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上的培训

 阳光lpj 2019-03-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在全县大学区联片教研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大背景下,我们二实验片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学习相关资料和反思我们语文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在课程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教育3.0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就是育人,而我们的语文课还停留在“用课文教语文”,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即“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现象何时能打破?课改以来,为了改革而改变,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黑板,丢掉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语文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教师往往不敢放手,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一直强调“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这些问题怎么解决?仅仅是我们的原因吗?崔峦告诉我们,是教材编写出了问题!所以部编教材应运而生。

部编本选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并适当兼顾时代性.

部编本坚持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和创新至上,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和语文素养为编写理念.

部编本对阅读教学编排独具匠心,注重

双线组织单元、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为了更好适应部编本的使用要求

小教部号召全县大学区教研活动,重点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合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一些学习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主要讲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语文课程,一个是什么是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科教学能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

在转变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将教学重心向阅读教学倾向之前,我认为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课程。上世纪初语文课程从读经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科,其课程属性非常明确,当归属于学语言的课程。叶圣陶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可见,语文教学的重心是

语言文字,任务是阅读与写作,目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

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

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什么是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

教什么

,教材内容是指

用什么来教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比如汉语拼音,标点符号,

3000个常用汉字;查字典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阅读文章时圈点批注的方法;记叙描写的方法,简单的文章结构方法;以及为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展开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等等。为什么教材内容不是语文课程内容?因为教材内容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替代的

。我们都知道,人教版80、90年代教材中的课文到2000年以后还在用的不到四分之一。再追溯到50年代的语文课本,当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为什么那些课文现在都可以不教呢?因为这些课文不属语文课程内容,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是可以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所以语文课把大量时间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为什么语文课1个月、2个月不上,学生原来是优等生的还是优等生,原来差的还是差的,因为语文教师教的不是课程内容,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这实在是浪费时间。

一位香港老师在大陆上《毕加索和和平鸽》这篇课文。课文写的是战争年代,老人的孙子在阳台上放白鸽,结果一个小鸽子没有回来,小孙子很着急,跑到阳台上用红布条召唤鸽子,没想到被德军士兵看到了,他以为小孩是在向游击队发信号,于是跑上阳台,把孩子从阳台上推下去,小孩活活摔死,老人悲痛欲绝,找到毕加索让他为孙子画像。如果大陆老师上这篇课文,肯定是要分析感悟小孙子怎么可爱,德军士兵怎么样残暴,然后学生带着对法西斯的满腔仇恨走出教室。香港老师上课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分解人物的动作并画出人物动作的'流程图’”。在学生理解了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的关系,认识了课文中和平鸽的象征意义以后,教师就直奔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课文主要段落中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动词;第二步是以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示范指导学生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三步以课文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为例,小组合作学习画人物动作流程图;第四步是让一个学生当场作动作演示,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连贯动作分解开来,画成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五步是布置回家作业,观察母亲做家务时的动作,然后画一个人物动作流程图。

听完香港老师的课,大陆老师都非常纳闷:就是课文哪里去了?他这个课不是在上《毕加索和和平鸽》,而是在教学生画流程图。因此理解课文内容,包括词语教学的时间仅占约四分之一,而花在画人物动作流程图指导和练习的时间却占了四分之三。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所秉持的理念非常清楚,课文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材料”,是“例子”,让学生学会画流程图,才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学过程重点围绕着画流程图展开设计: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情境练习——回家独立操作。大陆老师上课,学生留下的痕迹是对法西斯的满腔仇恨,香港这位老师上完这篇课文,学生留下的痕迹是怎么画流程图。通过这个课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什么叫教语文,什么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崔峦老师在宁夏的一次会议上说“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这句话很正确,但实施起来难度很高。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语文课程设计就是讲课文的课程设计,语文课就是一篇一篇讲课文,教材给出的就是课文的内容。每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语文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自己确定,自己选择。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语文课不能跳出教课文的怪圈。比如教《月光曲》这篇课文,张老师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月光曲谱写的过程,感悟贝多芬同情穷人的思想感情,侧重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方面;薛老师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创设情景迁移运用这些语言,重在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于老师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事物和联想的方法,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在阅读和写作中如何运用。由于语文课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内容,至于这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课程内容,完全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选择,去琢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相当部分教师包括大多数入职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肤浅,难以区分“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甚至误将“教材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方面,这样的语文课上和不上当然就没有什么区别。

一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教师要非常明确。现在每一篇课文除了生字新词,其他应该教什么,课程内容是不清晰的。如在《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有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描写体悟文本人物的品质”,目标指向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显然不是语文课程内容;语文目标应该是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目标指向人物品质是怎么表达的,这才是语文课程内容。

说到这里,我们的老师是否清楚了,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任务应该是语文课程目标,而非研究教材内容。课文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例子,我们不能把一篇课文作为文学作品去研究。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呢?部编本教材给我们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什么是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语文课程目标。“部编本”新语文教材课文,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并且第一次把阅读学习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多个角度增加阅读量,更加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上册共四个阅读单元,分别按照“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进行编排;下册共六个阅读单元,分别按照“心愿、伙伴、家人、夏天、习惯、问好”进行编排。分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阅读课型,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提出“1+X”的教学模式,即讲一篇课文,配合以多篇课外阅读推荐。使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强调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衔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阅读、爱阅读,并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部编本对阅读教学编排

主要特点是

双线组织单元、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

(一)

双线组织单元

部编本

纠正了过去的两种倾向:过分强调知识和能力,反复操练,题海战术;淡化甚至取消知识,打乱教学的梯度.

部编本

一改过去教材单纯以主题为主的单元编写理念,新教材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部编本

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努力做到

一课一得

, 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

,并不刻意强调,防止过度的操练.

(二)

三位一体

的阅读体系

部编本

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

三位一体

的阅读教学体系

.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改

精读

教读

,改略读

自读

.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分

教读课文

自读课文

 ),辅之以名著导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

自读课文

再到

课外阅读

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三)

1+X的阅读方法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只有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建议老师们采取

1+X的阅读方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丰富,有导读,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可以作为1加X的选篇参考.这样教师心中有的,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让

教读

““自读

课外阅读

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各位教师,

我国的教学改革正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展开,落实到

学科

教学中去,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的改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

语文

教学中,坚持

语文教学的重心是

语言文字,任务是阅读与写作,目的是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的教学原则

,就

能够更好的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

感谢大家和我一同学习和分享。

最后布置一下,下阶段的研讨任务。

1.各校重新上报的教学设计。结合今天的研讨成果,各校要认真研究“三位一体”三种课型特点,修改教学设计,重新上报。

2.认真打磨上报研讨课。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课型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各校要加强听课指导,将上报课打造成有参考价值的示范课。

3.适时安排第二阶段研讨活动。内容有三种课型的研讨课,有各校业务领导在指导本校研究“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中的体会,有机会邀请周主任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