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喜欢的就是你的智慧所在,你的财富所在

 海雅谷慕 2014-05-03

meiya 你好,老套但真诚的开场白,就是从你的文章到你的书一直都在关注你。

我是一名做翻译的自由职业者,家里人包括身边人一直都希望把我塞到们某个组织去,过着稳妥平静的日子,但是我很喜欢现在的这个状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过着自己认为惬意的日子,虽然翻译忙的时候也是整宿熬夜不睡觉的。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自由职业者这个身份的,你是如何应对身边人的压力,或者是自己对未来的恐惧的,也许大家遇到的情况是相似的,你也在奋力前行,不知道你能否看到或回复这封邮件,很希望能看你说点什么,寥寥片语也可。不管怎样,真诚的感谢你,这位曾给我诸多指点和慰藉的熟悉的陌生人。

祝万事顺褀!

从2012年 9月辞职至今,我就再也没有在什么单位或者公司上过班,一直在家从事着自由职业。自由职业一年半的我,今天就借着这封来信,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也许这些经验可以帮助那些正在或者将要自由职业的人们。

1、自由职业者是不是 loser和怪人?

自由职业后,我认识了许多同类,有翻译、编辑、摄影师、瑜伽教练,也有律师、程序员、 NGO的负责人,开个人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画家以及淘宝店主,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大多数人的年纪在三四十岁,没房没车,工作不稳定,没有结婚,也没有恋爱,或者一直在谈恋爱不结婚。当然,也有结婚生子,物质生活看起来比较富足的。但是总体上,他们给我的感觉好像物质上既不富有,个人恋爱和婚姻经营得也不成功。刚自由职业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有许多疑惑和摇摆:自由职业是不是 loser们才会选择的职业啊?我不就是在广告公司混不下去了才自由职业的吗?我要是混的好,会自由职业吗?我现在27岁,是不是这样自由职业几年后,也跟他们一样,没钱没家没事业?当时,我还常常想:啊,要不就再找一个公司上班得了。虽然这样想,却一直没有去找过工作。反而开始认认真真地报培训班,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

搞笑的是,在学习心理咨询之后,“自由职业者是不是有问题?”这个想法更加困惑我了。在心理咨询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来学习心理咨询的人大多是正在遭受内心痛苦的人,做得好的咨询师很多本身患过心理疾病的人,甚至病得很严重的。我想到的心理学大师就有好几位。比如荣格,比如阿德勒。试想一下,我是自由职业者,又去学习心理咨询,身边围绕的朋友、同学,越看越觉得这些人(包括我自己,尤其是我自己)好像都有点病,有点不正常,有点不务正业。在当时,虽然从事自由职业,但我的内心有很多不安和恐慌,有强烈的自我怀疑,对自由职业也有情感上的偏见。

这个想法是如何打消的?我也记不清楚了,只是后来我越来越少想到要再去找个公司上班,现在已经完全不想这事了。自己分析下来,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真的很喜欢写作、阅读和心理咨询这几件事情。二是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节奏,开始全面适应不一样的新生活。

自由职业者也是正常的普通人,只是他们更喜欢自由一点,同时从事的职业类型具备自由工作的特征,比如作家、编辑就可以在家写作、看稿。因此他们拥有更多工作时间上的弹性。但自由职业者在作息上是往往不正常的。人家休息时,我们忙得要死,如周末的时候。人家忙的时候,我们在悠闲喝茶,如工作日的早上。我最忙碌的时候都是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上课,写作,参加成长团体活动,做咨询。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也会有心理压力,每当这时候,我用 “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来安慰自己,就很安心。

