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之十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5-04

中国陶瓷之十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故又称景德镇窑系。
    景德镇(景德,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原名昌南镇,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的精美瓷器而称今名。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  
    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
    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
    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
    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状,纹饰有牡丹、 梅花、芙蓉、莲花、鸳鸯、鱼、鸭及儿童形象等,其装饰方法为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种类。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获得了空前发展,由于原材料的丰富和工匠技艺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种、器物类型,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较之前代,均有极大的丰富、提高和创新,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中国陶瓷之十

      【瓷都-景德镇】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古称昌南镇。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有十大瓷厂。



               中国陶瓷之十

      【湖田古瓷窑遗址】是中国景德镇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址。在景德镇郊湖田村,保护面积4万平方米,窑业兴起于五代,经宋、元至明中叶结束。五代遗物堆积在村东。宋、元遗物在村南,元明遗物以琵琶山为中心,窑具与碎片堆积以刘家坞、琵琶山最丰富,中心处厚达数十米,保存较好。
    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建有湖田古窑遗址陈列馆。

中国陶瓷之十

                               景德镇特色瓷乐演奏。

            中国陶瓷之十

        【景德镇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 1954年1月正式建馆开放,占地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多平方米。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特别是近现代和当代景德镇陶瓷精品是景德镇陶瓷馆独有。所有馆藏年代可靠、品类丰富、科学价值及高,是收藏家、鉴赏家最具权威的断代标尺,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第一展厅由五代、宋代和元代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宋代的影青瓷、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最为夺目。
    第二展厅主要以明代官窑器为主,在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和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青花斗彩、五彩、红绿彩和颜色釉等。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景德镇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清代陶瓷。此时景德镇陶瓷工艺已经是集天下之大成了,集中了如汝窑、龙泉窑、哥窑等各大名窑的陶瓷技术。而景德镇特有的青花装饰技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分水法的使用青花装饰达到了中国绘画的效果。陶烧瓷炼技术的成熟在郎窑红、钧红、裂纹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中得到了体现。
    第四展厅是民国时期的陶瓷展。这个时期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景德镇陶瓷史上的一次衰退。整个陶瓷界只有在陶瓷绘画领域一枝独秀,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彩绘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第五展厅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展。展出了自新中国以来的陶瓷精品。

中国陶瓷之十

      馆内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令目不暇接。

  【影青】远在宋代,它就是景德镇瓷器的主要产品,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似白而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故有人叫它为影青、隐青或者叫它罩青。影青也是一种青瓷。北宋是“贡品”。

中国陶瓷之十

    1.【北宋影青雕花罐】子口,外撇,内敛,圈足,腹阳刻花,釉两道弦纹,釉青白色。
   子口:瓶﹑罐﹑箱﹑匣等器物上跟盖相密合的部分。
   弦纹:古代陶器纹饰。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中国陶瓷之十

    2.【宋 青白釉双狮瓷枕景德镇窑】
      【文物原属】:宋代景德镇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5.5cm,长17.5cm。
   枕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为如意形,其上刻缠枝花纹;中部雕塑双狮作搏斗状;下部为腰圆形,枕底胎厚重无釉。其整体施青白釉,釉色匀净。
   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生产的一种重要瓷器品种,是古代窑工仿照青白玉的外观而制作的,又有“假玉器”之美称,以景德镇地区的产品质量最佳。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它清凉沁肤,爽身怡神,颇受人们的喜爱。唐宋时期一度广泛流行,宋代各窑曾大量烧造。这件宋代青白釉双狮枕,不仅造型生动,釉色莹润,有玉的质感,且兼具实用与欣赏双重价值,实为瓷中精品。

                       中国陶瓷之十

    3.【元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文物原属】:元代景德镇窑烧制
      【文物现状】:
   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简介】:
   这件瓷塑像高67厘米,姿势为水月观音常见造型。此尊观音菩萨像姿势自然优  
美,呈观水中月姿势,故称水月观音。
   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观音的制作采用了模印、琢、捏塑等多种装饰手法,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元代景德镇高超的瓷塑水平。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
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

中国陶瓷之十

       4.【景德镇红釉茶具】
  
             
中国陶瓷之十

          5.【景德镇红釉牡丹将军罐】平口,颈内敛,腹向下内敛,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6.【景德镇红釉粉彩花瓶】平口,高圈足。

   【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粉彩瓷、颜色釉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中国陶瓷之十

