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梦拾零(14)山东省教育厅---专题八课程研修 巧设课堂兴奋点

 清华书文 2014-05-02

2009-08-09 12:31:29|  

文章发表远程研修:

 2009年8月1日 14:30


毛遂自荐:   

语文课堂兴奋点,有时是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任意发生的,这要靠教师的机智灵活来引发,有时也可以巧设置。一般一节课的兴奋点,可在这样一些时段设计:导语中、讲背景、作者时,新授生字词时,鼓励表扬时、关键课文内容讲述时、课堂小结时。课堂兴奋点的产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成绩的优秀也就水到渠成了。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兴奋点的设计,是要讲求方法的。应选择好知识点,把握好尺度,使学生的情绪有张有弛;反之,如果兴奋点过多,会使学生精神疲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无兴奋点,就更不好,一堂课必然单调乏味,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所以,兴奋点的设计也讲究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课下来,在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的同时,教师教师也会一身轻松,“如释重负”。

总之,语文课的讲授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工程。在这一“工程”创建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应多想点办法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达尼洛夫曾说“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表现在学生们的各种动机和他们对满足这种要求的渴望中。”教师要当好“杂家”,蓄满自己的“一桶水”,发挥特长,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以趣激学,蕴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与课堂中,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大大的提高。     (您如无启发,纯属我之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