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进食莫忽视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4-04-30

 

要想“长命百岁”,吃对很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合理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加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吃新鲜卫生食物

许多老年人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但是饭菜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反而得不偿失。食物做好后应尽快吃掉,减少储藏对食物质量的影响,如果存放4小时以上,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应将食物经高温处理,彻底的翻炒,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有效控制食物腐败变质。

二、食物应粗细搭配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粗粮摄入过少、油脂摄入过高,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供给不足,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糖脂代谢异常,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适宜多吃粗粮可以改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每天食用85g或以上的全谷类食物可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吃2两粗粮或全谷物食物。如:小米、燕麦、杂豆等。

三、选择高质量的食物

选择食物时要注意保证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摄入,按照饮食习惯烹制合乎口味的膳食,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蛋白质利用率低,故应选用优质蛋白质。此外,老年人胆汁酸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故摄入脂肪能量比应为20%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且血糖调节作用减少,已发生高血糖,故不宜多用蔗糖。

四、食物应松软易于消化

    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既要考虑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又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形。要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炒为主,避免油腻、腌制、煎、炸、烤的食物,宜选柔软的米面及其制品,如面包、馒头、粥、面条、混沌等。细软的蔬菜、水果、豆制品、鸡蛋、牛奶等。适量的鱼虾、瘦肉、禽肉等。

     五、适当增加钙的摄入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膳食钙的摄入不足,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故应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六、严格控制油和盐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做饭的时候很容易放入过多的油或盐来调节口味,殊不知,过量的油和盐可以增加我们慢性病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血压正常的老年人每天进盐量不宜超过6g,食用油不宜超过25g

    七、饭菜宜热不宜凉

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物,很容易影响胃肠功能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胃肠道疾病。

八、可选用少食多餐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进食过饱很容易引起不适,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每天进餐4-5次,既可以保证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或低体重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逐步增加食量,使消化系统有适应的过程。

    九、就餐氛围应融洽

老年人的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状态十分重要,和家人一起进餐往往比单独进餐具有更多优点。有调查表明,老年人与家人、同伴一起就餐比单独就餐吃得好,不仅增加对食物的享受和乐趣,还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十、多做户外活动

人到老年,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各系统都在衰退,如果天天运动,并注意多做户外活动,则可延缓老年人体力、智力和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在增加身体活动量、维持健康体重的同时,还可接受充足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以舒缓的不行、慢跑、太极、体操等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