2、自由vs自律

辞职之后,我先痛痛快快的玩了三个月,去了桂林乘船游漓江,在云南梅里雪山风景区徒步,还在零下 45度的漠河黑龙江上捕鱼,回来以后我也不清楚自己以后要怎么生活,但是也不着急,慢慢摸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出新书,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搞团体心理成长的活动—— 鹦鹉螺,寻找和学习一个宗教信仰,跟喜欢公益的朋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用心经营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这其中有的事情之前我要么没时间做,要么没勇气做,要么没机会做,可是自由职业之后我却都一点点做起来,我过得很充实。在这期间,我经历了自由与自律的拉锯战。能够重新看待自由与自律是这期间我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每当认识新朋友,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自由职业,他们都流露出好羡慕的神情, “好开心的,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是我每次都回应:当你们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工资的时候,而我不能时,你们就不会羡慕了。选择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每个选择 “是” 的背面都有一个 “否” ,你所要做的是勇于选择,并敢于对自己的选择坚持与负责。自由职业虽然看起来自由,当别人在挤公交挤地铁的早晨,你可以安心在家慵懒地睡觉或者吃早餐;当工作日别人在办公室里忙碌时,你可以在公园听鸟叫,闻花香,或者背个包出门旅行;当别人突遭暴雨困在上班的路上,你可以在家翻一本闲书或者看一部应景的电影 ……但是其实你并不自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你都有很多的恐惧。

专职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在中国都活得不够体面。据说现在全中国靠给平媒自由撰稿为生的,超不过1000人,而且不少处于相当窘迫的境况,有人曾开玩笑说,就算自由撰稿人想买根绳子上吊自杀,都买不起质量好的,结果绳子老断,自杀不成。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在自由撰稿的最初几个月,我常常一个月只拿到几百到一千元左右的稿费,如果再加上稿费拖欠,那必定要动用存款的,没有存款,又没有友情、亲情或爱情的赞助,你的吃饭、住宿就成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生活难题摆在你的前面:社保、养老金不交以后老了如何养老?家里人不同意你自由职业,给你施加压力怎么处理?你的邻居对你天天在家投以异样和鄙视的眼光如何应对?寂寞的时候,你想约朋友陪你聊天找不到人怎么面对?

更加难以克服的是,我不属于某个公司,某个集体,不受某种制度的约束,我身边没有其他同事、客户等关系,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是个自由的电子,但是正是这种自由让人失去了安全感,让人更需要强大的神经和自律的精神。纪伯伦说,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讲,当人们变得更自由的时候会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会甘心交出自己的自由,希望归属于一个强大的权威,让身处精神与身份孤独的自己在一种从属关系中找到安全感。自由职业以后,我才明白,以前我如此喜欢忙碌,工作的时候常常加班,不工作的时候也要靠写作、看书、运动、看电影、做家务填补我的空闲时间,是因为我害怕真正的自由。我企图让自己保持忙碌,让自己忘记孤独,让自己不用面对自己,逃避人之存在的痛苦。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忙碌的时候总是抱怨太累,太辛苦,但是真让他们闲下来,往往无所适从,浑身难受,总要找点什么事情让自己去做。那些不停忙碌的人其实是在回避孤独,拒绝面对自己,不想跟自己的孤独、存在的虚无共处。有太多的人因为害怕自由而心甘情愿地成为奴隶。

自由往往意味着不安与孤独,自由意味着要更多地触及 “我是谁?”“我要怎么生活?”“ 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等难以回答又拷问灵魂的问题。我的心理老师说,真正能享受自由的人,只有那些强大而又孤独的灵魂。

