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病的早期信号

 修和 2014-05-02

血液病是指发生在血液、骨髓、脾及淋巴结等的疾病。常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质或量的改变。以红细胞改变为主的就是常说的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以白细胞变化为主的有白血病和粒细胞减少/缺乏症等,而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则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常把由于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所引起的出血称为出血性疾病。血液病的早期信号主要有:

1.贫血

贫血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常见的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丢失过多如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外伤大出血等。

贫血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和头晕耳鸣等。有些患者常因心悸而误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因为耳鸣而去五官科就诊,有的因为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就将其当作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是贫血

2.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增多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多,正常值为(3.5-5.5)x1012/L,红细胞增多时可达(6-10)x1012/L,血红蛋白高达170-240g/L。常见原因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住、肺部疾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肾病变、各种肿瘤等)、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严重脱水、烧伤、等)。

红细胞增多的主要表现有:皮肤、粘膜显著红紫,尤以面颊、唇、舌、耳、鼻尖和四肢末断为甚,眼结膜充血。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红细胞增多。

3.出血

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血浆中凝血因子不足,血管受到破损时,很容易出血。轻者早期有鼻腔或齿龈出血,重者会有皮肤大片青紫色的淤斑、吐血或便血,其至因脑出血而死亡。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数量减少。

4.黄疸

血液里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红细胞易被破坏, 寿命缩短,这样就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表现为黄疸。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过分解代谢产生胆红素过多,病人血液里胆红素含量增高,致使皮肤与巩膜发黄。因此,当有人出现黄疸时,不要只想到是患了肝病,也要考虑是否患了血液病。溶血性贫血的病人还会伴有腰痛、尿色加深呈酱色或葡萄酒色等症状。通过血液检查可及时确诊,预后良好。

5.发热与感染

白细胞减少或质量异常,可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于合并感染,感染发生时往往发热。血液病患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热是较常见的症状。如果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或者是发热的时间长,用抗感染的药物效果不佳等情况,均须进一步做骨髓像检查,明确诊断。

6.白细胞数增多或减少

    白细胞数增多常为继发性,主要是指中性粒细胞增多。是指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7.5x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x109/L。血液病中,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等都可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许多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而且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高。部分血液系统疾病以白细胞减少为最初表现,同样需要引起警惕!

7.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很多血液病可以引起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结肿大早期在双侧颈部最为明显,也易于发现,但常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或炎症。肝、脾肿大且在上腹部肋下角触及肿块,易被误诊为是肿瘤或肋骨。例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是脾肿大,常在偶然体检时才被医生发现,有的已经延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8.腰痛  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此病人大多年纪较大,容易误认为是腰椎疾病,需要引起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