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影星之九十七银幕千面人李 纬
他18岁从艺,一直到85岁高龄, 主演和参演了50多部影片, 他的表演以真实朴素见长, 其银幕形象亦反亦正, 被广大观众誉为“银幕千面人”。
李纬原名李志远,生于1919年10月25日 ,江苏常州人。李纬自小在北京长大、喜爱京剧和体育。 1938年,李纬应电影导演孙瑜之邀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摄影场任职基本演员。随后参加了“中制”拍摄的“抗战电影”《保家乡》、《好丈夫》、《中华儿女》的拍摄,在影片中与陈天国、舒绣文、秦怡等名演员同片演出,由此走上了银幕。 1940年,李纬参加了由孙瑜编导的《长空万里》的拍摄。 影片《长空万里》,是当时流行的“抗战电影”题材中成绩较为突出的一部重要作品之一,由金焰、高占非、魏鹤龄、白杨、施超、王人美、顾而已等大明星担任主演,中央电影摄影场摄制。刚入道不久的李纬在影片中扮演一个叫阎海文的空军抗战英雄。这部影片以严谨的制作,鲜明的纪实风格而取胜,里面的人物、事件全部都是真人真事,李纬扮演的这个英勇无畏的飞行员,在驾机炸毁日军阵地后,不幸飞机受伤,不得已跳伞降落到日军阵营,他开枪打死众日军后,最后壮烈地为国捐躯。李纬第一次在这部影片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且初次显露出潜在的表演才能。
![]() 《长空万里》和女明星白杨合作 1942年,李纬又加盟应云卫领导的“中华剧艺社”,分别演出了《孔雀胆》、《棠棣之花》、《离离草》、《大地回春》、《风雪夜归人》等四十多出剧目,与当时享誉重庆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的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同台配戏。 饮誉世界影坛的《小城之春》,拍摄于解放前夕的1948年, ![]() 电影:《小城之春》海报
![]() 电影:《小城之春》剧照 李纬主演影片中的男主角——青年医生章志忱,石羽、张鸿眉等人分别扮演剧中的哥哥和妹妹,韦伟扮演剧中的女主角周玉纹。影片只有五个人物,场景也较为单一,但才华横溢导演费穆,发挥独特电影语言的表现技巧,使影片拍摄出来的画面,充满了神奇的蒙太奇艺术特色,在一种恬静之中包含着情感波澜,而那一片残破的古城墙旁站立着的青年男女,则预示着一种新旧伦理道德观念的撞击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这些前卫的演绎和诠释,使整部影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美仑美奂、情景交融的色彩,无形之中流动着黑白画面的独特魅力。 《小城之春》 一抹淡淡的乡思情愁 由于《小城之春》的主题故事和叙事风格,与解放后新生政权的国家所制定的文艺政策格格不入,所以,在解放以后即被打入冷宫,直到在同一世纪九十年代末的1997年,该片在国外上映时又被重新提起,并被世界权威电影组织评为“世界十大经典名片”,这也是中国惟一的一部世界级名片,其艺术价值就此则直线飚升。 暮色苍茫 一身正气,轮椅消渡秋华时光 1997年,年逾8旬的李纬,作为影片《小城之春》一片的男主角,在瘫痪多年、身体极其不便的情况下,还不远千里,坐着轮椅,从上海来京参加中国电影资料馆召开的《费穆电影研讨会》。这也是李纬出席公务活动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小城之春》剧照 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李纬成为该厂演员。 早在五十年代,李纬就与王丹风主演了影片《护士日记》 他先后在《我这一辈子》《飞刀华》《舞台姐妹》《没有航标的河流》等20多部影片中饰演角色。他的表演以真实朴素见长,能神形兼备地揭示出各种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 《没有航标的河流》剧照 1957年,昔日“话剧皇帝”的石挥充满激情地编导开拍了一部反映一艘轮渡在海上突遭险情后几经曲折,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影片《雾海夜航》,堪称是一部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 张莺在影片中扮演的一个新婚不久的新娘子,准备到宁波与自己的新婚丈夫团聚。