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与学生交心

 史荐精典 2014-05-03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要善于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

一、充分倾注爱心

这是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只有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热切的爱时,他们才会把老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幼小的内心深处的秘密。

二、 充分展现民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宜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必须克服以下心理障碍:首先由所处位置产生的心理障碍。教师的自尊自爱不要“唯我独尊”,在课堂上要注重敢于讲真话,敢于提意见,谈笑风生。其次因年龄产生的心理障碍。这种年龄差异自然产生某些思想的情趣,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如果说不注意弱化这些差异,就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工作实践中,特别要警惕这个问题。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使自己的行为同学生相适应、相协调。课堂上,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 充分构建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开朗外向的学生能够直言不讳地与老师沟通,而内向腼腆的学生却很难做到。于是我在班上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爱心小屋”,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困惑、烦恼等如实地写下来投进“小屋”。从此,它成了我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秘密通道。我还通过学生的日记、周记、作文把握学生心理变化,以评语的方法,对学生激励与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