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尖放血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江湖郎子 2014-05-04

耳尖放血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8期供稿   作者:汪湘 陈华德
[导读] 耳尖穴是针灸科临床常用的学位之一,也是耳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

汪湘 陈华德 (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 对近十年运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的报道进行整理以及综述,对如何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的使用此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临床与理论紧密结合,提高疗效。


【关键词】 耳尖穴 放血疗法 综述
        耳尖穴是针灸科临床常用的学位之一,也是耳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它位于耳轮上,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上部尖端处即是。根据耳穴的特性,与三棱针点刺放血法相结合,并根据疾病证型,选用相应辅助疗法,应用与临床,具有降压快,退热快,消炎消肿快,镇静止痛快等优点。现将其近年来临床应用综述与下。


        1 操作方法
        1.1治疗前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规消毒放血部位皮肤,待干。
        1.2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耳穴施术处快速刺入1-2mm,再以酒精棉球擦拭出血部位,流出8-10滴血,以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可每天1-2次。


        2 举例介绍如下
        2.1发热 王彦华[1]等对50例由不同疾病引起的突发高热患者进行治疗,这些病人于2-4H内温度达39摄氏度,中医证型均属实证。耳尖放血1-2h后,有效降温的44例病人均发汗,发汗解表率为100%,无效的6例病人未发汗。发热是机体在致热物质的作用下,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大于散热。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取耳尖,屏尖穴具有启闭开窍,通阳泄热作用,使升高的体温下降,在经络的调整下,使保持体温相对平衡的功能趋于正常。


        2.2高血压 陈华德[2]在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实验研究方面证实,耳尖放血疗法能快速明显的改善肝阳上亢的主要症状,及时有效的降低血压,但缺乏平稳,持久的降压疗效,而氨氯地平在改善症状发面不及耳尖放血:故两者合用优于单用耳尖放血或单用氨氯地平。另耳尖放血疗法可以通过调节血中NO的浓度[3],NO为主要的扩血管物质,从而能调节血压,控制肝阳上亢症状。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临床以肝阳上亢证多见,患者多伴有头痛,头晕等表现,研究表明,肝阳上亢者多伴有血瘀病机[4],耳尖放血疗法是通过祛瘀以通经活络散上亢之阳热,瘀血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阻滞则经络郁闭,故刺破阳络以泄血祛瘀散风[5]。


        2.3面瘫急性期 在面瘫急性期,因茎乳孔内水肿,内压增高,面神经缺血水肿,不主张急性期用针灸治疗,但通过耳尖放血疗法可以调节面神经的血液循环[6],尽早消除面神经充血,最大限度减轻面神经损伤,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2.4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此病因感受四时风热毒厉之邪,循三阳经脉上扰,郁于眼部而发;或因肝经郁火,外受风热之邪而致,属中医学的天行赤眼,王丽明[7]等对1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滴抗病毒眼药水的基础上行耳尖放血,治疗组短于对照组。耳尖放血疗法通过疏散风热,消肿定痛的作用控制病情发展。


        2.5麦粒肿 麦粒肿属外感风热毒邪,客于眼睑,气血壅阻而发。魏素臻[8]对100例患者行耳尖放血疗法,治愈8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7%。耳尖穴有清热消炎,疏通气血的作用。


        2.6小儿发热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感风热之邪,耳尖放血疗法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之发热。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发热有以下特点:体温下降较缓慢,但下降后极少有复升者;发病初期较晚期应用效果佳[9]。


        2.7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10,11]。治疗本病当健脾和胃,活血化瘀,调补肾气[12-14]。耳尖放血可祛瘀通阻,畅通血脉,使痰化,瘀行,恢复血运的正常状态,从而加快降脂的疗效。


        2.8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风热乳蛾”范畴,多因细菌感染而发,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肺胃蕴热,风热之邪犯肺,邪热循经搏结于咽喉。足阳明胃经的支脉,经别上耳脉,至耳上角。且耳尖之穴最善泄肺胃之热,疏解上焦风热之邪,故可取疏风泄热,利咽止痛之效。[15]


        2.9痤疮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俗称“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肝气郁结,肝胆湿热,都使肺热上攻于面,复感毒邪而发病。

 

