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康复医案-案例一【肺癌淋巴转移已存活11年】

 刘曦谦 2014-04-29

 郭建华,男,发病时60岁,原汕头市蔬菜公司职工,1971年3月开始发病,重感后咳嗽月余,日轻夜重,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出现痰血,气喘不能平卧,才到汕头市中心医院检查治疗,经X线片诊断:右肺门区块状阴影约6×7cm,肺门淋巴结转移,右胸膜腔中有少量积液,右肺中心型肺癌。

经中西医作抗癌治疗不见好转,病情恶化,咳嗽痰多,有小血块,胸痛彻背,喘不能卧,食少纳呆,出院回家,坐以待毙,才延余前往治疗抢救。

    初诊:6月20日

    两颧潮红,唇焦,舌绛可见紫黑色瘀斑,苔黄无津,咳嗽痰中带血,或咯出黑色小血块,动则喘甚,腋下淋巴结明显触及,脉弦数,时现结脉,三十年前曾有伤肺出血病史,究其病因,右肺久积原有瘀血留结,肺热灼伤血络,故右胸阵痛彻背,重感入里,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气滞血瘀痰凝,发为肺癌。

邪入阴伤,骨蒸劳热,自汗盗汗严重,内衣常为汗湿透。拟用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地骨、柴胡、青蒿、当归、知母、乌梅、生地、浙贝等)加生地、浙贝、鱼腥草、仙鹤草等退骨蒸劳热凉血止血,用“珍香胶囊(原为散剂)”,消痰化瘀,通络散结止痛,把顽痰、瘀血、胸积液从二便解,右胸痛处及淋巴结敷以“散结止痛膏”消肿散结止痛。 

    二诊:6月26日

    上法治疗6天,每天下黑粘色大便二至三次,嗽轻痛减,稍能平卧,自汗盗汗止,骨蒸劳热退,痰仍带血,舌红苔薄黄无津,主阴虚血热肺燥,宜滋阴清肺凉血止血,消痰化瘀。

    以“珍香胶囊”、“珍香口服液”为抗癌主药,外敷“散结止痛膏”。

    三诊:7月6日

    上法治疗10天,病情明显好转,嗽轻痛减,痰血少,食已知味,稍能平卧,能自己起床漫步,看到一线生机,病者及家属欢喜万分,增强了治疗信心,为求根治,拟用“珍香口服液”,内服取吐,清除顽痰胸积液、瘀血。

    四诊:7月7日

    凌晨服“珍香口服液”20克后约2小时开始呕吐,吐出顽痰、瘀血,下黑粘色大便,当晚安睡约8小时,咳嗽十愈七八,气平神清,食量大增,超过常日,续用“珍香胶囊”作治癌主药,外敷“散结止痛膏”助其消肿散结,用清肺化瘀止血青草“加味化瘀止血汤(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 (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作小饮。

    五诊:8月7日

上法治疗一月,临床症状,十愈七八,饮食起居基本正常,胸痛、痰血止,唯存凌晨起床几声咳嗽,体重增加十多斤,舌红津少,尺脉沉细,主肺肾阴虚,拟用加味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天冬、浙贝、知母、花粉、威灵仙、枇杷等)加减滋阴润肺与加味加味化瘀止血汤(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间服,以“珍香胶囊”、“珍香口服液”作治癌常服药,以求根治。

    六诊:11月10日

上法治疗三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重增加二十多斤,再到市中心医院复查,X线片见右肺门块状阴影完全消失,肺门淋巴结已消,积液完全吸收,嘱用上法治疗二月以巩固疗效。

跟踪观察十年无反复,经常到广场打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