       7.【景德镇玲珑碗】

   中国陶瓷之十

          8.【景德镇玲珑五彩薰罐】用途:熏香。

        中国陶瓷之十

            9.【景德镇清康熙青花玲珑龙纹盘】盘内边饰回纹。

                      中国陶瓷之十

       10.【景德镇青花玲珑瓷】青花,盘口,内敛,颈有龙饰,鼓腹,双耳,鱼鳞叶足,托座四足。

  【粉彩瓷】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中国陶瓷之十

      11.【清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50.6cm,口径11.9cm,足径17.7cm。
   瓶直口微撇,颈较短,浑圆腹,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瓶体上以粉彩描绘桃树一株,枝繁叶茂,自瓶底沿腹部蜿蜒而上,八颗硕大饱满的桃实压坠枝头。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化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天球瓶以形似天体星球而得名,此种器形始见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流行于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属于陈设用瓷。后世所制粉彩蟠桃纹天球瓶多以雍、乾时期的制品为蓝本烧造而成。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上所绘蟠桃多绘八只桃实,而乾隆时则多绘九只桃实,因此有“雍八乾九”之说。此瓶彩绘构图疏朗有致,釉色浓淡相间,绘画精细工巧,堪称雍正官窑粉彩瓷器的代表作。

         中国陶瓷之十

     12.【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2.6cm,口径5.5cm,足径6.3cm。
   此壶圆鼓腹,柄呈耳状,壶盖为覆钵式,上有莲纹装饰钮。壶身以米红色凤尾锦粉彩团花为地,正、背面各有一开光。正面开光内以“雨中烹茶”为纹饰主题,用清淡的粉彩描绘出人物在庭院中烹茶的情景;背面开光内题墨书御制诗一首,诗曰:“溪烟山雨相空蒙,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 壶盖与底均有描金。壶底中心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壶造型丰腴,线条圆熟,粉彩淡雅。纹饰取材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制《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诗意,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题诗书法精妙。乾隆是一位崇尚风雅的皇帝,一生所留诗稿丰富,从这件官窑茶壶中可见其文人情趣。
   开光:原是一种宗教仪式。为瓷器装饰构图方式之一,又称开窗。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框架,框内绘各种图案,起到突出的主题纹饰的作用。这种装饰方法如同古建筑上开窗见光,故名。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及金、元磁州窑等瓷器上普遍采用开光装饰。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大量运用开光技法装饰画面,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官窑瓷器上更为普遍。开光装饰技法使器物更具有整体性、连续变化的美感。

                中国陶瓷之十

    13.【清乾隆粉彩开光镂空花卉纹灯罩】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29.7cm,口径10.8cm,足径11.2cm。
灯罩直口,长腹,圈足。形似灯笼,中空,口底相通。口、足上各绘黄地粉彩朵花纹一周,肩、胫均施抹红镂空变形蕉叶纹,腹部为镂空绿地粉彩钱纹缀以红蝠,四面各有一开光,开光内绘白地粉彩四季花蝶草虫纹。开光四周施蓝地粉彩缠枝菊花纹一周。
   这件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灯罩制作工艺高超,镂空技术精湛,纹饰色彩丰富艳丽,画面生动有趣,烛光透过空隙映照开光处的画面,似一幅优美的国画小品。这是一件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粉彩瓷器珍品。
    
       中国陶瓷之十

     14.【清雍正粉彩镂空团寿盖盒】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13.2cm,口径21.7cm,足径12.9cm
   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钮,圈足。盒内设9格,外壁以粉彩描绘缠枝花纹。盖面先镂空缠枝莲纹,莲朵中心镂空团“寿”字,再以粉彩描绘。口沿涂金彩,近足处绘双重莲瓣纹,圈足外墙绘回纹。足内施孔雀绿釉,外底中心青花双圈内留白,以青花料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盒以镂空加彩绘技法进行装饰,而且镂空技法娴熟,彩绘笔触细腻,堪称雍正粉彩瓷器中殊为少见的作品。但其装饰较繁缛,应属雍正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之作品。
    
     
中国陶瓷之十

    15.【民国黑地粉彩百花双耳盖罐】高10厘米,双耳距19厘米,全品,画工精美。

中国陶瓷之十

     16【粉彩鹿松画罐】平口,内敛,鼓腹,高圈足。腹上绘山、松、鹿戏图。

         中国陶瓷之十

     17.【清康熙粉彩钟馗醉酒像】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6.8cm,底长29cm。
   钟馗依山石而坐,头戴黑色软冠,身穿朱彩描金海水云龙纹蟒袍,腰系黄色丝带,足蹬白底黑靴。他左臂倚着一仿宋官窑酒坛,右手持杯,两眼微闭,醉意朦胧,自得其乐,背后有一红蝠纹瓶。山石后侧刻阴文 “康熙年制”四字楷书款。人物生动传神,釉彩浓淡相宜,华美自然。
   自古以来,钟馗多以狰狞可怖的面目示人,常手持利剑,捉拿妖魔鬼怪。后来,钟馗逐渐演变成为迎富、纳福的吉祥神人。此瓷像的塑造风格与传统的钟馗形象不同,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其醉态使人觉得和蔼可亲,诙谐可爱。彩瓷中的塑像以三彩居多,粉彩少见,钟馗像更为稀有,此件为康熙彩瓷中的珍品。

