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时报

 老年所 2014-04-30
2013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让更多“宅”族老年人“走起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河西区民政部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了探索——
为“宅”老人搭建精神文化家园

本报记者 葛登扬

居家养老、社区辅助是我国新形势下的主要养老方式。而居家养老的空巢家庭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空巢老人调研数据显示,本市有空巢老人户45.48万户,其中单身老人户为17.14万户,占37.69%;特别是有10.65%的老人身体不健康,3.16%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是形成“宅”族老年人的主体。

记者深入社区采访了解到,为让更多“宅”族老年人“走起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河西区民政部门进行了多渠道、多方式的探索。其中,或通过建社团、搞活动等渠道,把老人“引”出家门;或增加上门服务内容、丰富居家老人的生活,为“宅”族老年人搭建起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园。

家住河西区的王阿姨退休后一直“宅”在家里,不是不想走出家门参加活动,而是自己既不能唱,也不会跳,没有什么特长,难以融入社区已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一天,与王阿姨前后脚退休的张大姐找上门来,硬拉着她参加社区新组建的老年十字绣编织活动,结果对了路。如今,王阿姨不仅通过编织活动丰富了精神生活,而且还成了十字绣的编织能手,其作品参加了街道举办的展示活动,还获了奖。

记者了解到,为把“宅”族老年人“引”出家门,河西区民政部门深入挖掘老年文化资源,在全区组建了2487个各类老年文化社团,平均每个社区有15个老年文化社团,目前参加社团活动的老年人占到该区老年人口的40%。河西区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这一做法,今年初还在全国老龄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河西区的具体做法是:为配合老年社团的文化活动,已建成的48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的文体活动室、阅览室和老年课堂等,全部向老年文化社团免费开放;为给文化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还改造了150多个文体活动场地,命名了两座公园为体育公园,并在社区内添置了大量健身活动器械;同时改造、新建了35个“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开设16大类237门课程。此外,全区20所大中小学的活动设施向社会开放,为老年文化社团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