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发生转变,需要寻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活动,黑色旅游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没有的优点和优势,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凸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及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的状况,论述了在此背景下谋划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及后危机时代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路径的机理,就后危机时代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具体对策。 三、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路径的机理分析 当前研究我国黑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须在遵循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下,理顺黑色旅游发展的规律。 1.从经济发展看,黑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活动形式,正逐渐为消费者所重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必然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进步。我们知道,经济实现增长的基础是在有效需求基础上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市场萎缩,我国也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在后危机时代,面对这种不利的影响,中国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较多的是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如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货币供给等,而增强黑色旅游的开发力度,必然会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多种农副产品的生产、为手工业等工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带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外资、增加税收等,也必然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2.从制度方面看,科斯强调要解释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就必须研究对它们产生影响、支配或约束作用的制度安排。在后危机时代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遇到的一些困难,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瓶颈、收入分配、城乡下调发展、反通胀等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不利于构建科学发展观。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需要改革、创新相关制度,构建发展机制,化解深层次矛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黑色旅游具有“共生”模式,包括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文化共生和环境共生,在黑色旅游发展中各相关共生单元通力合作、互取长短,形成了高效的利益共同体。如环境共生,黑色旅游不仅能够塑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也能保护自然生态,维护生态平衡,建立生态环境防控预警系统,这是黑色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之一。总之,政府通过构建有关黑色旅游的制度和机制,可为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稳定发展。 3.从生产要素看,不断寻求创新。后危机时代下,必须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且以更快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才能稳定支撑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黑色旅游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需求日趋多元化,为黑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黑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提供了机会。今后,黑色旅游的规划应该深度挖掘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科技美以及人文黑色旅游资源的悲壮美、惊险美、科教美,并根据各自资源特色,提高黑色旅游规划的创新能力,不断建设创新型黑色旅游产品,是我国黑色旅游发展的重点。 4.从未来发展看,须培育核心竞争力,产业基础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在我国一些地区凸显出的产业长期低端化趋势,这需要以产业深化创新推进产业升级,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黑色旅游资源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今后应注重产业化经营,使黑色旅游产品与产业链条有机融合。黑色旅游可加强旅游业内部合作以及与电子、金融、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合作,最大限度发挥黑色资源产业竞争力,提升黑色旅游产业经济的活力,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黑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为我国黑色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我国应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根据世界黑色旅游发展的特点和新趋势,基于对现阶段我国黑色旅游发展和增长内在机理的客观认识,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发展路径,力争走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主导,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搭建机制 新公共管理不仅强调政府主导,也兼顾了市场调节的管理理念,符合黑色旅游的发展需要,适合我国黑色旅游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为旅游目的地提供合理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期望,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建立政府参与下的主体协调机制和政府主导下的黑色旅游开发机制,从政策调整、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市场推广、环境营造、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建立黑色旅游整体运作体系。一是市场机制建设,加强基础性旅游设施配置,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培育黑色旅游市场体系;坚持在政府的引导下推进黑色旅游目的地与全国、世界旅游市场对接。二是加强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机制,在政府的参与下,建立并完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分配机制等。其次,构建主客互动下的体验设计机制。一是各地区应积极掌握黑色旅游市场现状、预测需求趋势并融入到黑色旅游产品和新产品设计中;二是在尊重历史和遗产的基础上,构建黑色旅游产品设计机制,创新黑色旅游产品,深化消费者的黑色旅游体验。最后,构建旅游地当地居民的道德伦理机制,建立旅游规范并合理限定旅游者活动的形式和范围,使居民心理感受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积极了解旅游目的地居民对黑色旅游的心理阈值,引导目的地居民参与到黑色旅游开发中。总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黑色旅游资源与市场开发,实现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我国黑色旅游业高起点复兴,使居民、投资者与旅游者共赢。 (二)整合资源,构建黑色旅游合作平台 当前,虽处于后危机时代,但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并没有变,合作共赢仍是主旋律。