                  中国陶瓷之十

     18.【清乾隆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33.1cm,口径7.2cm,足径11cm。
   瓶敞口,束颈,垂腹,圈足。颈部两侧各有一象首为瓶耳。瓶外颈部饰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饰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四面圆形开光内镂雕绿色蟠螭纹,足部饰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全器在颈、腹处分为外套和内瓶两部分。瓶颈与内套瓶相连,可以旋转,套瓶白地粉彩绘婴戏社火图。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利用镂空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大量将镂空技法运用于转心瓶和转颈瓶上。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
   转心瓶: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转心瓶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中国陶瓷之十

      19.【清道光粉彩寿星童子扁方壶】瓶长方形,镶金口,高圈足外撇。

     【颜色釉】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
    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
    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
    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
    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
    黑色的如:乌金、铁锈花、无光黑。

                              中国陶瓷之十

    20.【雨过天晴釉摇铃尊】
   摇铃尊:是清康熙年间的流行器式。其特点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弧形或筒式腹,浅圈足,平底,形似带把的摇铃而得名。由于此类器型罕见,存世量稀少,历来身价不菲。

中国陶瓷之十

     21.【豆青釉刻莲瓣小水丞】
   水丞,又称水中丞,我们通常多称就是水盂。它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多属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制作古朴雅致,为文房一重要器具。水丞有玉制的,如清代青玉雕葫芦水丞,两水盂相连构成葫芦形状,周边随形雕刻枝叶缠绕,显得清朗自然。玉水丞中以明代玉工陆子冈所制作品最为著名。也有铜制的、陶瓷制的,如官哥窑肚圆式、钵盂小口式等。

    中国陶瓷之十

       22.【隆豆青釉夔龙回纹双耳尊】
   夔龙纹: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
   夔纹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瓷器上的夔纹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钧红】常用名:钧红釉。高温瓷种,中国四大名瓷(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中的颜色釉。 
    因它最初为宋时河南禹州钧窑(现河南禹州市)所烧造,故称“均红”,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花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意义深远,不仅是钧瓷工艺的一大创举,而且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元、明、清时期出现的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霁红等名品奠定了基础。

中国陶瓷之十

    23.【钧红罐】平口,内敛,筒腹,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24.【钧红花瓶】平口,直颈,圈足。

    【祭红】从明开始,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又创造了另一种高温铜红釉——祭红,它妖而不艳,红中微紫,色泽深沉而又安定,釉中无龟裂纹理,是颜色釉瓷中之珍品。 
    明清以降,瓷器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用器之中,祭红因“如朝霞霁色”又称“霁红”。据《景德镇陶录》载:“今厂器做‘霁红’,而陶俗皆做‘济红’。其实‘祭红’为是。盖宣窑造此,初为祭郊日坛用也。”至乾隆时期,红釉瓷器更以祭红釉为大宗,佳品辈出。
    祭红制作之难甚于其它颜色釉,传统的制作方法可谓不惜工本,古代配方中不仅有珍珠、玛瑙、玉石等还需掺入黄金,其配料之广,价格之高让后人惊叹,但即使样,在采用同一配方时,只要温度、气氛、时间稍有差异,也常烧制不出好的成品,由于祭红瓷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它名贵色釉瓷更为名贵。

        中国陶瓷之十

     25.【官窑祭红蒜头瓶】蒜头口,内敛,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26.【官窑祭红荸荠敛口瓶】高29.4厘米,口径10.5厘米。

    

   【美人醉】又称“豇豆红”或“海棠红”。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烧制的铜红釉,色调淡雅,犹如桃花,酷似豇豆的约色,并带有绿色苔点。后人描述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遍体一色。明快鲜艳,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如豇豆,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醉”或“美人祭”;色调现浅者称为“桃花片”或“海棠红”、“娃娃脸”。此釉装饰无大件,多在小型瓶尊及文房用具上使用。 

         中国陶瓷之十

     27.【仿清中期美人醉石榴尊】盘口,鼓腹,圈足。

     【粉青】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

          中国陶瓷之十

       28.【粉青釉八卦琮罐】平口,颈外撇,腹琮形,圈足。腹有阳八卦符号。

           中国陶瓷之十

      29.【仿古粉青釉雕龙笔洗】宽约12.5厘米,高约4.5厘米。洗边有一条龙。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

