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

 老刻刀 2014-05-04

作者:亿昌菌业来源:百度 日期:2011年2月13日 11:58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ex Fr) Pers)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

一、猴头菌的形态特征

猴头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略有差异。在试管培养基上,初时稀疏呈散射状,后变浓密粗状,气生菌丝呈粉白绒毛状;在木屑培养料基质中,浓密呈白色或乳白色。其菌丝细胞壁薄,有分枝和横隔,直径10um~20um。子实体肉质,外形头状或倒卵形,基部着生处较窄,外布有针形肉质菌刺,刺直伸而发达,下垂毛发,棘长工1cm~5cm,直径1mm~2cm。新鲜子实体洁白或微带淡黄,干后变淡黄褐色,形似猴子的头,直径3.5cm~10cm,人工栽培的可达14cm~18cm以上。猴头刺面布有子实层能产。孢子椭生孢子。孢子椭圆至圆形,无色,光滑,直径5um~6um,内含油滴大而明亮。

二、猴头菌的生活史

猴头菌完成一个正常的生活史,必须经过担孢子→菌丝体→子实体→担孢子几个连续的发育阶段。猴头菌孢子萌发后产生单核菌丝(即一次菌丝),不同性的两种一次菌丝接触,两个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双核菌丝(即二次菌丝)。二次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就形成子实体。子实体上长出菌刺,在菌刺上形成担子。担子中的两个细胞核进行核配,很快又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然后4个单倍体的细胞核进入担子小梗的尖端,形成担孢子。一个猴头菌子实体上可产生数亿个担孢子。在干燥、高温等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厚垣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厚垣孢子又会萌发菌丝,继续进行生长繁殖。

三、猴头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一)营养

猴头菌是一种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相当强,能使朽木变白色,称为白腐。猴头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利用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淀粉等做碳素营养,通过分解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吸收利用硝酸盐、铵盐等无机氮化物作氮素营养。同时还需要一定量的钾、镁、钙、铁、铜、锌等矿质营养。目前棉籽壳、甘蔗渣、锯木屑、稻麦秆、酒糟、棉花杆等,已被用作碳素营养的来源。猴头菌的氮源来自蛋白质等有机氮化物的分解。锯木屑、棉杆、甘蔗渣等蛋白质含量较低,必须添加含氮量较高的麸皮、米糠等物质。在猴头菌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25:1, 在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35~45:l为宜。

(二)温度

猴头菌属低温型真菌。但适应范围较广,菌丝正常生长的温度为10℃~34℃,最适生长温度为20℃~26℃。子实体属低温结实型和恒温结实型,最适温度为16℃~20℃。菌丝体在0℃~4℃温度下保存半年仍能生长旺盛。

(三)水分与湿度

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70%;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为85%~90%。在这种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迅速,颜色洁白;如相对湿度低于60%,子实体很快干缩,颜色变黄,生长停止;如相对湿度长期高于95%以上,会生长长刺,很易形成畸形的子实体,产量低。

(四)空气

猴头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对空气的要求并不严格,而子实体的生长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当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常出现畸形。在栽培时,子实体生长阶段要特别加强通风换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以不超过0.1%为宜。

(五)光照

菌丝体可以在黑暗中正常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需要有散射光才能形成和生长。在栽培上必须注意控制光照条件,避免阳光直射。

(六)酸碱度

猴头菌是喜偏酸性菌,在酸性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最适pH值为4~5。所以在人工栽培时,培养料内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