自由职业者拥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如果没有自律很容易自我放纵,虚度光阴。很多人想自由职业却无法成功,除了害怕孤独,就是缺乏自律精神。自律在自由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自律能力的自由职业者注定将一事无成,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有些人想当自由职业者,但常常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晚上又打游戏,看电视剧到半夜两三点钟,这样长期下去,即便他是很有才华的画家、作家,也会使得自己的才华耗竭,身体健康方面也会出现问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简单地说,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我认为他讲得很对,自由职业者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个方面,他的职业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好(难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吗?只是实际上,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如果你是名自由职业的插画师。你接到一个订单,要画10张画,目前只画了一半,再过三天就要交东西了。这时候你的朋友邀请你出去吃饭和唱K。如果你没有办法确定在出去玩了之后,还能在deadline之前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工作的话,你最好的做法是拒绝朋友的邀请,安心在家完成工作。等你顺利完工,拿到客户的钱后,再请朋友吃饭,开心庆祝。你就做到了“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自律对自由职业者来说是一把衡量标尺,代表着你这个人靠不靠谱,对你的信誉至关重要。我的工作,除了写书、做心理成长团体,还会接一些杂志的约稿,书评的约稿。写书评的时候,我会保证在看完整本书后,先酝酿几天再动笔写。因为刚开始就比较认真地写作,也按时交稿,所以越来越多的编辑找我写书评,做一些图书的推广工作,也有其他的杂志和报纸刊登我的书评,给我稿费。有一次我给某个公司写一篇软文,结果这篇软文后来又被某杂志征用,我额外多了一笔稿费。按时交稿,按时交货,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这个时候你的产品就代表了你的人格,它就是你的广告牌,产品是一个人自我的最佳表达。用心生产好产品,别人会看到,收入自然就会提高。我不相信一个自由撰稿人写得一般又拖稿严重,这样几次之后,还会有人与他合作。每一次拖延和打破承诺都在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是对自己严重的伤害,会降低你的自尊,让你变得更加羞愧。所以自由职业者要珍惜自己的诚信指数,将自己像一个品牌一样用心经营。你就是自己的品牌,如果你能够做到自律,品牌经营就成功了一半。

3、钱很重要,但不要直接奔着钱去,要奔着喜欢去。

文艺青年普遍有个毛病,耻于谈钱,一谈钱就语塞,一谈钱就别扭,浑身不舒服,一谈钱就觉得自己又俗又跌份。我曾经就是这样的文艺青年,幸运的是自由职业让我在这方面获得了成长。

我以前很不好意思和编辑去谈稿费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去催那些拖欠我稿费的编辑。如果有人找我做一些广告推广的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谈,内心更是纠结无比。在这件事情上,我的心理真是奇怪又复杂:我有的时候刻意报很高的价钱,以便不能合作,这样我就不用去做这件事了;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由职业的女屌丝,我又觉得广告推广的钱比我辛苦写稿子,写广告文案,还有辛苦写书评挣钱容易,一失去这样的机会我也会有短暂的后悔情绪。我想这就是我的文艺女青年矫情的疾病吧。

我会问自己,为什么害怕在工作中涉及报价,涉及稿费的问题?后来,经过自我觉察与自省,我知道,我内心对钱有羞耻感,觉得钱并不是一个好东西,它俗,它可耻,它是罪恶的代表。另一方面,在我的内心深处,童年物质的匮乏让我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金钱,觉得自己不配过有钱的生活。其实,钱只是钱,它是中性的,却被我们许多人赋予了强烈的道德属性、社会属性和情感属性。当我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问题之后,在涉及到钱的时候,比如稿费、报价等问题时,我轻松许多,也相信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值得卖个好价钱。

对每个人而言,金钱意味的东西都各不相同,也许是自由、也许是束缚,也许是安全,也许是快乐,也许是爱……问问自己:钱对我来说,代表着什么?这会让你看清楚自己与钱之间的关系。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承认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钱对任何人的生活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自由职业者来讲有钱才有生活,有钱才有自由。所以,清高的文艺青年们,无论是作家、翻译还是画家,请正视你们需要钱用以生活这一事实。

我对钱的态度的转变,还经历了一件有趣的外部事件。某个编辑约我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要与另一个作家的一篇文章表达的观点类似。编辑说,你可以借鉴下那篇文章,模仿着写一篇,稿费是30—50元/千字。我当时气得差一点吐血,拒绝了合作。这样的外部刺激多多少少也促使我改变了对钱的态度。有的人居然连这么可耻,这么没品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谈稿费的,你要大声地,堂堂正正的谈稿费!中国很多出版社多年来采用50—80元/千字的低稿费标准。很多编辑约稿也是按照这样的稿费标准。中国的出版业一直以来都没有健康规范的出版市场,版税多少难以透明,作家版权得不到合理保护,很多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被卖掉多少也无法确知,什么时候得到稿费也难以保障。如果一个作者都不能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尊重自己,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那出版行业将更加混乱,作者的权益将更受到侵害。

