定很赞。那么,这里有什么能够吸引大家“没事就来”呢!

 斜塘老街的商业,足以让你过足苏式生活的瘾,整个招商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能够让大家在老街待上一天去的。“早茶、午市、茶楼、咖啡馆、特色店铺、晚市、酒吧、宵夜以及客栈,看,在这里过24小时不成问题。”

正如介绍的那样,这里无论是菜系还是其他业态,基本没有重复的,这自然而然给人新鲜感。而“慢生活”的主张更是让小资们趋之若鹜。消费者可以来这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也可以拿本书、抱个笔记本,慵懒地享受阳光,大方的浪费时间,任由思绪横飞。

比如某天,你觉得生活、工作压得自己难以喘气,不妨就来斜塘老街试试。球场上的巴神可以漫不经心“思考人生”,而后转身临门一脚,洞穿对方城门;梁朝伟可以没事买张飞机票去伦敦,只为喂喂鸽子、找找感觉……我们何不偶尔放纵,停下前进的脚步,发发呆,顺带也思考下人生,即使不能收获什么,至少那段闲然自得的时光我们是得到了。

万事俱备,就只是静待斜塘老街开门纳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