    唐中生对76例患者通过耳尖放血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皮损消退,症状消失。其中,放血量是个关键因素。一般首次放血量0.5ML,如有必要可增至1ML,否则不能疏通病变局部血液循环。痤疮患者表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相搏表现为实证而引起瘀血阻滞。“实则泄之”,通过耳尖放血达到通瘀,排除热毒的目的,使机体回归正常状态。

        2.10失眠 吕波,胡玉灵,采用耳尖放血及贴压法治疗失眠病例100例,经1-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效果显著。耳尖放血具有镇静,清脑,明目的作用,神门、枕具有镇静、安神、利眠作用,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主。根据失眠证型不同,配不同的耳穴按压。临床以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效果好,心虚胆怯、肝郁气滞型多暴受精神创伤引起,治疗时间要长。

        2.11脑梗死  脑梗死中医学属“中风”范畴,多为气虚血瘀,瘀阻脉络所致,治疗关键在于补气行血、疏通经络。李玮、赵玉霞[18]对40例住院患者行耳尖放血治疗一疗程后,发现治疗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有强烈的缩血管和升压作用[19],耳尖穴针刺放血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的含量,通过相应大脑皮层的刺激来调节神经内分泌状况和血管疏缩功能,是神经组织和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ET 减少,从而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血管收缩程度及神经元受损程度,使脑细胞功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恢复,与常规治疗合用有协同作用,并且无明显副反应。

        2.1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为风温之邪以及胃热炽盛所致。杨卫华,米秀兰,对60例患者行耳尖,少商穴点刺放血,治愈率为100%。耳尖,少商快速点刺放血,在于通少阳、厥阴经络,使“火郁发之”,驱邪外出,邪有去路,郁热肿胀得以宣泄,肿块很快得到消散,而疾病痊愈。

        3 小结 
        耳尖穴是耳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阳络刺法之一具有抗炎退热,抗过敏,镇静醒脑,明目止痛,降血压,止晕等功效,主治眼,面颊,脑神经病症,皮肤病等,尤其对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效果好。从报道来看,疗效比较显著,涉及的病种在慢慢扩大,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部分归结于临床经验的运用,在临床实验研究方面还很不足。因此,今后还应加强机理及病种方面的研究。此疗法操作简便,经济节约,副作用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值得推广。

 

 

                            

耳尖放血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耳尖放血治病多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卷耳取尖上即是。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
 
    治疗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杨东新
 
    急性卡他性眼结膜炎多因外感疫疠之邪所致,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病。《灵枢·口问》云:“耳为宗脉之所聚”。《杂病源流犀烛》亦云:“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素问、脏器发时论》也指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说明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全身脏腑经络。五官等有病,取耳部穴位治疗,可收至满意的治疗。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
 
    治疗麦粒肿:将患眼同侧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放血2-3滴,每日1次,2-5次即可。
 
    麦粒肿是指睑腺急性炎症,属中医“针眼”、“偷针”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有外感风热,内有脾胃积热,循经而上,攻于胞睑,蓄积成脓。治宜疏风清热解毒。《证治准绳?七窍门》云:“土疳症脾胃上生毒,俗称偷针是也。……世传眼眦初生小包,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灵枢?经脉》载有足太阳经支脉至耳上角“耳为宗脉之所聚”。《内经》又云:“血实者宜决之”。耳尖放血,实乃泻法,具有开导疏泻足太阳经之功,太阳经气疏通,气血得行,肿胀自消。用此法治疗麦粒肿,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治疗口唇疱疹: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出血,挤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疗3-5天能结痂而愈。
 
    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风热乳蛾”范畴。本病多因细菌感染而发,主要症状为咽部红肿,以扁桃体最显著。中医认为,病因为肺胃蕴热,风热之邪犯肺,肺气失宣,邪热循经搏结于喉核。《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部穴位与各经脉的关系息息相连。《厘正按摩要术》说:“耳皮肉属肺。”而足阳明胃经的支脉、经别上耳脉,至耳上角。且耳尖之穴最善泻肺胃之热,疏解上焦风热之邪。故运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可取疏风泄热,利咽止痛之效。
 
    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同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注意:出血性疾病、孕妇及体质虚弱和过敏性体质者,禁用上述耳尖穴放血法。
   以上介绍的只是耳尖放血的一部分适应证,属于中医的特色疗法。
 
   耳尖放血只是刺络疗法之冰山一角,在临床中发挥着较好的疗效,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其实接触过的小孩或大人放过后会发现,不痛的,本人及小孩有轻身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