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分子为何不能堕落

 博物洽闻 2014-04-30

 


  

  

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写的是一个中医学硕士的“蜕变”史:刚步入社会时,因坚守正直而举步维艰,碰得头破血流;后来痛定思痛,决定堕落,逐步扭曲自我,出卖人格,很快一帆风顺,最终诸事亨通……。这部小说因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而备受关注,最近沪上的一批博士邀请作家本人和外地的一些博士举办了一个座谈会,我有幸列席其中,聆听了诸位的高论。其中一位女博士的发言最振聋发聩:

“……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精英自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律,我不知道这'忧在先,乐在后’凭的是什么,就凭你是个知识分子吗?而且只有屈原、李白、苏轼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那站在他们对立面的就不算知识分子?……”

这质疑在慢条斯理中提出,却尖锐得让在场的所有人马上陷入沉重。我佩服这位博士的勇气,她说出了当今许多人敢想敢做但不敢说的话。但又觉得她的话似是而非,不得不加以辩驳。

按“众生平等”的原则,知识分子确实不是、也不应该是社会的例外。众人皆醉,你不能要求唯我独醒;众人皆浊,你不能要求唯我独清。现在商人在追求最大的利润,政客在追求最大的权力,艺人在追求最大的名气,一般的民众也都在追求力所能及的物欲享受,知识分子也是人,也有作为人的种种欲望、种种需求,为什么别人能追求,我就不能追求?如果说追求这些是堕落,那么全社会都在堕落,为什么只有知识分子不能堕落,为什么仅仅要求我坚守清白、独善其身?如此看来,知识分子即使堕落,也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事情。

但是,换一个角度,事情又另当别论。按“众生有别”的原则,知识分子之所以是知识分子,是因其有独特的素质和个性。你可以不以精英自许,但因为你所掌握的知识,人们不得不把你视为精英;即便你不想承担历史的使命、社会的责任,你也永远被推到社会历史的波峰浪尖上。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知识分子。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你很难混同于一般人,更难享有和一般人一同堕落的权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你的职责,注定你只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不能为国所用者,死!”,你没听说过朱元璋这句话吗?更何况“以天下为己任”亦颇有益处:可以为帝王师,可以为百姓父,可以出将入相,可以封妻荫子——赢得生前死后名,这是多大的诱惑和荣幸!就冲着这些充满诱惑的东西,你能全心全意地堕落下去?

当然,选择堕落与否,完全是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可是你想想看吧,如果知识分子堕落了,这世界将会怎样?

知识分子如果堕落,首先导致的是知识、科学的堕落。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长”,令其骄傲自豪的无非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可贵的科学精神,而知识分子是这些东西的主要载体。一旦知识分子走向堕落,他首先失去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尊敬,随之抛弃的是 客观求实的科学精神。一旦失去了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真”,随之而来必是失去“善”和“美”。真、善、美倾覆了,假、恶、丑崛起了,道德沦丧了,随之而来的必是以游戏甚至亵渎的态度对待教育与科技,于是假知识、伪科学之花便次第开放了。

看看我们的教育界、科技界吧!这应该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以往人们心目中最神圣、最纯洁的地方,现在充斥的都是什么?学生抄袭论文,教授剽窃成果,专家伪造专利,托人可以搞到课题,花钱能够买到职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知识分子很多都面不改色、心安理得地做着这一切,这不是整体堕落吗?这下我们终于如愿了,而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也基本无望了。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知识分子一向被视为社会良知的代表,依靠他们的理性和人性的光辉,才一次次击退强权和暴力,战胜谬误和愚昧,捍卫了我们作为人的尊严。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屈原的忧国忧民,没有李白的傲视权贵,没有苏轼的潇洒明月,中国文化还能称其为辉煌的文化;也不能想象,没有布鲁诺的捍卫真理,没有牛顿的追求科学,没有爱因斯坦的坚持个性,世界文明还是一部灿烂的文明。

这应该都是些不言而自明的道理,可我们的博士却对此提出了质疑。表面上,这是在进行虔诚和认真的学术探索,让知识分子走出虚妄的神圣,回归真实的自我,实质上,也是在寻找理论依据,为自我的放纵和堕落开脱。

我不由得再次怀疑起高等教育、精英教育的意义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