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领学生学会阅读,让读书滋养学生的人生

 天下小粮仓 2014-04-29

           引领学生学会阅读,让读书滋养学生的人生

                    (修改稿)

“学语文应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做出的精辟评价。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学习语文,单靠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叶圣陶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而且课标还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可见对阅读的重视。

但在实际教学中,因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实践措施(如阅读的时间安排与指导,读物的选择与推荐,素质的展示与评价等),因此,很难将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往诸多弊端也随之暴露出来。如课内阅读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目标简单地定位在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层面上,而不是怎样教会学生读书上。由于课内阅读不得法,虽然安排了课外阅读,但学生不知道读什么和怎么读,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还有就是目前最让人头痛的是,为了应试,无论是课内的阅读还是课外的阅读,都带有功利色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怎样对付那张考试卷上,使学生每天遨游于“题海”之中,通过反复机械地训练来获取考试的高分,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便走向了枯燥乏味的纯技术训练的死胡同,学生自然也就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

那么,如何让读书成为学生一生的需要呢?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我国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要比较不同的教学法的优劣,不能看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的分数,要看学生离校10年、20年以后的成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你研究在所作的工作跟要取得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作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给教师的建议》115页)

两位教育家的论述都说明了一点,评价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或者是评价一位学生素质的高低,并非是通过一次或几次考试而定论的,我们所从事的劳动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的,孩子的未来要靠真本事生存,而不是靠分数活着,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将来什么也不能干,那么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用长远的目光来看问题。只要我们的教师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学生的学习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就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应该是兴趣盎然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而将其“一旦纳入应试教育轨道,它所失去的也比其他学科要多得多。”(钱梦龙)虽然目前的中考和高考仍然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学业结果,但只要我们清楚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靠“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新版课标语)来实现的,那么,“只要平时学得扎实,做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54页)

二、激发兴趣,营造学生读书的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多次指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勤于阅读的好习惯。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7页)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引导学生步入书的殿堂。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也表明,优雅而又多彩的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润物无声的陶冶作用。而教室是学生一天中学习和生活最多的精神家园,教师要精心营造班级书香绿洲,让浓浓的书香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每一个孩子。班级里可以设立图书角、阅读角、展示台等学习园地。走进教室就能闻到一缕书香,在这样的氛围中能激起孩子读书的欲望。

其次,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应该是教师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读,自觉地读,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如,在每天早读课让学生轮流播报课外看到的新闻或一些趣味小知识;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活动;每月举行一次“成语和名言积累大比拼”或“诗词游乐月”等主题阅读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阅读大王”知识竞赛,评出班级的“阅读标兵”,并对每个学生阅读能力进行适当的检测和星级评定。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

古人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特级教师徐长青也说:“当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时,我们选择的是有限任务的完成;而当我们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时,我们选择的是无限智慧的启迪。”这足以说明,掌握一堆堆现成知识的结论并不是主要目的,目的在于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就阅读而言,当学生具备了阅读兴趣还不够,关键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又说:“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学生拿了一篇文章来预习,往往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页)新版课标也首次提出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可见,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1、从宏观要树立整体构建的意识

语文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文选的形式呈现,一篇篇文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知识体系,这样就难免会有知识与能力的重复,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劳动,教师既要从教材的整体上了解教什么,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提炼出恰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为了达到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编者在教材编辑中有意识地构建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即安排了“精读课”和“略读课”,每个单元和每一篇课文又都设计了学习提示。编者的意图是通过一篇篇“精读课”“纤屑不遗,发挥净尽”(叶圣陶语)地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略读课”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方法,再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实践,最终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的理想境界。教师必须理解教材的这种编辑意图,不能篇篇精讲精练。如果每篇文章都像精读课文那样处理,不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也不会使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微观上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

“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叶圣陶语)即通过选文这个“例子”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他们进一步的课外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用好每篇文章的“例子”,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就一篇文章的整体教学而言,尽管教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遵循一定的阅读教学程序。走入新课程后,有人总结出了小学高段一篇精读课文学习的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类似的阅读程序,目的就是逐渐教会学生“自能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上述已经说过,就是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也不能段段精讲,句句精练,而是应该采取由“教”到“扶”,最后再到“放”的程序组织教学。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人教社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在导读过程中,为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并不是全盘授与,而是采用了“教读导读-自读”的教学思路。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提出:课文重点从哪几方面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春、夏、秋、冬。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春天”这部分时采取“教”的方法。即:一是,整体感知,理解意思。看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写春天的(从树木、积雪、春水、小鹿等几方面写得);二是,一句一句地指导朗读。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细加品味。例如,为什么说树条是“抽出”而不用“长出”?然后根据作者这些用语的特点,逐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是,读整个自然段,体会全段的感情;四是,引导学生通过复述的方式或是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在学习“夏天”部分时,教师采用了“导读”的方法,即首先提示学“春天”那部分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学习思路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师生同舟共济,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而且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这样处理,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任务,还使学生学会了怎样阅读。

