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市中医简史及主要流派

 终归一梦 2014-05-01

     宁波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现宁波药行街曾是宁波市繁华的中药一条街。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自唐朝起,宁波代有名家。并有医学著作传世。唐朝的陈藏器撰有《本草拾遗》,日华子撰有《日华子诸家本草》。宋朝的史源精于外科,擅治背疮,撰有《背疽方》;王作肃精于内科,撰有《增释南阳活人书》。元朝的滑寿精于内科、儿科和针灸,擅治麻疹,撰有《麻疹全书》、《十四经发挥》。明朝的吕复撰有《内经或问》、《切脉枢要》、《养身杂言》;赵献可精内科,撰有《医贯》、《正脉论》;高武精针灸,撰有《针灸聚英发挥》;高斗魁撰有《四明心法》;宋北川、宋林皋等继承发展了宋氏女科。清朝到民国,中医专科流派逐步形成。

     建国后,始有中医医疗机构,改变了历史上以个体开业、坐堂看病、摆摊、串巷等方式行医的传统。1949年12月,全市有中医药人员360人,其中老市区112名。1952年,市卫生局组织老市区个体中西医成立6个联合诊所,当时近一半的中医加入了联合诊所,其中第五、第六联合诊所是中西医联合诊所,有中医药人员16人。1955年4月,中医进入市第一医院,成立中医科。至1959年,王庆澜等9名中医进入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江北医院(今三院)中医科。1965年,全市中医药人员1026人,其中老市区164人。1977年9月,宁波市中医医院成立。以后各县有5家中医院成立。1986年8月,市卫生局设立中医科,1987年4月改为中医处。1987年,全市有中医药人员1626人,其中市区633人。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特别是清末民初以来,宁波逐步形成了一些中医流派,自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流派包括:

  (一)宋氏女科 起源于唐开元年间(713-714)河南商丘之宋广平及妻余氏。传至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后裔宋钦随宋室南迁四明。至明朝,其后裔宋北川、宋林皋尤以妇科显名。清朝,宋金熙定居宁波城内小尚书桥行医,清末,另一脉宋紫清分居城内谦和当弄行医,分别称为老、新宋家。支脉广播于上海、杭州、武汉、嘉兴、舟山、象山等地,至今仍有传人。宋氏女(妇)科迄今传40余代,1200余年,在宁波流传800余年,现传人为宋世焱等。

  (二)陆氏伤科为鄞县人(原籍慈溪)陆士逵创始于明末清初的十七世纪中叶,尤精伤科,时人誉为“浙东第一伤科”。陆士逵总结平生治疗各种损伤的经验写成《伤科》一书,并撰写《医经通考》一卷。家传至第六代陆银华(1895-1967)声名更噪,他深得家传之秘,又专研名家医著,医术精益求精,自成一派。现宁波的传人有叶海、陆海善、陆海昌、陆海良等。

  (三)范氏内科 始于清末明初,创始人为早年中得秀才,名列贡生的范文甫。范氏初擅疡科,继精于内科,尤致力于《伤寒》、《金匮》的研究,终以伤寒专家名重一时,对切脉诊断有独到之处。他医术高超、怀仁术济世之心,生平不拘小节,不畏权贵,且工诗文,擅书法,其医理、诗文、书法被甬上士林誉为“三绝”。因此,民间关于他的趣闻逸事流传较广。他注重学术传承,先后出其门下的弟子50余人,有徐余藻、吴涵秋、王庆澜等,再传弟子在宁波的有冯忠琦、徐文达、王名如等。

  (四)董氏儿科 肇始于清朝董丙辉、董水樵父子,擅长儿科,服膺叶天士学说。常观察食指关纹以诊断疾病,屡起沉疴,蜚声乡里。传至董水樵子董廷瑶医名益显,撰有《幼科刍议》、《幼科撷要》,后行医上海。董廷瑶子董维和(1919-1972)在宁波行医,擅治小儿痧、痘、惊、疳诸症,颇有医名。现传人为董维和之子董幼祺,任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

  (五)严氏外科 肇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严海葆。严早年得天童寺挂锡医僧(名无考)师传,专疡科,后转入中医外科,尤擅治乳腺炎等症,内服、外敷并用,颇有奇效。其独女严瑞卿承家传并毕业于苏州中医专门学校。其弟子闻康行医上海、刘中柱行医宁波,刘弟子邱嗣康、子刘战胜承其学。

   此外,曾有医名的中医专科有郑氏瘄(疹子)科、包氏喉科、姚和清眼科、徐祖青蛇科等。这些特色专科惠及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也彰显宁波传统中医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