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进校园,要跨几道槛?

 华一阁 2014-04-30
深圳的孩子们在国学馆里学国学。 齐洁爽 图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实习生 侯博觉

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又添一把“火”。近日,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国学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其中,“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是三大教育重点。

响应近年“国学热”的大潮,深圳许多中小学近年都已自主开展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以儒家为首的诸子百家经典教学。然而,对于这些未受国家教育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指导的内容,数年来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如今,各学校在对待经典的态度、教材的选用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与实践。

1

理念之惑:诵读和理解是两码事?

深圳的青少年国学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宝安区从2007年起已经在全区中小学系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已有60多所学校成为国学教育实验学校。全市许多学校也加入了深圳市中小学国学教育联盟、深圳中华经典教育学校联盟等促进青少年国学教育的机构。数年来,国学经典诵读、少儿京剧、国学夏令营等多种教育方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尤其近年,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每周一节左右的国学课,多采取“诵读经典”的形式。

然而,国学的教育理念和形式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长中一直存在争议。深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就直言,学校大张旗鼓搞国学教育是“虚热”,学生诵读的经典中有不少落后的观念,比如小学生经常被要求背诵的《弟子规》、《论语》中与当下社会所讲究的人文精神就有很多相悖之处,老师首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看待流传了千百年的经典。

而不少家长心存疑虑的则是当今国学教育存在的简单化、功利化趋势。有家长对记者说,让孩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好事,矛盾的是,如果学校以学生能背出多少艰涩的古文为考察标准,就根本不能发挥陶冶情操的作用;但若不纳入“应试”范围,对学生又是“可有可无”了。

一位儿子在上小学的刘女士直言,《三字经》不少学生都会背,可是有多少人能说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她认为,家庭教育才是国学教育的“第一课堂”。“诵读经典作为语文课外作业就好,理解和实践比死记硬背重要,单独的国学课反而给学生增加负担。”

水围小学校长肖德明则对有可能沦为“糟粕”的内容提出了变通的教学方法。“这些经典能流传到现在足以证明其生命力,我们不妨对其中过时的说法进行现代化阐述。比如《弟子规》说‘亲有疾,药先尝’,不是让孩子去尝药,而是端水、试水温。”他认为,有些段落对小学生不必逐字解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慢慢品味出其中的哲理。

2

教材之争:直接搬用还是当代新编?

“国学”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概念,国学教材自然无可避免成为争议焦点。据多名在校老师介绍,目前我市小学比较流行的国学教材是北师大出版社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也有学校自编教材,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原封不动地编入,不作删减和节选,而儒家经典的内容则是摘录或者节选。至于儒家之外的百家思想、四书五经之外的诗词歌赋,则在启蒙阶段没有那么热门。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究竟该从何学起、学些什么,社会上历来有不同意见。

近年来还有国学读本在探讨新的教学思路。比如收录了4000个汉字的新编《中华字经》近来就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甚至有幼儿园也在使用这套教材。但在家长的眼里,新教材、新理念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一位从新西兰留学回来的市民谢女士就表示,《中华字经》里蕴含天文、地理、人伦、历史等领域的内容,押韵行文,出发点很好,但实际效果很难说。她儿子7岁,所在学校采用该书作为国学课本。“开篇就是‘乾坤有序,宇宙无疆,星辰密布,斗柄指航’,虽然老师布置的段落同学们都能背下来,但是里面的字一拆分到课本或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大家八成都不认识,挫败感很强。”

文汇中学国学教育中心的伍颖主任认为,这次教育部《纲要》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当下国学教育的迫切诉求。“我们教材的原则是兼顾德育和美育,按‘崇仁’、‘尚礼’、‘感恩’的主题编选了历代诗词歌赋,并以‘一书、两礼、三餐、四教、五典、六节’的国学教育体系使传统美德走出书卷、进入生活,从事实上证明国学之用。”

深圳小学校长王海林总结,当下国学教育要解决课程标准和师资问题。“比如台湾地区就有很完整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体系。我们要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对经典进行遴选,制定课程标准。如果由每个学校自己去做,很难规范。”

3

师资之困:高校培养难以立竿见影

王海林说到的师资,也是当前国学教育的一大硬伤。如今,内陆大部分国学老师都是由“非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担任,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大都没有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记得去年内陆30所高中首度引进了台湾高中必选课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结果不少老师反映难以驾驭如此艰深的国学教材。

据记者了解,近年众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国学专业或国学进修班,部分师范院校也已陆续开设国学课程。但由于尚处于探索阶段,在高校内对于国学老师的培养,是难以在短期内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

何况,但凡称得上是“国学老师”的人,不仅要求其在文史哲和古代科学等领域有一定修为,还要求其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这两项要求并不是在短短的大学四年学习中就能完全达到的,需要这些未来的国学老师们穷尽一生去努力。

为了培养师资力量,水围小学请了韩望喜、景海峰等业内公认的专家学者对语文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并与北师大达成战略合作。肖德明介绍,他们下一步还计划把国学课堂的听讲对象扩大到社区居民,力求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度辐射校园内外。而文汇中学则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人大国学启蒙教育项目培训,还出团参观曲阜孔林、学习当地国学教育经验。“不只是语文、历史老师,所有的班主任都必须接受国学培训。”伍颖表示。

伍颖认为,国学教育是对师生双方都是有利的。“英语教师都感慨国学给自己带来的境界提升。这两年学生在校园见到长辈主动鞠躬行礼已成常态,在言语和作文方面更懂得引经据典,更频繁地论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到家中,孩子们孝顺父母、帮忙做家务也更加上心。”

记者观察

心性修养才是国学教育的根本

每每身边有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时,总有“听不懂”、“太高深”的冷水泼来。有跟风学习《三字经》的家长认为,自己刚上小学的孩子“肯定读不懂”,但背一点古文总是好的,仿佛那些被称为“国学”的内容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我们经常把国学当做一门外在的学问。

换句话说,我们经常会忘记了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学习国学,是为了学习中国人“做人的道理”,国学教育关乎一个人从小开始的心性修养。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民族化”则是我们在现代文明和国际化浪潮下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反思。国学里流淌着的中华文化血脉既是现代人学习古代经典的目标追求,也是我们寻找“精华”所凭借的绳索。

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国学”而言,教育者的引导方式尤为关键。有不少人存在质疑,经典中的落后思想是否会成为“德育国学”的硬伤?针对社会讨伐“糟粕”的声音,教育者们见仁见智。有人回避德育目的,高举诗词国学的美育价值;如果一味追求“拿来主义”,对经典篡改过度,又会落入“断章取篡改义”之讥。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所有中国人的常识,但有多少人在意其下一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之优美?有多少人知道白居易这首“应制诗”相当于现在的应试作文?也许用“糟粕”来概括这些被主流遗忘的内容有些太过。教育者们应当把握好尺度,“美德”指引的是文化血脉的延续,国学教育与德育应相得益彰。

还有一个延伸话题就是,国学教育只在校园内进行显然是不够的。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心性影响非常重大——假若家长整天坐在麻将桌旁,孩子每天听到的都是“牌桌语言”,看到的都是“牌桌行为”,接触的长辈也是父母的牌友,他又何从理解“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呢?(杨媚 侯博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