            中国陶瓷之十

       30.【斗彩盖罐】罐盖蓝钮,颈短,丰肩,腹内敛,圈足。腹绘鱼、花纹。

        中国陶瓷之十

     31.【清乾隆斗彩团花卷草纹缸】
         直径32.5厘米,敞口,微外撇,腹下敛,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31.【清乾隆斗彩团花马蹄碗】其状如倒置的马蹄而得名,胎体轻薄,釉色洁白滋润,外壁环饰团花间缀石榴纹,绿嫩红艳,诸彩上下相映,左右争妍,色色亮丽,各得奇妙。此后,嘉庆、道光两朝官窑仍见有制作。款识:“大清乾隆年”。

           中国陶瓷之十

        32.【斗彩葫芦瓶】平口,内敛,此瓶颈为一个小葫芦,圆腹,圈足外撇。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各色颜色釉器及各种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所见多为小件器,画意较精细,不似康熙五彩粗犷豪放。乾隆以后则基本上不见单独的五彩瓷器,而多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

         中国陶瓷之十

     33.【康熙御制五彩人物盘】

     中国陶瓷之十

         34.【五彩渭水垂钓盘】盘中绘姜子牙渭水垂钓遇周文王故事。

          中国陶瓷之十

    35.【明代嘉靖五彩龙纹大罐】高50厘米,口镶边,短颈,鼓腹,内敛,圈足。
腹顶釉“大明嘉靖年制”款。腹上绘龙纹。

         中国陶瓷之十

         36.【万历官窑五彩龙纹人面耳香炉】高 11.7 公分,直径 14 公分。

               中国陶瓷之十

         37.【清康熙青花五彩神仙人物蒜头瓶】口径:3cm  高:27.6cm 底径:8.2cm,瓶蒜头口,束长颈,丰肩,鼓腹至圈足内收,壁主题绘神仙人物图,圈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中国陶瓷之十

   38.【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麻姑献寿盘】口径25.2厘米,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麻姑献寿图盘胎釉细腻,盘形规整。口沿以锦地花卉万寿无疆纹装饰,盘心以五彩绘麻姑捧爵而行,回望相随捧壶侍女,人物形象生动,绘画精湛,为康熙朝五彩人物盘之佳作。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中国陶瓷之十

         39.【康熙素三彩海兽碗】盘口,弧壁,内敛,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40.【素三彩白鹤荷花纹苹果瓶】

    40.【素三彩白鹤荷花纹苹果瓶】

【珐琅彩】瓷胎画珐琅,即珐琅彩瓷,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
    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珐琅: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中国陶瓷之十

      41.【清乾隆珐琅彩双环瓶】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4.1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外底属黑色珐琅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中国陶瓷之十

      42.【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简介】高16.9cm,口径3.9cm,足径4.9cm。
   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
   此瓶造型呈橄榄状,又称“橄榄瓶”,造型秀美,工艺精细,胎体轻薄,似半脱胎。釉质莹润无瑕疵,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
这件器物是在江西景德镇御窑中烧成瓷胎,解运入宫后,在宫中造办处按照雍正皇帝批复的画样,由珐琅彩画师用珐琅料绘画,再入低温炉中烘烧而成。此器不仅反映出制瓷技艺的精湛也表现了高超的绘画技法。

               中国陶瓷之十

         43.【清雍正珐琅彩开光双戟小瓶】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8.9cm,口径1.4cm,足径1.6cm。
   瓶小口微敞,长颈,溜肩,椭圆腹,圈足外撇,颈部饰双贯耳。口、颈及双贯耳绘蓝彩卷草纹,肩部绘一周紫红地莲瓣纹,腹部以绿彩卷枝纹为地间饰四开光。一组开光为椭圆形,内以珐琅彩绘骑牛牧童和母子牛;另一组开光为圆形,内以胭脂彩绘山水风景,表现高山村舍、老翁独钓。圈足外墙绘一周变形如意纹。外底蓝料彩署“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
   乾隆时期开光技法在各类器物上的使用较为频繁,构成主次、疏密、虚实等多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此瓶小巧精致,装饰手法新颖,两两对应的开光构成不同的画面,别具一格。

