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铛铛车线路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2


“铛铛车”穿行前门大街

  1924年12月17日,电车公司在前门举行隆重的开车典礼,18日正式通车,从此有轨电车出现在北京街头,开始了北京公共交通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

  1924年通车时仅开第一路十辆车,以后增加了第二、三、四路,到1925年渐次开通并增加了第五路。

  下面是当时的五条“铛铛”车线路:

  第一路由前门经西单牌楼、西四牌楼至西直门,全程14.041华里,设14站,为西线。

  第二路由前门经东单牌楼、东四牌楼至北新桥,全程11.032华里,设11站,为东线。

  第三路由北新桥经鼓楼、地安门、皇城根至太平仓,全程8.116华里,设8站,为北线。

  第四路由崇文门经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至宣武门,全程9.281华里,设9站,为南线。

  第五路由东四牌楼经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西四牌楼至西直门,全程17.702华里,设18站,为加线。

  此后,电车行驶路线多有变更,1925年前门至天桥一段通车,第一、二路改由天桥通往西直门和北新桥。

  第六路1930年起设立第六路,由崇文门经磁器口、珠市口、虎坊桥至和平门。

  第七路1937年1月,天桥至永定门一段通车,增加由崇文门经磁器口、珠市口、天桥至永定门路线,称新六路。1939年新六路改由天桥至永定门,并改称第七路。

  至1946年全城设有十条路线,即北一路、南一路、北二路、南二路、西三路、东三路、第四路、第五路、第六路、第七路。

  1929年,为了招揽晚间的乘客,电车公司决定将第四路车与其他各路电车联结成环线,白天各路车照常行驶,仅在下午7点半至12点环线车行驶。

编辑:安小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