前面谈了钱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不要太看重金钱,做事情不要直接奔着钱去,要奔着喜欢去。如果你直接奔着钱去,钱反而会远离你。只要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着符合自己内在价值观的事情,钱慢慢的就会靠近你。

偶尔我会去接一些心理热线,发现打电话来咨询的很多人都有个痛苦的矛盾点: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做能挣钱的事情?举个例子:因为父母说金融专业毕业后挣钱多,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法律。毕业后干着自己不喜欢的金融业,虽然温饱不愁,但是内心煎熬,生活得很不开心。于是想考研,想重新再选择另一个专业。结果又担心年纪大了,跨专业考研困难,之前干过金融业,如果选择金融专业,考研容易,毕业后也容易找工作。于是选择读了金融的研究生。考研成功,读研的时候学习很痛苦,因为还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以后,薪水翻了几倍,但生活却越来越痛苦,想转行也不敢,想出国读书又觉得自己年纪太大。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他都没有选择去做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就算挣到了很多钱,生活也没有快乐可言。

我大专学的是会展策划和管理,自考本科是广告学,毕业以后做过广告创意和策划,还兼职过大半年的幼教中心的老师,在网上写日记,写情感问答文,接着出了两本书,然后辞职,成为专职作家,现在又去学心理咨询,以后做心理咨询师……看起来是不是很没有职业规划,很混乱?其实我觉得思路很清晰,就是:我一直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做广告人还是当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我自己喜欢,我自己选择的,而且在做这些我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我还挣到了钱,活得还不错。

我有个老师原来的工作是女子监狱的狱警,五十多岁才开始学习心理学,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来又学习了催眠,成了催眠师。在她六十多岁以后,同龄人早都退休了,她还能靠讲课、培训、做心理咨询挣钱,而且挣得还不少,更重要的是她的老年生活充实又幸福。可她当初学习心理咨询并不是冲着钱去,而是自己喜欢,感兴趣。

你喜欢的就是你的智慧所在,你的财富所在。只要你喜欢,你自然就能坚持;只要你喜欢,任何时候开始学都不晚;只要你喜欢,你就有能力去与别人竞争,在竞争中也容易获得成功,并且获得金钱的回报。与其说我坚持的方法是 “跟自己竞争” ,还不如说 “做我热爱的” 。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每次去上课都能准时是因为我比那些不准时来的人对心理咨询更感兴趣,更有热情。做你喜欢的事,你会坚持下来,金钱也会慢慢靠近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拼命努力坚持恐怕也长久不了。

我很喜欢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黑川雅之说的一段话:“金钱、美女,你追得越紧,离你越远。只要你认真对待人生,她们就会随你而来。但是,需要你经常回过头看一看,不然,金钱、美女也不会跟过来。你如果没有表示出‘我是很关心你的……’那么,等你回头的时候,就会发现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美女……”

当你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要回头看看金钱有没有跟上来;当沉迷于挣钱时,也要回头看看,看自己是否背离了初衷,背离了自己原先确定的道路,背离了自己的喜欢。

4、给自由职业者的几条SMALL TIPS。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自由职业者,就像不是所有人都爱吃臭豆腐一样。如果你欲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以下的一些TIPS也许对你有用。

1、避免熬夜,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自由职业者的滋补大力丸,确保你能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应对第二天的工作与生活。规律的作息有利于让你的自由状态保持某种程度的秩序感,这会增强你内心的安全感。

