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壁之战》讲解

 昵称122638 2014-04-30

《赤壁之战》讲解

蔡祐身

(一)背景知识

  课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课题是后人的习惯称法。

  1.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公元一○一九——一○八六),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仁宗(赵祯一○二三——一○六三,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一○三八——一○四○)初中进士,英宗(赵曙,一○六四——一○六七)继位前任谏议大夫,神宗(赵煦,一○六八——一○八五)熙宁(一○六八——一○七七)初拜翰林学士(唐时始设此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顾问,参予机要,宋代以后权位日低)、御史中丞(官名,始于周期,东汉以后专司弹劾之任)。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赵煦,一○八六——一一○○)继位后任尚书左仆射(yè)(秦始设,后分左右,即正副宰相),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shì)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chì)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治平三年,公元一○六六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八四)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yìn)(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符瑞”等神怪材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当代通儒(博洽多闻的学者,即今之史学家)(司马光的助手)刘攽(fēn)、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

  书由神宗赐名并做序;另外又由司马光编写了《通鉴考异》卅卷、《通鉴目录》卅卷,以备参考和检阅;又由刘恕另写《通鉴外纪》,记述庖羲至周的历史。

  《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

  就作者说,他的正统观念是很强的,在他的那些“臣光曰”(见《通鉴》的史评)中体现得是很充分的。他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同时,他还把人们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做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些观点当然都要贯串于《通鉴》之中,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不加以注意。

  2.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背景情况

  ①汉末的“群雄割据”局面是怎么造成的?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腐化,外戚、宦官更迭专权,肆意掠夺,广大农民倍受压榨,于是纷纷造反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黄巾起义,首领是钜鹿(今河北宁晋县南)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于公元一八四年起事,瞬即遍及全国,致使统治集团惊慌万状,动员他们的一切力量,血腥镇压,这样也就使新老权贵(大小官僚地主)得以迅速扩充各自的武装。起义是被镇压了,但这些豪强(多是州郡首领)则也有了足够的力量进行割据。他们互相厮杀、兼并,并替代了外戚、宦官争相挟持皇帝。刘氏政权,有名无实;割据局面,自此开始。

  ②几支较大势力的形成和演变

  事情仍得从外戚、宦官更迭专权说起。灵帝(东汉第十一代皇帝)先是宠信中常侍(高级宦官)张让、赵忠、段珪(guī)等(共十二人,史称“十常侍”),后又任命其后(皇后)兄何进为大将军。他死后何进立少帝并专断朝政,想除掉张让等人,于是就与汝阳(今河南汝阳)大权贵袁绍(字本初,任佐军校尉——高级军官)勾结,又矫诏董卓进京(董卓本是陇西——今甘肃中部地区的豪强,因参与镇压黄巾来到中原);事泄后,何进为张让、段珪所杀,袁绍又尽杀诸宦官,卓遂拟废帝,绍反对逃亡冀州,起兵讨卓,卓则废少帝另立献帝,并裹挟其迁都长安,遂专权。绍经扩展,有兵数十万,占有了冀、青、幽、并四州。其弟袁术也以讨卓为名据有南阳(今河南南阳),后遭曹操、袁绍驱赶,又割据扬州(包括今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称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再为操所破,病死(公元一九九年)。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其父曹嵩是宦官养子,门第当然不为权贵所齿,但他是有抱负有政治见地的。在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中占据了兖(yǎn)州,又打败了青州的黄巾军,得降卒卅余万,因而扩充了军队,增强了力量。在司徒(汉朝的“三公”之一,相当于宰相)王允与吕布设计杀死董卓后,他把献帝迎至许昌,公元一九六年,(建安元年),借天子名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灭吕布,接着官渡一战操以少胜多,使袁绍一败涂地,最后病死(官渡在今河南中牟县境),灭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中原(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公元二○七年,他又北定乌桓(少数民族),二○八年“进位”丞相于是亲率大军南指荆州(刘表、刘备),企图征服东吴(孙权),统一天下。可惜他在顺境之中忘记了“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并西”,长途奔袭,“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等不利条件,自恃人多势众,结果大败。

  课文中所涉及的其他代表人物情况简介如下:

  吕布,字奉先,先追随并州剌史丁原,继杀丁原归奔董卓,又与王允设计除卓,封温侯,割据徐州,公元198年被曹操擒杀。

  刘表,字景升,任荆州剌史,据有今湖北、湖南之地。他对军阀混战持观望态度。曹操攻荆州时,兵未至,而表已病死。二子刘琦(兄)刘琮(弟)不和,因其继母偏爱刘琮,排斥刘琦,曹操兵至荆州,刘琮投降,刘琦(当时已外驻江夏——今湖北黄岗一带)随刘备。

  孙权,字仲谋,封讨虏大将军。父孙坚,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参见课本注解),孙策被刺身死。权接替其业。公元208年权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称帝(吴大帝)。

  刘备,字玄德,汉氏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先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任豫州剌史,未能立足,又复投操依绍,最后投奔刘表。表忌其才能与声望,忧其窃夺己业,所以悉心防范,备只借得新野(今河南新野)一席之地,暂时寄居;此时经徐庶推荐,得有诸葛亮辅佐。曹操攻荆州,备弃新野,败当阳,趋夏口,途中与鲁肃相遇,遂派诸葛亮往见孙权,联合破曹于赤壁。战后也只借得荆州一半。后取得益州,始称帝(昭烈帝),国号蜀汉。

  ③赤壁之战的简单经过

  公元二○八年八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荆州,九月兵至新野,刘表死,次子刘琮投降,刘备南走;十月,操败备于长坂(并据有江陵),东吴孙权疾派鲁肃北上迎刘备,确定联合御曹。十一月,两军相遇于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初步交锋,曹军退驻江北乌林(今湖北,嘉鱼县西长江北岸),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随后周瑜采纳部将黄盖建议,用火攻,烧曹战船,曹操大败,经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退守江陵(属南郡范围)。

(二)课文分析

  1.主题思想与结构安排

  先谈主题思想。

  ①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其结果是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历史局面,对于汉末的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这次战役经过的记述,应该能够为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真实面目并做出正确评价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同时,这次战役又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因此,作者在对这一战役的叙述中,又有意识地突出了这一战役胜负的关键及其历史教训:要想在战争中致胜,必须正确地估计敌我双方的力量,正确地制订策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优势、保持主动,等等。

  乍一看,曹操方面是占绝对优势的,他可以“奉辞伐罪”,他已“芟夷大难”掌握了“中国”,在他“旌麾南指”之后,刘琮已经“束手”,因而已有“水路八十万”,并且已与东吴共有“长江之险”。而孙刘方面,刘备寄人篱下,没有什么实力,又是“新败之后”,孙权也只是“五万兵难卒合”的窘困局面,要是抗操,岂非以卵击石,自身难保!然而如果深入一步,从诸多方面再对双方条件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到“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所以“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颇有声望),且有“关羽水军精甲”及“江夏战士”两万人左右;孙讨虏自己“已据有江东,六郡”,“地方数千里,精兵足用”又“敬贤礼士”,所以“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有利条件是不少的,何况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这里从封建观点看),又“远涉江湖”,军队“疲敝”而“不过十五六万”,加上“表众”“七八万”,充其量廿二三万,”而况“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也具有许多致命的不利条件。对于这些情况,一方(孙、刘)作了清醒的分析和估计,另一方(曹操)却由于屡胜而处于不自觉状态。这样,再加上作战的一方善于运用智谋——火攻,战争的胜负也就成了必然。对于这些方面,作者不惜篇幅作了详尽的介绍,这是我们理解课文主题时应该着重理解的地方。因此,课文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通过赤壁之战的经过的记叙,说明了孙刘方面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决策(包括指挥)正确。

  ②从司马光编写《通鉴》的意图看,作者写这一战役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给当时以及后来的统治者提供经验教训。提供什么经验教训呢?他在记述这一战役全过程之后,曾引述晋人习凿齿(东晋历史学家,著有《汉晋春秋》,现巳亡佚)的一段话做为评价。现摘录如下:

  “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公羊传曰: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可见,司马光的意图的侧重点是在说曹操骄傲了,因而尽失优势,输掉了这次战争。同时我们从他在《通鉴》中记述到有关“曹、孙、刘”的业绩时(也包括本篇),贯串于字里行间的,也总是抑曹而扬刘,认为曹是奸贼,刘是正统。所以,据此,我们又可以认为课文的主题思想当是通过赤壁之役的记述,说明曹操兴的乃是不义之师,且又骄傲,因此他不占“人和”,虽然他兵多(“水路八十万”)并与孙、刘共有了“长江之险”,但却是“远来疲敝”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并又逢“盛寒,马无藁草,因此也并不尽占“地利、天时”,所以打了大败仗;而孙刘方面虽然兵力不足,但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而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获全胜。

  这里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否全如司马光的看法,则当别论,尤其是涉及曹操的评价问题,自然更当别论。

  下面谈结构安排。

  本文结构十分清晰,内容安排也很自然严谨。全文可分两大部分,先写战前各方的活动(侧重写孙刘做出“联合拒曹”这一决策)(第1——5自然段),再写战斗实况及结果(第67自然段)。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小部分:1、第一自然段,写曹操已向荆州,鲁肃预见有与刘备联合之必要(从侧面写了天下形势),受命前往,与刘备会晤于当阳长坂,奠定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基础。2、第二自然段,写形势紧迫,诸葛亮随鲁肃往见孙权,分析天下形势,并用

  激将法说服孙权坚定抗曹意志(再写形势,并促进了孙刘联合)。3、第三、四、五自然段,写孙吴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意见不一,鲁肃、周瑜反复向孙权陈叙利害,从而坚定了他与刘备联合抗曹的决心,并制定了作战方案。后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由第七自然段表述的,第六自然只起过渡作用。

  这样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从整个结构看,从全文篇幅的分配比例看,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和匠心。

  2.手法特点

  ①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详写决策,略写战况;详写东吴,略写刘曹。要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a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说,曹操南下,主要目的不全在夺取荆州,而在征服东吴。曹操强大,东吴不及曹操,因而在主要矛盾中东吴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战争的结局完全取决于东吴方面:是和是战,战又怎么战。因此在记述时,当然应该以东吴为主,加以详写。

  b.从作者的意图说,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资以治道,在于通过大战过程的记述,说明曹操为什么会从优势变为劣势,由主动转为被动,最后大败,而孙刘方面为什么会与曹操相反,能以寡击众、以弱攻强,最后大胜。所以自然要把东吴方面以及他们的决策过程,即众多人物促使孙权做出决策的过程,充分展开;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孙刘方面怎样料敌、怎样决策,而孙刘方面又首先取决于孙权是否肯战,能否做出决断:联弱(刘)拒强(曹)(这些正是作者本拟揭示的重要历史经验);至于战况、结果,顺理成章,有了前边记写的基础与事理前提,自然可以不多着笔墨,且能与前呼应。

  c.从写史、记叙的角度说,首先需要真实、准确,同时应该扼要(指情节)、清楚(指头绪)。作者本意本在通过历史说明问题,所以他们在史料的运用上是很严肃认真的(见前介绍)。本文主要取材于《三国志》(西晋·陈寿奉敕编撰)。作者把《吴志》:《孙讨虏传》、《周瑜鲁肃吕蒙传》,《蜀志》:《先主传》、《诸葛亮传》中的有关段落加以摘选编辑,几乎是剪接成篇,这显然出于对史实的尊重,但同时对本文的主次详略安排自然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至于在记叙上的自然、严谨、扼要、意图明确这些特点,就不再重述。

  ②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对话(人物的语言)展开情节,人物语言性格化。“对话”,做为记叙文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运用得当,是很起作用的。它既可以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又能起到节省笔墨,增强文章生动性的作用,当然,对于人物性格的突出更有其特殊作用。本文中大量地用了对话,不仅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而且使文章显得精要、紧凑、生动、别具一格。

  下面就这一点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第一,文章情节的发展是与孙权“战”的意志的形成、做出决策以及完成作战方案这条主线相伴随的,而这又是与几个主要人物对形势的分析分不开的,对话的运用恰好把文章中的这样的重要内容有机地且又紧凑地组合起来,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使文章显得具体生动。