        中国陶瓷之十

     44.【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陶瓷之十

      45.【雍正御制珐琅双耳龙纹方尊】

              中国陶瓷之十

          46.【珐琅彩开光镶宝石金壶】红宝石盖钮,颈四面开光,鼓腹四面开光,方腹四面开光,镶金双层花纹足,金流、把,腹镶红、绿宝石多处,此壶极为名贵,是宫廷器物。

                    中国陶瓷之十

        47.【乾隆珐琅彩松石绿釉描金十二生肖花鸟纹浮雕抱月瓶】
            露锦鸡梅花面。

        中国陶瓷之十

     48.【乾隆珐琅彩六棱料笔筒】高:14.5cm   口径:8cm。
   形制六棱,口沿绘如意纹,通体绘山水人物庭院纹、牡丹锦鸡图更是锦上添花,画风颇具皇家风范。图案有立体效果,采用传统技法,彩料凝重,品质完美,风格优雅,色泽鲜艳靓丽,山水、人物、花鸟兼绘,精致生动,西洋画风和传统水墨手法相结合,惟妙惟肖,用色和谐,料胎温润如玉,为乾隆宫廷造办处珐琅彩密作御用笔筒,具有典型的宫廷艺术风格。底绘“乾隆年制”蓝料款四字楷书款

            中国陶瓷之十

     49.【黑地珐琅彩牡丹缠枝天球瓶】平口,内敛,鼓腹,圈足,黑釉。

中国陶瓷之十

     50.【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碗】

中国陶瓷之十

     51.【民国铜胎掐丝珐琅彩蒜口瓶一对】高18cm。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中国陶瓷之十

     52.【珐琅彩开光长形炉】口镶金,足镶金,开光,绘山水、鹿、鹤、松。

                      中国陶瓷之十

     53.【雍正御制珐琅彩大雁、梅花、牡丹弦纹小棒槌瓶】
   【规格】此瓶通高19.1 cm,口径5.1cm,足底直径4.6cm,撇口,束腰,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足底部施白釉,落蓝料款“雍正御制”四字方章。
    主题纹饰为珐琅彩绘大雁梅花牡丹图,画面布局疏朗,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立体感强。大雁栖立于松石之上,侧旁牡丹梅花盛开、玲珑洞石相衬。墨彩题诗“翠袖逢春自平寒,湘江云散水漫漫”,书法束张欹正飘逸潇洒,为精美的画面增添了风采。上有椭圆形迎首章“佳丽”,左下角有方形落印“古寿”、“清香”(迎首章及方形落印与香港佳士得3252.41万港币03年秋拍的雍正年制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一致)。溶画、诗、书,印于一炉,样样精美,正是雍正珐琅彩的风格特色,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 

                  中国陶瓷之十

                54.【珐琅彩贯耳瓶】

               中国陶瓷之十

               55.【雍正珐琅彩】蒜头口,内敛,颈顶镶金,直腹,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56.【珐琅彩齿口花卉镶金足杯】齿口,内敛,筒腹,外敛,腹下内敛,镶金叶纹圈足,外撇。

                     中国陶瓷之十

        57.【珐琅彩佛塔】火焰顶,鼓腹,莲花台座,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58.【珐琅彩居和堂香具五供】

    中国陶瓷之十

       59.【雍正御制珐琅彩双龙耳瓜棱花瓶】
   【规格】高36.8cm,口径11.4cm,底径13cm。
   【简介】胎质洁白细腻,显糯米稀状。遍体施乌金釉,描金绘以金枝缠花,金狮滚绣球,皮球花富贵图案。尽显皇家之尊贵!花瓣内填珐琅料红白二彩,高出釉面并有细小开片。底部施白釉,见橘皮纹,红料双框书“雍正御制”。整器釉下不见气泡,唯底部白釉见稀少小气泡。是雍正皇帝最喜爱黑釉瓷器。

        中国陶瓷之十

          

                       60.【珐琅彩瓷器】
              
     【景德镇窑现代瓷器】


中国陶瓷之十

   61.【景德镇窑白釉沙家浜人物瓷塑】
  【规格】 高29厘米
  【简介】瓷塑描写的是文革时样板戏《沙家浜》中最经典的“智斗”场景,为陶艺家全手工雕塑,阿庆嫂、刁德一、胡司令三人的形象刻划入微、生动传神,人物表情既真实又夸张,可谓技艺超群。瓷塑通体施景德镇著名的白釉,釉水均匀滋润,胎质细腻,手感较重,器底露胎,既是政治时代的产物,又是文化艺术的杰作,为红色收藏之典型器物。

中国陶瓷之十

        62.【景德镇窑旗袍模特瓶】青花点红,尽显女性之曲线美。

          中国陶瓷之十

         63.【景德镇窑变花瓶】平口,内敛,直颈,鼓腹,圈足。

            中国陶瓷之十

         64.【景德镇异形窑变荷叶形乌龟缸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