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比孩子更需读《弟子规》

 兰之道 2014-05-01

《弟子规》作为封建社会的启蒙读物,缘何成为国学新宠?钱文忠接受本报采访:

  近日,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携新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巡回签售至广州,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到场支持。《弟子规》作为封建社会的启蒙养正读物,缘何成为国学新宠?封建社会的规矩是否对当下孩子的精神造成压抑?哪些人需要看《弟子规》?钱文忠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给你一个读《弟子规》的理由。

 本专题采写及图片  本报记者 吴波

为何要读《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代李毓秀所著。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由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钱文忠告诉记者,《弟子规》在当今这个文明缺失的社会里,应该成为一种全民性启蒙读物。它不仅仅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守怎样的规矩,更提出了“余力学文”,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读它的原因:

一、现在社会老龄化水平升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针对父母财产分割产生的兄弟反目现象越来越多,究其本质原因就是心中没有“孝悌”。而这个最基本的做人准则,是应该从小培养的。

二、又是一年毕业时,对于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来说,谨言慎行最为重要。自以为是、不尊重领导要不得,准时上班是基本,遵守规定是必须;增加业务学习,虚心求教,促进自身进步。同时,对于工作要负责、对于自己的承诺要负责。

三、讲究“仁、爱”。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往往可以消弭很多问题。就像现在的交通拥堵现象,除了城市交通建设没跟上私家车的增长速度之外,这里面体现出的素质问题也尤为突出。如果每个司机都能以宽容厚道之心去等待,也许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四,家长比孩子更需要读《弟子规》。《弟子规》最后部分写道,“余力学文”,把做学问放到了最后。而现在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一路当车夫、伙夫、跟班,在各种角色中转换,唯独忘了自己是一个长辈,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中品德养成和做学问的先后顺序颠倒。根基不牢,大厦何以稳固?

解读

《弟子规》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解读:一个小辈在路上迎面碰见一个长辈应该怎么做?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就是“Hello”,跟长辈打招呼。这个不行,小辈先不能说话,要小步疾行,迎向长辈。还得小步,略弯着腰,比较快地来到长辈面前行礼,显示一种恭敬。如果小辈在公交车上看到了长辈,那么一般来讲就不必打招呼了。第一,如果你叫一声,会影响了车上的乘客,人家吓一跳,你叫谁呢?第二,老人家也未必听得见,如果听见了,老人家扭头来找,你走了反而弄得老人家挺不忍心的。如果你自己开车,看到路边有老人家,在交通规则和路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靠边,问问老人家:我能不能为您效劳?您是不是需要搭车?我能不能捎您一段?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老人家就是出来散步的,你也别非把老人家摁在你车里,这也没必要。所以我们讲,除了要把传统的一些礼节、要求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之外,还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和条件。

为在央视念错字致歉

钱文忠曾在百家讲坛讲解《玄奘西游》、《三字经》,获得好评,此番解读《弟子规》却引来争议:先是评论家叶匡政在博客上批评钱文忠的语录是“随地吐痰”,后又在百家讲坛念错字,被读者发现。

钱文忠在接受采访时都做了回应,并为读错字致歉。他说,“《百家讲坛》我讲《弟子规》的第十集‘勿践阈’的阈(音玉)字,我在录制现场眼睛一晃,一顺口读成了阀门的‘阀’字,但是,即刻就发现,并且当场录制了改正带,还用文字注明了。后期制作的编导疏忽了,没有用改正带,还是用了顺口念出的带子,三审也都没能发现。于是,就这样播出了。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一,感谢指出这个错误的北京的栾首文女士。第二,请观众朋友接受我最真诚的认错。现在已经在改光盘,《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书我们以百倍的小心去校对。有错的话还是请大家批评,我认错。”

关于外界的批评,钱文忠说,“我想,做学术的人,还是应该有认错的态度。我也不针对最近卷进学术界很多漩涡里的人。我只讲一点,不要太执著。不认错的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如果中华民族连认错的勇气都没有,那这个民族也快完了。如果这个民族当中自以为是精英的人都不敢认错,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用讲了。”

对话钱文忠:

每个人都需要国学启蒙

广州日报:您觉得《弟子规》真正的传播它的意义在哪里?对整个社会的改变会有哪些?

钱文忠:我特别希望孩子不要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直呼其名。孩子能够在家里对父母多问寒问暖一句,能够给父母倒杯茶,能够给父母拧一块毛巾,这样就可以了。如果中国的孩子都能做到这样的话,一二十年以后的中国不得了。在家里能够洗洗碗,爷爷奶奶出去能够扶一扶。见到老师知道朝老师鞠个躬,走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让长辈走前面,什么时候让长辈走后面,做到这个《弟子规》的意义就已经足够了。

广州日报:有读者怀疑,《弟子规》里的一些规矩,会对现在的儿童造成精神压抑,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钱文忠:这个观点应该属于是食古不化,没有懂得《弟子规》的精神,让孩子对《弟子规》样样照办,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比如讲礼节,你今天开车见到长辈,你还能停下来问一问吗?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西方一些好学校有不少规矩,像现在牛津、剑桥吃饭的时候还有规矩,高一年级、矮一年级都不一样。我们留学的时候规矩还是有的,上课打领带。这几年我们把美国等同于西方,美国跟英国差距大了。现在我们好多人思维方式还是有问题,我觉得胸襟不够开阔,胸襟开阔好多问题是可以看明白的。    

担心国学的娱乐化倾向

广州日报:最近几年,国学不断升温,北京多所名校开办国学“大师班”,各种国学研究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您如何看待当下国学过火的现状?

钱文忠:首先,我觉得大师班这种提法很可笑,来上学的都可以称为大师了,那授课的教授们岂不都应该是“巨师”?而且据我所知,这些大师班并没有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家。我很担心国学热会以一种“大跃进”的形式蔓延开来,而且国学甚至渐有娱乐化、消费化的倾向,甚至还有专门研究风水和算命的。

我想说的是,不是你从香港的地摊上随便买两本讲风水的书来读读,就可以自称懂国学了。

对于《弟子规》、《三字经》,外界一直有种误解,称为“童蒙读物”,我觉得这些最基础的传统文化启蒙的对象不仅仅是孩童,成年人同样也要接受这种教育。当然,我不是说传统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其中也有些“坏”的,你得辩证地去分析、接受。 

 

转载自纯善网http://www./xinwengonggao/xiangguanxinwen/2010-09-10/6.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