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青花探讨

 海外寻瓷翁 2014-04-29

        今天,很多人在认识元青花的同时,对于青花的起源之谜开始寻根求源。但由于宋青花的窑址也是一个谜,传世和出土的标本少之又少,包括文博专家们也是一头雾水,一个元青花还没搞明白,又冒出来什么唐青花、宋青花之说。
        首先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北京商报》上发表的《唐青花不是青花瓷鼻祖》之说;“我认为他们所说的唐青花跟真正的青花没关系,中间并没有质地、色彩等传承关系。”马未都认为,要说唐青花是青花瓷老祖宗,那就得跟青花瓷原产地景德镇瓷器做下对比,但从他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完整的唐青花看,质地上跟真正的青花瓷有很大区别。偶然的相似不能证明什么,孤立的个案也不能成立“源头说”,好多唐青花就是一些类似唐三彩的釉陶,连瓷器都不是。唐三彩里有很多蓝色,一些人认为釉底下呈现蓝色就是青花了,但青花起码得具备若干个要素才能成立。“目前还没见到哪个官方报告确立了唐青花是青花的鼻祖。如果一定要说那是唐青花,那我也只能说,此青花非彼青花。”马先生是名人,他的话对于收藏界影响很大。但是,任何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都应该谨慎对待。笔者对于马先生提出的这一观点不敢苟同,理由是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延伸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元青花的出现也一样,不可能一出世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它的鼻祖就是唐青花,中间经过宋青花的延续与创新到了元代由于景德镇特出的瓷土是青花瓷达到了更加完美而已。这一点经过河南考古发现的唐青花实物已经得到认证。唐青花的窑址就是河南巩县窑。有了唐青花的实物佐证,但只能说明青花的源头已经找到,假如没有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那马先生的观点还是成立的。从唐代到元代中间又有五代(时间短可以不计)和宋代几百年的存在,青花瓷究竟会不会延续和发展?因为没有实物的佐证收藏界也是人云亦云的争论不休。好在这几年各地的考古发现也不断爆出宋青花瓷片出土的证据。如;1957年2月在浙江龙泉县城南金沙塔基下层夯土中出土13块青花的残片,经拼凑,属于3件碗的口、腹部残片。青花绘于器物内、外两壁,题材有盛开的菊花和复线圆圈纹等,青花呈蓝黑色或灰蓝色。在拆塔时,发现部分塔砖上模印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文字。青花瓷碗的碎片出在夯土层中,说明它们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北宋初的太平兴国二年;1970年秋,在浙江绍兴翠环塔基下1米深处的夯土中,出土一块青花翻口碗的腹部残片,青花发色呈淡淡的蓝青色,口沿饰弦纹,外腹部为放射性斜线纹,里外施影青釉,胎质细腻洁白,塔基中所出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1973年,北京市文物局赵光林在日本东京达仁堂古玩店见到一件南宋青花瓶,高33厘米,长颈、鼓腹、砂底,有火石红斑,两侧塑有鱼形耳,正面腹部直书“隆兴”二字,背面画一小树,下饰花草纹,釉色泛青,表明是一件含钴量低而含铁量高的青花器;2003年9~1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重庆市巫山县胡家包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北宋墓(M4)中出土1件青花瓷碗,同时出土的还有谷仓罐,骨簪及铜钱等遗物10余件。钱文有“五铢”、“货泉”、“开元通宝”、“熙宁重宝”、“咸丰元宝”、“元丰通宝”、“皇宋通宝”等。最晚的铜钱年号均不晚于北宋。青花瓷碗,高5.2、口径13.2、底径5.5厘米。敞口外撇,圆唇弧腹,平底加矮圈足。内壁绘3圈青花圆圈,内底有一字符,外壁饰花草,用笔随意,青花蓝中略泛灰黑。从随葬品判断,该墓是一座北宋晚期墓葬;2004年6月,在浙江余杭区仓前镇八字坟宋代墓葬群的4号墓腰坑发掘出土1件带盖青花小罐,出土时里面藏着两枚北宋“嘉佑元宝”小平钱。同时出土的还有两只青瓷碗、一个硬陶罐。宋代带盖青花小罐高5.3厘米,直径6.5厘米,口径4厘米,小罐上四朵盛开的菊花古朴优美,冰裂纹自然舒展。从图片上看,这件青花罐发色纯正,釉面光洁,已经属于成熟的青花瓷器;2005年3~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对故城县李家庄村宋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宋代地层中发现了1片青花枕面残片。白釉泛黄,釉下施化妆土,瓷胎颜色偏红,瓷质疏松,表面以线条勾勒出珍珠地衬云彩轮廓的蓝彩图案;据《中国青花瓷》一书介绍:近年在江西景德镇郊区发现大批宋代的瓷器碎片,其中有一些瓷碗的底部带有草书海字形的图案,碗外边缘有波浪纹。纹饰呈色晦暗,为带一点青味的灰黑色。在距景德镇三十里的南市、宁村一带,这类青花瓷片较多;据李辉柄先生介绍,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哥窑大碗,碗底中心用青花钻料在釉下书“宝用”二字。另据王荣增介绍,20世纪30年代国家古物陈列所展出的两件“宋哥窑葵瓣口盘”,两器底足内部都写有“宝用”二字,字体仿铜器铭文,当时的陶瓷研究者一致认为字迹呈色属青花。该二器后已被运往台湾。此外,据某收藏家提供的信息,他收藏的一件宋代官窑瓷器的底部用青料书写一“官”字,青花发色呈蓝黑色,青花有晕散。从这些现有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宋青花的确存在,问题是这些资料都分散密藏在各地博物馆或者私人藏家手中,他人很难见到。元青花要不是国外研究者提出,国内的文博界永远也只能把它归类于明代青花之列。
