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怎样组方 中医的辨证和治疗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中医临床上,虽然辨证准确,但组方错误,同样不能治愈疾病。这样实例很多,会看病而不会治病的大有人在。 治疗疾病首先是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制定治疗法则。治疗法则既是对治疗方法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治疗用药的严格限制。也就是说,在治疗法则里,既有治疗方法,又有用药指导。 传统的中药组方原则是君臣佐使,而在临床实践中,方剂的组成是灵活多变的,这主要表现在药物的数量和用量两个方面。总的来讲,方剂应由两类药组成,一类是扶正药,二类是祛邪药。对于实证来讲,以祛邪药为主,以扶正药为副;对于虚证来讲,以扶正药为主,以祛邪药为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祛邪容易伤正气,扶正容易留邪气。 具体的组方办法是:按照治疗法则,先选定针对病情的主要药物,然后根据病邪的原因和主要药物的副作用,配伍适当的辅助药物。例如风寒证,风寒侵入人体,可能存在阳气虚的症状,应在发散风寒的主要药物里适当配伍温补阳气的药物;又如气血虚证,应在补气血的主药中适当配伍行气活血和健脾开胃的药物;如此等等。辅助药的选择范围很广,要根据疾病的次要症状和主要药物的特性进行选择。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有时候会出现辨证准确,组方得当,但疗效不佳或反应异常的情况,其原因是病重药轻,或者是病轻药重。应根据病之久短、轻重,选择药物和调整药量。 中医是一种临床艺术。理论和实践存在极大的差别。必须在临床上多实践,多领悟,才能不断提高治疗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