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读

 天涯此时共书屋 2014-04-29

2.乘数效应:一块钱不是一块钱

“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乘数效应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看家本领之一,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

乘数效应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投资增加所能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变化。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100亿元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投资会变成国民收入呢?稍懂一点经济学原理就能明白,投资在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劳动者、商品生产者的手中,于是就变成了国民收入。比如,政府增加100亿元投资用来购买产品,那么这100亿元首先流入产品生产者手中,成为产品生产者的销售收入,然后一部分成为利润,一部分以成本方式流入其下游产品生产者手中、一部分成为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总体来看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

那么,为什么会有乘数,而且乘数大于1呢?这就是连锁反应带来的效果。依然以政府投资100亿元购买产品为例。首先,获得政府投资的企业因为订单额大,且时间有限,就要想办法扩大产能,于是花大价钱购入一条国产现代化生产线。此时他还未收到政府的支付款,因此只能自掏腰包,这样,100亿元引起了第一波社会投资,这波投资最终也会转化成国民收入。之后,他收到政府的预付款,这部分款项一部分趴在公司账上,一部分被支付给了下游产品供应商。下游产品供应商收到支票后,立即购入新的生产设备,并投资兴建一座大厂房,这是100亿元中一部分资金的第二轮投资应用。然而这部分预付款显然是不够投资使用的,不过既然获得了订单,就意味着大把利润在等着,于是下游产品供应商找到银行贷款,贷款很快批了下来,这是第二波社会投资。贷款到账后供应商向砖厂订购了大量红砖,于是砖厂着手招聘工人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任务,很多农民放下手里的农活,赶往砖厂成了工人。同时,还有一些农民进城为下游产品供应商挖地基兴建厂房。

那么,为什么会有乘数,而且乘数大于1呢?这就是连锁反应带来的效果。依然以政府投资100亿元购买产品为例。首先,获得政府投资的企业因为订单额大,且时间有限,就要想办法扩大产能,于是花大价钱购入一条国产现代化生产线。此时他还未收到政府的支付款,因此只能自掏腰包,这样,100亿元引起了第一波社会投资,这波投资最终也会转化成国民收入。之后,他收到政府的预付款,这部分款项一部分趴在公司账上,一部分被支付给了下游产品供应商。下游产品供应商收到支票后,立即购入新的生产设备,并投资兴建一座大厂房,这是100亿元中一部分资金的第二轮投资应用。然而这部分预付款显然是不够投资使用的,不过既然获得了订单,就意味着大把利润在等着,于是下游产品供应商找到银行贷款,贷款很快批了下来,这是第二波社会投资。贷款到账后供应商向砖厂订购了大量红砖,于是砖厂着手招聘工人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任务,很多农民放下手里的农活,赶往砖厂成了工人。同时,还有一些农民进城为下游产品供应商挖地基兴建厂房。

所有的投资最后都会以产品和工资、利润的形式成为国民的收入,这些收入由于100亿元的多轮使用和社会的投资增加,会远远大于100亿元,这就是乘数效应的发挥。乘数效应是各国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尤其是近两年,乘数效应的大小被整个世界关注。因为经济危机给市场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致命性破坏,各国政府不得不通过直接投资来拉动社会投资的增长,寄希望于乘数效应的发挥来使繁荣再现。我国2008年4万亿元政府投资决策的出台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政府直接投资的乘数大概在3左右。4万亿政府直接投资的概念是什么?意味着社会投资将增加12万亿元,这12万亿元最终转化成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再转化成消费,整个市场运转就又能走上良性轨道,不但中国能走上良性轨道,全球经济一体化还会将这种效应扩散到整个世界。

所有的投资最后都会以产品和工资、利润的形式成为国民的收入,这些收入由于100亿元的多轮使用和社会的投资增加,会远远大于100亿元,这就是乘数效应的发挥。乘数效应是各国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尤其是近两年,乘数效应的大小被整个世界关注。因为经济危机给市场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致命性破坏,各国政府不得不通过直接投资来拉动社会投资的增长,寄希望于乘数效应的发挥来使繁荣再现。我国2008年4万亿元政府投资决策的出台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政府直接投资的乘数大概在3左右。4万亿政府直接投资的概念是什么?意味着社会投资将增加12万亿元,这12万亿元最终转化成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再转化成消费,整个市场运转就又能走上良性轨道,不但中国能走上良性轨道,全球经济一体化还会将这种效应扩散到整个世界。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民收入会不会转化为消费。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太高,如果收入中的50%以上被储蓄起来,投资的效果就会被急剧缩小甚至失效,也就无法让市场这部大机器快速运转起来。也许正是了解到这一点,我国政府的这次投资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保障性住房、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直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完善福利制度方面,以此来免除人民的后顾之忧,降低储蓄率。

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民的消费水平?要知道消费也是具有乘数效应的。和投资一样,人们花出去的一块钱也不只是一块钱,这些钱还会继续被用于投资,再次转化成国民收入,国民继续消费,消费继续转化成投资……如此往复,1块钱可能会成为3块钱、5块钱甚至会成为10块钱。这就是乘数效应所能爆发的力量,令人惊叹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