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华尔街·第78期】华尔街的债券世界

 石头屋6366 2014-04-29

编者语:金融行业里什么工作是相对稳定且报酬高昂的?无论是金融街还是华尔街,在大型金融机构里做固定收益交易员/销售或许都是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股票,债券交易主要在OTC市场完成,做好这份工作除了专业的技术还需要广泛的人脉,也就为债券交易的可操作性和潜在的价差收益带来了可能。本文为您打开华尔街债券世界的一角,里面藏着机遇,也有风险。


文/Zerohedge

多年来,从工作的牢靠性和报酬来看,华尔街上最好的工作之一就是在一家有着强劲财务报表的大行里做固定收益交易员/销售,这些大行能够在其自营账户上持有流动性不足的证券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这些交易通常仅是基于银行交易员和终端客户之间口头安排的条款,而银行的交易对手通常都是大买方机构,包括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

对于大部分买方交易员而言,他们是在管理他人的资金,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于购买的这些证券价格的微小差异并不非常关注,比如对于购买的每个债券是55还是55.75,或者出售的MBS债券是72-6还是72-16差别不大。毕竟,这些交易的背后都有着所谓策略,在这些策略下所购买的证券将会上升或下跌的幅度远超过这些买卖点差,会带来高得多的收益。但交易价格对于银行安排这些交易的交易员/销售有着巨大影响。比如当某人在出售4000万美元的MBS组合时,一个点的价格差异相当于40万美元。假设为利润的15%,一年做15次这种交易,100万的奖金就到手了。

当然,这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广泛的人脉,灵通的消息,知道谁有什么券,不停的攀谈和打电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圈子里每个人都清楚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每个人都清楚中间人会在买卖点差中抽取一些基点,但仍愿意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在下次中间人兜售好的交易时能第一个接到电话,或者在着急出手某个券时可以帮得上忙。

这种OTC类型的工具此前包括现在仍然包括绝大多数的企业债、CDS和所有其他衍生品、MBS、银行贷款、破产债权以及其他票据大宗交易,要记住这类交易与股票交易是完全不同的,股票交易都有着电子交易记录,买卖价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最终也导致了如高频交易程序这样的机器猎食者的出现,而后者所做的本质上就是在微观层面上做过去股票和当前债券销售/交易员在宏观层面所做的事情。简而言之:每个债券交易员在这么多年来所赚取的高点差在股票交易中是不可能的,简单的原因就是股票的点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股票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要好得多。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金融危机发生4年之后,对于以上提到的OTC交易至今仍然没有中央清算的电子交易平台。这么做意味着银行们要放弃以上文章中提到的中间人撮合交易所带来的数十亿手续费。因为,尽管销售能够在一笔交易中获得10%-15%的提成,但剩余的大头仍然属于银行,并最终以高额奖金形式流向高管。

回到债券交易员的话题,他们在这行里花了很长时间建立信誉,他们极度保护自己的客户,同一个公司的其他销售是不允许接触的。然而,华尔街上的债券交易员和销售们躺在买卖价差上赚取点差和创纪录奖金的好日子可能就要结束了,即便这些交易双方都很清楚这点。

他们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Jesse Litvak,这个贪婪的前Jefferies的MBS交易员。他在Jeffries工作的三年里似乎对参与的每一笔交易的所有客户撒了谎,欺骗了这个流程中的所有人:包括客户和公司的同事,为Jeffries赚了270万美元,以及自己丰厚的奖金。

SEC在对其的起诉中总结如下:

Jesse Litvak在Jeffries的MBS交易部门担任董事总经理,其工作的一部分是替客户撮合交易。他会从一个客户处购买一种MBS,然而出售给另一个客户,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会欺骗客户其所购买债券的价格,这样可以将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他们,并赚取收益。在其他一些情况下,Litvak会虚构一个买家来欺骗客户,后者以为他是在两个客户之间撮合交易,而事实上他只是在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公司的债券存货。由于MBS总体上欠缺流动性并且难以定价,因此交易商提供诚实、准确的信息是格外重要的。

SEC指控Litvak通过欺骗为Jeffries多赚了270万美元。其不当行为帮助自己提高了在公司的职位,以及自己的奖金。(完)

文章来源:华尔街中文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周冠南

【漫步华尔街】专栏往期回顾:

63期:高盛的工作“吸引力”

64期:对冲基金爱苹果,共同基金爱谷歌

65期:伦敦:金融城新变化

66期:从不抄底的华尔街赚钱冠军:史蒂芬·曼德尔

67期:顶级投资者的五个习惯

68期:华尔街的“穿衣经”

69期:罗杰斯:50年的“投资常青藤”

70期:华尔街的擦鞋人

71期:全球资产管理佼佼者:贝莱德的成长之路

72期:华尔街人必读的22本金融佳作

73期:华尔街的传奇经理人:彼得·林奇

74期:华尔街归来:美国与欧洲的选择

75期:价值投资——想说爱你不容易

76期:住在纽约中央公园西15号的华尔街精英

第77期:丹尼尔·德鲁:金钱永不眠

查找公众号bashusongonfinance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平台,查看往期文章。

关注巴教授及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