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九十三 东津细米

 迎风初开 2014-05-01
贵港文化遗产之九十三 东津细米

          东津细米:市辖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3年6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东津细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了国家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2010年6月,桂平西山茶率先成为贵港市行政区域内的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后,桂平接连有金田淮山、桂平黄沙鳖、麻垌荔枝三个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资格。在上周,平南石硖龙眼进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公示名单。

       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国家质监总局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存在不同的区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一个特定的商标,重点是商标专属保护,范围广泛,包括酒类、茶类、水产、食品、粮油、中药及瓜果等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范围仅局限于农业产品,同时不具有商标专属性。截止到目前,广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数量,还不到40个。

          贵县大辘藕,

          东津好细米;

          龙山好妹子,

          桥圩好契弟。

       这首在贵港流传甚广的民谚并没有被载入官方的地方志书中,是属于“市井外传”。与载录官方志书的贵县八景诗相比,这首市井民谚体现出口语化的特征,极具本土地域风格。前二句是指物产,后二句则是指人文,都同样是彰显出贵港这片土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本系列连载将接着上篇的“贵县莲藕”,讲一讲“东津细米”。

       讲到东津细米,首先就得提东津这个细米的特定源产地。东津镇位于贵港郁江干流东端,郁江支流画眉江发源于大容山余脉,往北流注入郁江,画眉江流域正是东津细米的主要源产区。在古代,郁水干流上今贵港市辖三区境内,分别有东中西三个枢纽驿站:东津驿、怀泽驿、香江驿。

       明正德七年(1512年),明廷派出特使潘希曾出使安南册封新国王,潘希曾走的路线是沿郁水西去,经东津驿,作《浔州东津驿书感》:沿回左江湄,至止东津驿。游子怀往事,恻怆泪沾臆。昔日景泰中,蛮獠祸孔棘。我祖宪府英,提兵此驻节。疆场赖敉宁,蛇豨就俘馘。王事诚辛勤,营星陨中夕。去今六十载,相传犹仰德。嗟予小弱孙,寡昧何所识。王命使南交,幸兹吊遗迹。天涯岁云暮,寒风吹独立”。潘希曾在东津驿停靠时,回忆其曾祖父潘洪于景泰年间任官职为广西按察佥事时的事迹、口碑,“相传犹仰德”,藉以吊念。

       明嘉靖年间,浙江慈溪人夏美,任贵县知县,为官期间,开设学宫,推行教育,力行仁治,法服礼制,远近归心。在即将离开贵县境时,在贵县的东尽头——东津驿站,这位前知县大人赋诗一首《东津驿》:“雨霁东津日未晡,洗添新绿岸头芦。而今归买西湖棹,不向浔江听鹧鸪”。这是已知历史文献中,描述东津渡最著名的诗句。

       康熙《贵县志》记载,“东津驿,在县东四十里,顺治十四年裁”。至此,明清两代的东津驿路走向式微。

       清人莫潜作一首〈贵阳竹枝词〉:东茔东下水鳞鳞,巨艋瓜皮据要津,贩米携钱频往返,夕阳低逐过江人。

       民国《贵县志》则记载,“东津埠,又作思涌埠,在县东五十里,郭南四里,今津安乡,地势旷衍,东通东岭圩,而达桂平大洋圩,南通钟村圩,而入郁林境,西南通桥圩。郁江当前,汽船所经,并有帆船往来,各埠运输称便,户数一百九十余家,商店五十余间,有兴安街、西安街、永兴街。主要商业为谷米、药材、杂货,最著名者米,郭南郭东思笼诸里,谷米产量颇巨,以此为集散地。清光绪间,商业甚繁盛,有米埠之称。光绪贵县志载各圩均三日为期,惟东津则日日成市,今则与昔迥异,米出口量亦累减。郁林、兴业、桂平毗连边境,客货出入以此为门户”。

        插个题外话,东津镇历为贵港之东端水上门户,位于画眉江与郁江交汇处,同时又处于贵桂兴郁四地交界,这一双重的地理与区划交叉角色,曾使得划界纷争层出不穷。如在清民两部贵县志中均详尽在记录了清代贵桂之画眉塘的划界纠纷。在当代仍曾导出一剧历史的余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玉林地区分崩离析,贵港重新成为独立一极,行政区域覆盖东至浔江、西迄郁江的浔郁干流,龟缩后的玉地则希望割东津镇一地划入玉林地区,以保留玉地的西江干流航道出海口。

       到清末,东津驿站,已由水路交通驿站角色,转换成了商品中转码头,并成为相邻的桂兴郁客货出入门户之所在。东津谷米,成为东津最负盛名的商品,成为谷米集散地,号称贵县米市。东津谷米,以两头尖细,明净晶莹、口感柔软、爽滑可口为特征,产销两旺,沿着西江水路远销粤港,声名远扬。本地民众遂将东津谷米编成口头禅:东津好细米。

       从清代“谷米产量颇巨”到民国后期的“出口量亦累减”,东津细米走过了兴盛与衰落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东津细米重拾历史辉煌,“东津细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正是这一贵港历史名优产品复兴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东津细米,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