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黑色旅游资源,利用并开发为黑色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灾害旅游、战争旅游、监狱旅游等少数几种形态。随着对黑色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吸引物范围的扩大,旅游开发基础条件日益完善,为黑色旅游产品的供给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黑色旅游产品的形式也将日益多样化。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发展黑色旅游方面大有潜力。在此背景下,我国须树立大资源观念,创新旅游规划,将黑色旅游“小景区”扩展为全区域的“大境区”,以旅游扩张推动区域发展。具体来看,应注重黑色旅游资源规划的生态化,注重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载体,让黑色旅游规划对接和融合本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社会经济规划和城乡发展建设规划等综合性规划,将我国黑色旅游区域成为生态优越、景观优美、文化优雅和服务优质的新型旅游区域。 (三)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 明确大产业理念,以规划的创新带动黑色旅游新业态。在寻求同其他产业共同点与结合点的基础上,对接和融合黑色旅游业。在规划黑色旅游业时,应注重将其融入服务业并科学有效地对接工业和农业等,逐渐促使黑色旅游新业态成为拓展其产业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首先,在明确黑色旅游产业功能基础上,不断深化其消费性、生产性、本原性功能,通过各种路径促进黑色旅游业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其次,后危机时代,对黑色旅游产业冲击较小,利用这一机遇,以黑色旅游业对接未来休闲产业、融入现代服务产业、汲取和创新先进产业的方式,逐渐实现黑色旅游产业结构上的转型、层次上的深化、效率效能上的提升。最后,在黑色旅游产业运作方式上,适度掌握市场化和政府主导间的关系,并实现良好的结合。 (四)创新产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在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黑色旅游产品应追求创新,多彩多异,才能不断适应、激发、创造和满足市场巨大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而,在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黑色旅游规划必须包括环境、文化和吃住行购娱等关键要素,为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百姓消费结构调整塑造新的发展方式。其一,就敏感性的黑色公益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六大要素产业链条和与其他产品组合来实现其综合效益;其二,就风险性的黑色旅游产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相关规划和指导,注意市场细分,以实现三大效益的最佳发挥;其三,就精神性的黑色旅游产品,尊重自然界规律,体现其生态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人性,传播主旋律,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提供应有的动力。其四,就时间性的黑色旅游产品,从本区域特点出发,注重黑色旅游的即时性和周期性,适宜进行开发。其五,就特殊性的黑色旅游产品,注意审美的严肃性、特殊性,将黑色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或“颜色”组合,借助高科技、虚拟再现等转变为真实情境,以激活静态吸引物,重塑目的地形象。 参考文献: [1] Philip Stone,Richard Sharpley. Consuming Dark Tourism: A Thanatological Perspective[J].Annals Tourism Research, 2008,35(2):574-595. [2] Stephanie Marie Yuill. Dark Tourism: Understanding Visitor Motivation at sites of Death and Disaster[D].Texas A&M University,2003. [3] Best M.Norfolk Island: thanatourism, history and visitor emotions[J].Shim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Isl &Cultures,2007,1(2):30-48. [4] Robinson Neil,Dale Crispin.Can I get a witness?An examination into the role of dark tourism to aidinvestigation into unsolved cold case murd erfiles[C].The Dark Tourism Forum,2008:1-22. [5] Strange C,Kempa M. Shades of Dark Tourism:Alcatraz and Robben Is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0 (2):386-405. [6] Seaton A V. Guided by the Dark:from Thanatopsis to Thana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6,2(2):234-244. [7] 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8] 唐未兵,彭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0(3):33-36. [9] 洪文文.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0]李 飞,宋金平,马继刚.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塑造与区域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140-144. [11]胡传东,罗仕伟,齐晓波.论黑色旅游开发[J].特区经济,2007(8):191-192. [12]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J].理论学习,2009.(8):45. [13]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9(9):4-7. [14]刘涛,徐福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应对策略[J].旅游论坛,2009,2(2):220-223. Path Choice of China′s Dark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ZHANG Qing-zheng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Academy of Jin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Dark travel is a hot research fiel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North America tourism academia. In the background of post-crisis era,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s changed, needing to seek new growth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kind of new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activities, dark travel has unique advantages, and the the status and role in the 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main features,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ina′s dark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is context, discusse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China′s dark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zes path choice mechanism of China′s dark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post-crisis era,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post-crisis era; dark tourism ;path choice (责任编辑:严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2/view-1660948.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