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Isabella 我是80后独生子女,我不喜欢这个标签,它标志着某个时代那一辈人家庭的缺憾。矛盾的,也正是这缺憾。——衡·Isabella 小感悟
看标题,你就猜得到结尾,导演很开放,他明晃晃得给你剧透了《小团圆》的结尾,又勾起你的好奇,这家人的团圆之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够彭氏,不怕给你看,怕不给你看。
对于导演彭浩翔,我看过的作品有这么几部,著名的《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伊莎贝拉》、《低俗喜剧》。这些作品里的共同特色不必多表述,喜欢他电影的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于我而言,彭是一个喜欢融合多元素材到一起来烹制剧情的导演。
《人间·小团圆》用看似荒诞的一个大家庭的几小家分支,告诉属于家庭单位的成员们,家是沟通、宽容、信任的滩涂。哪怕你在外遇到风浪,在家里有人给你安抚,在险途中不幸搁浅,会有家人走过来与你相濡以沫。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家庭和血缘关系看得比什么都重。封建时期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比现今多很多,像《红楼梦》中大观园里住的公子小姐们,都属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后裔,庞大的家庭里包含的小家庭,日日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对,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关上家门,谁都不清楚别人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总以为,甲家好,乙家棒,实际上,家庭是由人构建的,人无完人,家也必定没有完美无瑕的家。《小团圆》的故事里,几个小家庭内部各有烦恼,大家庭走到一起又有太多阻碍。谁都知道相聚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却总是有矛盾横亘在团圆的路上,让人着急。
在看《人间·小团圆》之前,以为自己一定会在某一个场景泪流满面。奇怪的是,整体看下来,总觉的在哪里,少了点什么,以至于自身的情感冲突处在一个即将达到峰值的边缘,始终徘徊在峰值点的低一厘米坐标处,裹足不前。印象中,家庭题材的影视作品,或许应该是这样的:一步步铺陈压抑、误会、执拗、隔阂的时候,也在一丝丝为观众编织情感爆发的痕迹。最终在情感突破口前,使出浑身解数,奋力一冲——好像百米冲刺“临门”几步一样,加速冲过去,就击打到你脆弱的痛处,之后便情绪倾泻山洪暴发。
本片中,有多处能让人感到会心一笑的情景,基调是这一家子隔阂里带给人的一种焦虑,但没有刻意营造煽情的段落,更多的是导演鬼马的穿插各路影视素材,大胆的荒诞之中,让人体会到一份小温馨。
影片中,对于家人之间误会、出轨、隐瞒、怀疑、抗拒、隐忍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外乎面对,和放任。面对,就需要做到宽容和原谅,给对方一个机会,也是在给自己一个机会,时间总是会把最对的人筛选出来,留在你身边。放任不理,会迎来破坏的力量,被毁坏的迎来重建,全部用接纳的爱和理解浇筑,弥留的缝隙也无处躲藏。
它是一部没有给你预留流泪时间的家庭片,在靠榨得一干观众的涕泗横流来博得好感的同题材电影中,倒也算独树一帜。
仔细想想,本来也是——人割舍不断家,家逃不出生活。平常人家,哪来那么多跌宕起伏,不共戴天?
人、家、生活三者都一样,有缺陷,才会珍惜宝贵的圆满。
2014.4.24 02:41 衡·Isabella【读缺识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