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1)血常规检查(学习笔记)

 龘龘清欢 2014-11-06

第三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除广泛存在于血液、淋巴、血管等中。
  白细胞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
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简述 参考范围:
  成人末梢血(4.010.0× 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 109/L
  新生儿(15.020.0× 109/L 6个月-2岁婴幼儿5.012.0×109/L
  (二)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
  (1
疾病 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2
用药 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3
特殊感 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
  (4
其他 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严重酷热、饮酒、餐后等。
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较多,其总数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为异常现象,必要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参考范围:成人与儿童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
  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儿童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的比例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减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化脓性感染 包括局部感染(脓肿、疖肿、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轻度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可增多;中度感染可>10.0×109/L;重度感染可>20.0×109/L,并伴明显的核左移。
  (2
中毒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农药)
  (3
出血和其他疾病 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减少
  (1疾病 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度恶病质、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
  (2
中毒 重金属有机物中(含碳化合物,如苯酚、醇、醚,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放射线损伤
  (3)用药抗肿瘤药、苯二氮(艹卓)类镇静药、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计数减少表示有病毒感染或正在使用抗病毒药
  重金属中毒、有机物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
  早期汞、铅中毒,有机磷中毒:中性粒细胞增多 容易混淆
    
(二)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过敏反应)或细菌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
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
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用药 应用罗沙替丁、咪达普利,或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1)疾病或创伤 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2)用药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皮质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
  
伤寒、副伤寒:嗜酸性、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
  
(三)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主要为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在免疫反应中与IgG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合了IgG的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括号内看一遍,了解)继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变态反应
  1.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1)疾病 慢性粒细胞(增多)白血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或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
  (2)创伤及中毒 脾切除术后,
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后也可见增多。
  2.嗜碱性粒细胞
减少
  (1)疾病 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用药 见于
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及应激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均增多
  早期铅中毒: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重金属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
  
(四)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1.淋巴细胞增多
  (1传染病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
  (2
血液病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性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也可引起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性增多。
  (3
其他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
  
2.淋巴细胞减少 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五)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除了能吞噬一般细菌、组织碎片、衰老的红细胞、细胞内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外,尚可通过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活化TB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
  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
  (1
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如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
  (2)血液病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症复期(淋巴细胞增多)。
  (3)其他疾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三、红细胞计数(RBC
  (一)简述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呼吸载体,能在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的同时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免疫黏附作用可增强吞噬性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消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防止复合物在易感区域形成可能有害的沉淀物。
  参考范围:
  男性(4.095.74×1012L   女性(3.685.74×1012L
  新生儿(6.07.0× 1012L   儿童(4.04.5×1012L

  
(二)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2)绝对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
  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
  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2.红细胞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
  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C不足均可致贫血。
  (2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
  (4)继发性贫血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
  
四、血红蛋白(Hb
  (一)简述
  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外,尚可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临床上可用以诊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症和血液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较之红细胞减少程度明显;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红细胞计数减少程度较之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明显。
  参考范围:
  男性131172g/L
  女性113-151g/L
  儿童120-140g/L
  新生儿180190g/L

  【也有其他资料定为: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可以作为参考,与本书给定范围有一点差别】
  (二)临床意义
  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结合其他检测指标综合分析。
  
1.血红蛋白量增多
  (1)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
  (2)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
  (3)用药 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
  
2.血红蛋白量减少
  (1出血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2)其他疾病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由慢性和反复性出血引起,如胃溃疡、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五、血小板计数(PLT
  (一)简述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每天产生的量相当于每升血液中增加35×109个,其
寿命仅有714d。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有: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计数在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可相差6%10%
  参考范围:
  儿童、新生儿、男性100300× 109/L
  女性(101320× 109/L
  
(二)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血小板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阻塞性黄疸、过敏性紫癜)。
  (5用药 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
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增多
  (1)疾病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2)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一)简述
  红细胞沉降率也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密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自然向下的沉力。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
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
  参考范围:Westergren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二)临床意义
  
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生理性增快见于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而病理性增快见于:
  (1
炎症风湿病(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炎症)、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
  (2)组织损伤及坏死
心肌梗死发病后1周可见血沉增,并持续23周,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常。较大的手术或创伤可致血沉加速,多于23周恢复正常。
  (3
恶性肿瘤、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4)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球蛋白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2.病理性减慢 主要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时,如相对性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