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名家紫砂之九:顾景舟那些过千万的紫砂壶2008年11月23日,顾景舟制、吴湖帆绘的大石瓢紫砂壶在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拍得318万元,创造了当时紫砂壶的拍卖记录;2010年5月16日,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顾景舟所制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成为首把过千万的紫砂壶;后来,顾景舟紫砂作品频创新高,引领紫砂拍卖市场。2011年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顾景舟的提壁组壶以1782.5万元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紫砂壶。 —扬帆
一、提璧组壶 2011年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1782.5万元 此组提璧组壶为顾景舟大师及高庄教授历时二十余年,几经推敲的经典之作,原为宜兴紫砂博物馆收藏。该壶润如珠、温如玉,“是当代紫砂壶中,表现出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等五美境界的一绝”。
二、寒汀石瓢壶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1495万 景舟绝艺 石瓢君子 湖帆寒汀 翠屏清风 「顾景舟」阳刻篆书印款 「湖帆」楷书款识 「景舟」阳刻篆书印款。 「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 「寒汀兄属,吴倩并题。」 行书刻铭并款识。 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形,此壶却集各家之大成,推陈出新,变斜直腹为弧度,变直盖沿为圆盖沿,全凭流、把、钮及壶身的比例搭配来把握作品风格,使得整器线条流畅舒展,比例谐调秀美,可谓刚柔相济,并且所用泥料上乘,气度深沉内敛,极富韵味。竹叶姿态爽飒,如有习习清风,行书劲健洒脱,正与壶身整体权衡协调之线条、造型对应成趣。
三:相明石瓢壶 中国嘉德2010春拍:1232万 「为君倾一杯,狂謌竹枝曲。相明先生。吴倩并题」、 「湖帆」 壶壁刻铭 该壶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是“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早期代表作。2010年以1232万元成交,创出当时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四、大提壁壶 2012年北京翰海春拍:1288万元 款识:景舟制匋(底款);顾景舟(盖款);壶叟(把款)
五、高线三足套壶 江苏和信2011秋季大型艺术品首拍:1150万 2011年保利秋拍:1288万 此壶为三足鼎式,壶身呈扁球形,敦厚饱满。宝珠式钮,短弯流造型独特,方形提梁跨于壶上,转折自如。通体光素,仅以三条线饰于肩部,平添几分古意。此类造型的壶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有《紫韵雅翫—中国紫砂精品珍赏》第44-45页的“陈仲美款仿古凤盉壶”可资比较。
六、提梁盘壶 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1150万 此壶1988年由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整体制作形成圆中有方、方中带圆的构图特色,充分掌握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刻有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文。
七、虚扁壶 2012年北京翰海紫砂专场:1150万元 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这三点搭配最是高明。
八、武陵逸人款朱泥矮石瓢壶 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会:1036万元(港币) 蓋底:「景洲」篆文方印
九、景舟製陶款紫泥矮石瓢壺 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会:1036万元(港币) 壺矮身,溜肩,垂腹,二彎流渾圓短小,圓形正耳把,壺把穩健周正,壺身作石瓢行,壺底承三乳釘足。壺身素面,壺蓋下鈐「景舟」篆文方印,壺底鈐「景舟製陶」篆文方印。石瓢壺為紫砂傳統造型,清代有之,但此壺集各家之大成,在傳統石瓢壺造型上進行改良,一改清初堆砌浮華之氣,追求點、線、面三者之間之協調與平衡,足顯其簡樸大方、剛柔相濟之氣度。
十、矮井栏壶 北京保利2011春拍:1035万 顾景舟、魏紫熙合作。 钤印:景舟七十后作(底款);顾景洲(盖款), 壶呈扁圆形,圆腹下宽上窄,略带弧形,短曲流,环形柄,圆盖,柱形钮。与传统井栏壶相比,壶身变矮,壶盖设计也更见简洁,壶柄去掉了飞,使之整体更沉稳、更明快,壶的肩部由传统的直角改为抹角,使壶身与流、盖、柄搭配更自然协调,有一种柔和之美。壶由上好紫泥制成,工精技巧、华而不腻、润泽沉稳,全器浑圆雅致,于简练中见大家风范。
十一、云肩如意三头茶具 北京匡时2011春拍:1023.5万 钤印:顾景洲(壶盖)、曼晞陶艺(壶底)、顾景洲(杯底)。
十二、座有兰言仿古壶 湖北首届中国紫砂大师名壶展:1000万 此壶呈扁腹状,直口,短颈壶体一面刻有“座有兰言”四字隶书。这把仿古壶是顾景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制作,并请制壶高手诸葛勋镌铭。 扬帆注:此壶在湖北首届中国紫砂大师名壶展中展出,据说价值过千万,但此壶在此展中纯属展出还是已经出售,未查到相关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