李纬则扮演在影片片尾中才出现的新婚丈夫,两个人在劫后余生中相逢,充满深情地拥抱在一起。两个人拥抱亲吻的镜头在当时的新中国银幕上实属非常的大胆和罕见。影片拍摄完成后, 反右派斗争开始,石挥迅速被定为“右派分子”而遭到了多次的残酷批斗。生性好强又胆小怕事的石挥,在当时拍摄《雾海夜航》的那班轮渡上,把伤痕累累的躯体投进了波涛汹涌的黄浦江中。石挥跳海自杀,给李纬夫妇留下了最痛心的记忆。 1957年,他因在《我这一辈子》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个人二等奖。
《我这一辈子》剧照 1989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荣誉奖。
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李纬接到北影厂的邀请,参加了新片《金装银饰》的拍摄。但是,事过境迁,今非昔比,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之下的影视圈,日趋暴露出一种唯利是图、道德败坏、金钱至上、人心不古的弊端陋习,激发了李纬爱打不平的义愤。 一次,为了朋友的事而不平,一口闷酒喝下去,正欲起身,突然,他“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一贯同情弱者、愤世嫉俗的李纬脑中风的瘫痪了。 李纬在拍完《金装银饰》时中风后,最后一部电影《鲁镇传说》中的满清老举人是坐在轮椅上拍完的。 李纬在病床上一瘫就是近十年,但是,他思路敏捷,记忆清晰,对于自己一生的从艺道路充满着无比深情的眷恋。他曾说:如果不是由于中风瘫痪,完全还可以一直演到现在。 李纬与夫人张莺是通过银幕结缘,在影坛上从相识到相爱,一生结伴,欢喜冤家,携手到老,书写了足可以与银幕故事上相媲美的爱情故事。张莺生于1926年,是一个地地道道北京大家族里的千金小姐,容貌娟秀,美丽出众,1948年初涉银海。 1951年,李纬与张莺共同担任男女主角,主演了名为《只不过是爱情》的影片。通过这部影片的拍摄,李纬和张莺确定了对外人看来毫不般配的恋爱关系。用张莺的话来说,李纬是一个脾气极坏、性格怪异、太不随和的人,与自己开朗、甚至火爆及敢爱敢恨的性格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根本拧不到一股绳上来。尽管如此,张莺却在天长日久的相处中,发现了李纬的正直、善良,更重要的是李纬对艺术执着、不懈的追求,让同样是顶膜艺术的张莺感到会心和心灵相通。 就这样,外表沉着、难以让外人窥视内心的李纬,与张莺这个热情似火、说话一溜风的“直肠子”,不但缔结成一对欢喜冤家,而且还在1957年两口子又相互配合,同上了两部影片—《雾海夜航》和《护士日记》,连同《生命交响曲》和《只不过是爱情》一起,李纬和张莺夫妇在银幕上共同合作了四部影片。 在中国电影界,李纬的名字可谓是大名鼎鼎。李纬一生兢兢业业,不追求名利,但却被无数知名导演看中。他从18岁开始从艺,一直到85岁高龄,共主演和参演了50多部影片,其银幕形象亦反亦正,被广大观众誉为“银幕千面人”。 2005年8月21日上午十时整,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纬,不幸因病在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去世,终年86岁。 现在,李纬的夫人张莺虽然年逾八旬,依旧生活在上海,见证着故去的流金岁月。但她仍身体硬朗地正与一个国外朋友积极策划着关于战乱时期犹太人在中国曲折遭遇的剧本,目前,剧本已经翻译成英文,投资方正在审议中,最终想把它弄成个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套拍。但愿多年前著名画家陈逸飞因故“流产”的相同题材,能够在张莺手里创造出奇迹来。 (资料来源于网络,经过整理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