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和压力让很多朋友都患上了失眠症,靠镇静药物又容易产生依赖性。其实,失眠不是一个简单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关键是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失眠。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轻者有入寐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存在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 不寐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则多见于情志不舒或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 温胆汤 (半夏体质) 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陈皮5~10g、生甘草3~6g、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 (1) 胆怯、易惊恐 (2) 失眠、多噩梦 (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 (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 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 本方非经方 (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 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 / 生姜3~6片 红枣10~20g 4. 加味方: 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本方加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烦躁、肤红有光泽,用黄连温胆方,即本方加黄连6g或更多; 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神智恍惚、神经症、 脉不滑、舌不红、 中老年妇女较多,本方加酸枣仁汤; 心烦不满、卧起不安,用本方加山栀子、川朴 (栀子厚朴汤) 评注: 对于有(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人,使用温胆汤比较合适, 本方对应于西医说的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等症状。 如果是属于心胆虚怯、昼夜不能入睡、而且经过各种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的 “百方无效者” ,就用温胆汤加味即成为 “高枕无忧散” 。 完整的方变成: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 红枣10~20g 人参10克、石膏30克(先煎)、麦门冬15克、酸枣仁10克、龙眼肉10克。 有热(面红、烦躁、不安焦虑)去人参、干姜、枣、龙眼肉加黄连6g,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9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