2、坚持一周至少做一次运动。体育运动能够让你的身体健康,也能帮助你缓解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得工作富有效率。身体健康,少吃药看病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赚钱。

3、合理消费,做到开源节流,学习理财知识。自由职业者的收入在初期难以稳定,因此更需要控制自己的消费,不要让自己背负高额的信用卡账单,避免自己陷入财务危机中。做到合理消费,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你花的钱不要超过你挣来的钱。自由职业者要努力做到开源节流,多挣钱,多存钱,科学消费,为以后创业、发展和老年生活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开始自由职业之后,我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开始认真存钱,还学了一点理财知识,因此从未发生过财务危机。如果你会理财那就更好的,可以让自己的钱包更鼓一点。林夕的主业是填词人,但是在圈内有人称他为"地产小王子",他很有投资天分,据说炒房,炒股票赚了很多钱。

4、学会与人合作,温和待人,团结友爱。人具有社会属性,无法脱离社会独自生活。就算作家、画家这样可以靠自己单打独斗的职业,也需要学会与人合作。比如作家要学习和出版社的编辑沟通,和图书的营销人员合作,才能让一本书顺利出版和销售。画家举办画展更要跟策展人、投资人、画廊负责人等通力合作。所以,温和待人,团结友爱,有利于你职业的发展。

5、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有正职工作的童鞋想从事自由职业,无论是想成为摄影师还是翻译、编辑之类的,最好有一段准备时间,不要轻易辞职当自由职业者。个人认为顺其自然的成为自由职业者是最好的。何为顺其自然的成为自由职业者呢?一、你靠着之前的工作存下一笔积蓄,这笔积蓄至少能满足你半年的基本生活费用。二、你在朝九晚五上班的过程中,已经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由职业了。我认识一个自由化妆师,原来在商场专柜卖化妆品。因为对化妆很感兴趣,也勤于练习化妆技巧,在上班的时候就利用周末时间去接化新娘妆的案子。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多,她就辞去了工作。我也是在广告公司上班的时候写书,出书之后才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的。以这样顺其自然的方式成为自由职业者在最初的时候会降低职业风险,保证生活的平稳顺畅,也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

6、与人积极交往,多和朋友、家人在一起。自由职业者们大多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对于创作本身,比如写作、翻译、画画、搞摄影等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个人的心灵健康并不太有利。与人积极交往,多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可以避免孤独侵蚀灵魂。有意义的情感链接也可以让一个人过得更幸福。无论你是刚开始自由职业,还是自由职业了一段时间,你都需要朋友、家人的支持与帮助,尤其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你来说非常重要。我在自由职业之后,变得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喜欢交朋友,会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们在一起,享受他们陪伴的时光。我想这是自由职业教给我的东西。

7、爱自己,注意“留白效应”。心理学中有个“留白效应”即人际互动中能够适当地给对方留下一些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我们中国的水墨画,就有大片大片的留白,让人产生想象的空间,留下美好深远的意境。画不要画得太满,生活也是如此,人际关系要亲密,要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但也要有彼此的空间,要学会独处。工作要自律努力,但也不要太忙碌,偶尔贪玩,偶尔和朋友放纵玩闹也很好。爱自己,过张弛有度的生活。

前几年美国人搞了一个世界各国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中国只有 10%的人过得幸福,70%的人凑合, 20%的人非常不幸福,当然美国也不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而是南亚小国不丹。这个国家关注的不是 GDP,而是GNH (国民幸福总值),这个国家据说环境非常优美,但游客不多,因为对每年国外游客的人数有限制,他们还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限制。妇女地位也比较高,而且几乎人人都有信仰。我走了不少地方,发现我们国家许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并不大,都在挖路,都在盖房子,全中国的老百姓似乎也只在关心一件事情,我买得起房子吗?我要不要买房?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更关注幸福,而非单一的速度,能够发展得慢一点,许多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也许这个社会幸福的人会更多一些。

罗素说,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真实地生活,活出自己的姿态,也活出自己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