  第二,文中对各方情况的介绍,也大部分是在人物的交谈中交代的。如对曹方情况的介绍。这就使本来纷繁复杂的情况(三个军事集团、众多人物的活动)变得有头有绪,清清楚楚。

  第三,人物语言性格化在文中体现得十分突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鲁肃、周瑜的身份,性格、思想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都是通过他们的言谈显示给读者的。先说诸葛亮,在他与孙权交谈的一段里,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他的应对如流、善于辞令(这是现象),更可以看到他机敏善断、长于外交。他本是代表刘备去向孙权求援的,可一开始,他就把孙权与刘备放在同等地位,给事实上已经狼狈不堪的刘备保留了一定的尊严,在他的言谈之中丝毫也没有流露出求援的目的,而是针对孙权的性格特点,先以“守义不辱”激怒他,然后再分析当时的形势以坚定孙权联合御曹的决心,从而也就解决了求援问题。这就又不仅显示了他的身份(维护刘备)和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更突出了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的能力。再说鲁肃,当他听说刘表死了的时候,马上向孙权分析形势并主动请求前往荆州;找到刘备后,又立即决定说动刘备“自结于东”。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他对孙权的忠诚,并且看到他具有的政治远见和政治家的身份;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他不习刁猾、比较敦厚的个性特点。这一点更体现在后边写到东吴内部“和、战”意见分歧时,鲁肃劝孙权“不能迎操”的言谈话语之中。他设身处地地为孙权考虑,推心置腹地向孙权陈述利害,真是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再谈谈周瑜。通过文中的叙写,特别是通过叙写他在连续为孙权分析形势并表示胜利信心以鼓舞并坚定孙权抗曹意志和做出决断的部分,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他与孙权的特殊关系和他的大将身份,并且看到了他精明干练、斗志昂扬的特点;自然也可使我们感到他与鲁肃的不同:少了一点政治家的气质,多少有些褊狭骄傲;因为他在与孙权交谈中只字未提刘备一方——看来他是不把刘方放在眼里的。(对此我们不能只从文章情节发展需要——避免与前重复着眼,因为从节选课文时所删掉的一段中看,周瑜对刘备的态度是盛气凌人且十分不尊重的,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在叙写事实经过中也在注意刻画人物的一笔。)至于说到孙权、曹操,文中对 他们语言着墨虽然不多,但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显示得十分鲜明突出,譬如孙权,透过他的少量的言谈,不仅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他在东吴的特殊身份,也可使我们看到他在这场决战中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充分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这是对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决策者的共性描写),也着力地写出了他的个性特点(容易被激怒)。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至于曹操的语言,虽然只有战书中短短的两句但就是这两句话,也就把这次战役中的曹操的那种踌躇满志、狂图轻率、不可一世的姿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总之,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借人物的语言(对话)显示的,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正是本文写作中的一大特色。

附录

参考资料

  ①汉代行政区划(州、郡)

  汉初沿袭秦制(郡县)武帝时再分全国为十三部(州),与郡制并行。州设刺史,郡置郡守,郡守主管全郡,刺史实为监察巡检官员,所以没有郡守职权大。武帝后,或称刺史,或称牧,至东汉灵帝时,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复称刺史为牧,职权亦高于郡守,掌管州(不再称“部”了)的军政大权。(此时郡已隶属于州)。

  武帝时的十三部(州):

  朔方(今内蒙鄂尔多斯一带),幽(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冀(今河北中南部)。兖(今山东西南、河南东北)。青(今山东东部北部)。并(今山西、内蒙南部及陕西)。凉(今宁夏、甘肃、青海)。益(今四川)。荆(今湖北、湖南)。豫(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徐(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今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交(交趾。今广东、广西及越南)

  附注:上面介绍的各州疆域只是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行政区域,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

  ②汉代取士制度

  汉代士人入仕,例由乡举里选,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科目,先取得这种资格才能入仕。(可佐证文中鲁肃所说的这句话:“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③课文中五、六段之间删掉的是这样一段:

“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边)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弃)署(置);傥(倘)能屈威(让‘威’屈),诚副(含有‘符合’的意思)其所望’。备乃乘单舸(gě,大船)往见瑜,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访)之。’备深愧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