     在学习“秋”和“冬”两部分时,教师采用让学生“自读”的处理方式。即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自学“秋”和“冬”两部分,然后各小组交流汇报。最后,通读全文,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小兴安岭应该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和宝物;接着体会文章全篇采用“总————总”和每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写作手法。

其次,以课文材料为依托,挖掘其中的能力训练点,实现能力的迁移。就一篇文章的学习,光掌握了一般的读书方法,还算不上能力的培养。要深入到教材之中,然后能够走出教材。要通过教材“例子”的学习,具备能够读“种种书”的能力。

曾经看过香港一位 朱老师执教的《毕加索和和平鸽》一课的教学案例,使人深受启发: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入课文学习后,指导学生弄清: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有什么关系。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词语:涕泪纵横、悲愤交加、口衔橄榄枝。

紧接着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抓重点段——第三自然段上。学习方式是画流程图。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朗读第三自然段,边听边圈画这段话里的动词。

2、默读第三段,看看这段话里面有几个人物?

(法国老人、小孙子、毕加索、德军军士)

3、教师示范画流程图的方法:

(1)刚才圈的动词是不同的人发出的动作。动词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去分析呢?老师教大家画一个流程图。我们以小孙子为例,老师把写他动作的句子抽了出来。看老师圈了哪些词语。(板书:放、惦挂、跑、眺望、看见、拿出、挥舞)

(2)再用蓝色的框框圈出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是形容动作的,使这个动作更加生动。(板书:马上、使劲儿)

(3)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老师就和大家来画小孙子的动作流程图。(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首先是“放”,接着是“惦挂”,接着是“跑”,“眺望”,然后是“看见”小鸽子飞回来了,所以就“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有些词语形容他是怎么样挥舞的:“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

小结:这就是今天要教的流程图。在流程图里,把动词写进红色的圈,然后根据动作的顺序,用箭头把这个图画出来。再把形容这个动作的词语写进蓝色的框框。

4.分组完成德军和老人动作的流程图。

5.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分享所画的流程图。把图贴在黑板上。

6.请一位同学连贯地做一些动作(连续表演两遍),观察后分小组再画流程图。

7.各小组完成流程图,分享交流。

8、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一下妈妈做家务的片段,如煮饭啊,扫地啊,自己试着完成一个流程图。

从上述的教例来看,文中介绍的毕加索与和平鸽的关系,作品表达的是法国人民热爱和平,憎恨法西斯的思想情感,这些是课文传递的信息,是教材“例子”所反映出固有的内容,不是语文知识、方法或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在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新词,这显然是语文知识方面的内容。而引导学生学习分解人物的动作画成“流程图”则是一种阅读的方法——是技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画“流程图”,学生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在教师层层深入地指导下,玩味课文中的语言,从中提取和检索信息。最后布置作业,通过表达的方式加以应用。这样组织教学就不是仅停留在教课文本身上,而是教会学生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叶圣陶语)了。

四、向课外延伸,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和在实践中的语言应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只是例子,那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好教材上。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规律,具备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只是“为他时阅读任何书籍文篇作准备”(叶圣陶语)的。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必须进行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对此,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强调:“国文教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页)这说明,古今中外经典的作品浩如烟海,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它们都编入教材中让学生学习,教学中只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作为范例,供学生品味学习,从中摸索出一定的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功夫应该在课外。

 就课外阅读而言,也不是茫无目的地读。要区别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应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不加区别地照单全收绝对不是妥当的读书方法,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识别力。”(《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78页)为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筛选必读篇目。曹文轩先生说:“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起初往往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存在着盲目性。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防止他们走入劣质书籍的误区。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定经典篇目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首次提出要“提高阅读品位”。强调有“品位”地阅读,就是指要选择经典书目来读。即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名家名著,最好是整部著作,这对孩子将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也表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儿童时代非常关键,它决定着人一生的成长质量。无数事实表明,没有儿童文学滋养的生活是寂寞的,没有儿童文学滋润的童年是暗淡的,没有儿童文学的语文学习注定是失败的。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均是经典之作,旨在用经典来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为什么要主张读经典而不是读那些《优秀作文选》呢?因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他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褪色,永远散发着芬芳。所以说,阅读经典,就是聆听古今中外文学巨匠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家们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让大家的精神和素养来感染孩子。可以说,指导学生读一本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要比读100本现在流行的写少男少女情爱的书要强百倍。因为当孩子读完这样一部经典名著,就相当于走完一种人生,他们从中得到的人生的阅历、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道德的感化、写作方法的获得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当然,读一些《优秀作文选》也没有什么大错,为了应试有必要,尤其是能够借鉴写作方法,积累一定的新词佳句,但这只是功利的做法,对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我们要求学生课外多读,也要考虑到他们的个性需要,不要搞一刀切,这是从长远考虑学生的发展。比如,一个爱好科学探险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读科学奥秘的书;一个爱好天文知识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看关于“天文”方面的书,探寻“天体”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好奇欲望。所以说,“多读”应与个人的个性、爱好、兴趣联系起来,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可能为他们将来形成独创性奠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