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摄影:决定按下快门的瞬间

 柳灞牧笛 2014-05-04
 相信各位父母也同意﹐我们为小朋友影相的主要目的是纪录他们的成长过程﹐始终他们真的长大得很快啊!好像我女儿已经8岁多﹐我已经很难再见到她打扮成白雪公主在家跑来跑去了啦??所以我们真的要把握机会把她们不同年龄的点滴纪录下来!
  那么我们拍摄小朋友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凝固他们童真的一刻。始终他们年纪还小﹐我们没有可能可以轻易地令他们配合我们拍照,如果勉强他们我们只会拍出笑容牵强或背面相片……所以只要我们懂得于关键时刻按下快门﹐我们一定可以捕捉到我们想要的画面。那我们怎样可以决定按下快门的瞬间?

预知要捕捉的瞬间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带我女儿出外拍照﹐之后一起看相片时,他觉得我所拍的相片里,女儿的表情及动作总是比较可爱自然。我便跟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我于合适的时候按下了快门,因为我是她的爸爸啊!

了解小孩子的行为习惯

  其实最了解小朋友的脾性一定是他们的父母,因为我们清楚了解他们的喜好及性格,每当他们遇见一些事物或在玩耍时,我们心里也大约"预知"他们将会对那些事物的反应及表情。所以在我为子女拍照时,我也喜欢一边利用镜头观察,一边等待他们将会出现的表情动作﹐既然有了按下快门的准备﹐那么我一定可以把握到重要的一刻而按下快门﹐成功拍摄到满意的相片。所以我常常说父母永远是我们子女最佳的摄影师﹐因为我们有上天给我们的摄影眼呢!

利用奖励与道具,适当吸引孩子的注意

  如果你还未拍出一张令你觉得子女表情漂亮的相片,你可以试试以下简单的方法:
  小朋友最喜欢玩具吧?举例近来你的小朋友很喜欢超人,你可以购买一个新的超人玩具。到了公园里,我们选好一个合适的背景或美丽光线的地方后,叫太太把这个玩具送给他,他们看见一定会露出美丽又惊喜的笑容,一早预备好拍摄的你,必然可以于合适的时间按下快门,捕捉到重要的瞬间。

时常总结经验

  当然我们不能常常用这方法﹐如果这样我们不但变成怪兽家长﹔家里也变成玩具反斗城了……这简单的例子只是说明如要学会何时决定按下快门的一刻﹐往往是要我们培养出"预计"拍摄前出现的画面,以及想好构图的准备。所以为何那些专业的摄影师可拍出那么多漂亮的作品,是除了他们充分掌握摄影的技巧及器材的运用外﹐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特别是专注于某些题材﹐举例专业婚礼摄影师等)﹐预备好将要拍下的一刻﹐于合适的时间按下快门。所以熟能生巧﹐只要你花多些时间与小朋友相处﹐为他们拍摄多了必定可培养出决定按下快门瞬间的成功率。

善用器材的设定提升成功率

  除了培养"预计拍摄前出现的画面"外﹐有一些相机的应用及拍摄方式也可令新手父母去提高凝固漂亮一刻的成功率:

1) 善用连拍模式

  有没有发觉我们常常拍出小朋友瞇着眼晴的相片?其实小朋友活泼好动﹐又常常不轻易配合我们﹐我们有时往往是需要采用连拍方式﹐多按一些快门来务求拍出好相片:
  如果是小朋友静止时﹐我们可以每次连拍2张。
  如果要数123去拍摄多位小朋友﹐除了拍摄时发出一些声音或说笑去吸引他们望向镜头外﹐数到第2声时我已经按下快门连拍﹐直至第3声止(因为不知怎的他们喜欢第3声就瞇眼晴……)。那么那3、4张相片中通常也可选出好的画面。
  如果要拍摄小朋友快速的动作﹐我会用快速连拍去拍摄﹐务求避免只捕捉到他们太过用力至表情不好看的相片。

  那么我们会不会拍出过多的相片?只要我们回家后挑选出美丽的相片﹐把不漂亮的删除(相信我﹐不要不舍得﹐不漂亮便删除吧~)﹐那么便不会浪费储存的空间。到了我们累积了经验后﹐我们的快门次数必定会慢慢减少﹐达致准确捕捉重要的瞬间。

2)常常利用镜头观察

  有没有发觉我们遇上小朋友可爱的情况时﹐立即拿出相机去拍摄已经太迟了?其实如果情况许可﹐好像他们在公园玩耍时﹐只要我们透过相机的观景器去观察﹐遇上美丽的画面时立即按下快门﹐必定可提高成功率。

3)提高快门速度﹐避免光圈全开

  想要把握凝固小朋友童真的一刻﹐我们的快门速度不要太慢﹐小朋友的动作很快啊﹗如果户外光线充足可以选择1/250S至1/320S去捕捉﹔如果是室内的话﹐我们只好提高ISO﹐避免快门不要低于1/80S(数值纯粹参考﹐因不同环境光度有异)。另外光圈也不要常常太大﹐以免景深太浅使小朋友容易失焦﹐拍出小朋友模糊的相片。
  从文章中你可发现﹐要拍摄出子女美丽的相片﹐拍摄技巧或器材的运用虽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小朋友开心快乐。只要我们常常陪伴他们﹐他们常常满面笑容﹐我们又怎可能没有机会去拍出美丽的一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