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 6 肺癌淋巴转移、肝转移已存活20年

 刘曦谦 2014-04-29
张守丽,女,发病时54岁,原汕头市升平区岐山新乡人,1983年4月发病,畏寒发热,咳嗽痰血,胸痛彻背,当地中西医治疗二月不见好转,病情恶化,不能起床,转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检查治疗,X线片见右肺门处有一5×6cm团状阴影,腋下淋巴结明显触及,住院治疗二月,病情继续恶化,胸肋胀痛难忍,咳喘痰血,不能平卧,食则呕吐,出院回家,一切后事准备好,才延余前往治疗抢救。
初诊:8月15日
痛苦病容,肌肉消瘦,日夜呻吟,咳喘不能平卧,痰带血丝,时红时黑,全身刺痛,胸肋尤甚,右胸肋骨肿高,肝肋下、剑突下出现肿块,质硬可扪及多个结节,腋下淋巴结明显,脉弦数,时现结脉,重按两尺无根,唇焦舌红,苔黄无津,食则呕吐,已属肺癌肝转移,病已垂危,医难下药,在其子女一再要求下,因不忍眼睁睁看病者让癌魔痛苦折磨死,故作背水一战,大便十日未下,先用通腑泄浊,泻热存阴法,拟用加味解毒承气汤(黄芩、栀子、黄柏、川连、川朴、枳实、川大黄等)通二便,使热毒从便解,用“珍香胶囊(原为散剂)”、“散结止痛膏”内服外敷,消痰散结,解毒化瘀,消肿止痛。
二诊:8月17日
经用上法治疗,先下燥屎十数粒,每天下黑粘色大便三至四次,胸肋胀痛明显减轻,咳喘好转,剑突下、肝肋下肿块消软,食稀粥已不呕吐,舌黄苔渐退,稍有津液,已见一线生机,仍用上法,并用加味金铃子散(川楝、元胡、郁金、骨碎补、威灵仙、枳壳、佛手、田七、煅然铜、天花粉等)与加味化瘀止血汤(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间服,疏肝理脾,润肺消痰,化瘀止血。
三诊:9月7日
治疗二十天,病情明显好转,肝区肿块消软过半,胸肋肿处已不明显,嗽轻痛减,已能平卧,食已知味,少食多餐,食量已近正常,舌苔薄黄有津,病者尤如绝处逢生,心情舒畅,更收到事半功倍作用,药已对症,仍遵上法治疗,并用加味生脉散作小饮,滋水济火,养心补肺,用洋参、冬虫草、藿斛炖水鸭作食疗。
四诊:11月8日
治疗二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区肿块已无触及,淋巴结也已消散,只剩凌晨几声咳嗽,食欲大振,食量超过平时,体重增加十多斤,金铃子散改用加味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天冬、浙贝、知母、花粉、威灵仙、枇杷等)与加味化瘀止血汤(金丝石蚕、瓦侧柏、四叶莲、半枝莲,蟹目草、白花茶匙红、蓝花仔等)间服,加味生脉散(西洋参、麦冬、五味、藿斛、冬虫草、冬花、紫菀等)仍作小饮,或用洋参田七散炖猪肺或瘦猪肉作点心。
五诊:1984年1月10日
调养二月再到市中心医院复查,X线片只见肺纹理增粗,余无异常,超声波,查肝功能皆正常。
跟踪观察二十年无反复,其家以做豆干为职业,体健胜常,经常帮理家务和做豆干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