       笔者收藏有一件青花香炉和一件青花瓷盘(如图),尺寸暂时保密为了防止造假者仿制。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这两件青花瓷应该符合宋代瓷器的特征。理由是青花盘和香炉的胎质属于北方窑口的粗瓷土香灰胎,含铁量较高,大胆设想这两件宋青花的窑址跑不出河南境内的民窑之中,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佐证。这两件青花呈色青翠泛紫,有进口钴料含铁量高,且晕散的釉下成熟的青花特征。根据施釉工艺和修胎工艺分析,再加上用80倍放大镜观察没发现有气泡,青花深入胎骨。从器型和烧造方法也符合宋代制瓷工艺,尤其是青花瓷盘中的支烧钉更是北方窑口烧制瓷盘的叠烧工艺特征,此工艺由于破坏釉面不美观,在宋代后期已经不用。喜欢收藏高古瓷的藏友应该对于这种支烧工艺不陌生,因为有些北方窑口的青瓷盘中多有这种支烧留下的支钉痕迹。总之,笔者认为这两件青花瓷是宋青花,这是笔者研究青花瓷与各个朝代的青花瓷作比较得出的结果,信不信由你。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把藏品公布于众,与喜欢青花瓷的朋友交流----关于青花瓷的起源问题。同时也想抛砖引玉,引出藏友手中自认为是宋青花的瓷器,达到共同学习求证青花瓷的起源、延续、发展过程。
        元青花瓷少、唐青花瓷更少、宋青花瓷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国内的藏界人士对于青花瓷的认识不足有关。从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明清开始,这种釉下彩瓷已经占据了瓷器品种的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从青花的呈色与国画的用墨五色中体会到青花瓷的艺术精髓,使这种冷色基调的颜色逐步得到多数人的喜欢,从而青花瓷开始登上大雅之堂,这一点明代永乐和宣德皇帝功不可没。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淹没了自商周以来的青瓷地位,再加上社会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创新,彩瓷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载体,打破了只有少数文人墨客孤傲的欣赏水准。这一点通过瓷器的发展史可见到一斑,宣德青花五彩的出现,使这种艳俗文化开始星火燎原。成化斗彩的创烧由于的皇帝喜爱,引起皇家和官宦人家的追捧。万历五彩瓷的地位的提高已经使过去的单色釉青瓷复古希望破灭,再经过清三代康雍乾对彩瓷的喜爱,其中又对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等,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创新,使单色釉瓷器只能渐渐地被文人雅士所淡忘。然而,雍正和乾隆皇帝偶尔有怀旧思想的瞬间体现,为了证明自己是孔老夫子的弟子,不失文人雅士的象征,仿一些宋代五大名窑作为摆设,写几首赞美单色釉瓷器的诗句装装门面,已经使那些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受宠若惊!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鉴瓷标准,使青花瓷和粉彩瓷器等已经在收藏界达到共识。元瓷的粗犷标准已经不符合民国之前人们的审美观点。于是乎,青花瓷的创烧与延续经过,也被排除包括元之前的宋唐之列。时过境迁人们已经淡忘这段历史的存在,只知道青花瓷起源于明代。直到元青花的出现才平反了收藏界无知引起的冤案;唐青花的发现推翻了元青花的鼻祖之说;宋青花的零星佐证更加明确了青花瓷的创烧、延续和发展过程,改写了瓷器发展史上的未知。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有谁证明青花瓷的起源之说,因为不管你认可与不认可,它的存在已经有了考古佐证。现在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从存世民间的青花瓷中去分离唐、宋、元青花瓷的真伪,也就是验明正身。
        笔者呼吁国家的文博单位的学者专家们,要善于放下架子从研究室走出来与民间的藏家一起对青花瓷的研究与筛选做出一些贡献。再不要孤身自傲否认一切,动不动以没发现窑口为借口,不予承认民间的东西!
                                                                        孙玉军写于洛阳
                                                                                                                    2009.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