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头菌生产技术

 九歌珍藏阁 2017-07-31

【栏目片头】传授知识、智慧农民,倡导文明、和谐农村,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

 

1.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关常。在食用菌类人工栽培不断发展的今天,猴头菌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今天,我们节目就请来了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来给大家介绍有关猴头菌生产技术的一些问题.徐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农民朋友们好。

 

2.主持人:徐老师,听节目前面的介绍,猴头菌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菌类。那这样一种比较珍贵的菌类,在生长发育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条件呢?

 

专家:主要是要有四种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还有维生素。

 

碳源的话可以用麻栎、栓皮栎、青刚栎、槲树等。棉籽壳、酒糟、玉米芯、高粱壳等,也能作为猴头菌的碳源。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碳源是葡萄糖、蔗糖和有机酸类。猴头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

 

猴头菌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有氨基酸、尿素、氨和硝酸盐等小分子化合物。供人工栽培添加的氮源有麦麸、米糠、棉籽壳、玉米粉等。菜籽饼含有一些不利于猴头菌生长的成分,不宜用作氮源添加剂。猴头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豆饼粉次之,尿素、硫酸铵、硝态氮等无机氮源最差。

 

菌丝体生长最适氮源浓度是0.016%~0.064%。适宜子实体形成的氮源浓度为0.016%~0.033%。猴头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碳氮比以25︰1为好。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基中氮源浓度的降低是出菇的前提。

 

矿物质方面,可以通过加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过磷酸钙、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等提供。这些元素中,以磷和钙最为重要。它们在培养基中的最适浓度为100~500毫克/升。

 

维生素是猴头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其中维生素B1很重要,如果培养基中缺少了它,则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发生受到抑制。其最大浓度有0.01~0.1毫克/升就足够了。

 

3.主持人:那除了这四种必须的营养物质之外,在猴头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什么样的外界环境条件呢?

 

专家:首先第一点是温度,猴头菌是中温型真菌。属变温结实性菌。菌丝体在6~33℃下均能生长。 适宜生长温度为24~26℃。温度低些,菌丝粗壮、浓密、洁白、菌苔厚,长势旺,生命力强;温度高了,菌丝细弱、稀疏、菌苔薄,超过35℃时生长停止。猴头菌在6~24℃下均可以分化形成子实体,但以16~40℃为最适宜。温度高,子实体的菌刺长,球块小,松软,常常会形成分枝状;温度低,菌刺短,球块大,紧实;温度低于12℃时,子实体常常成橘红色。

 

其次是水分,猴头菌生长的最适宜含水量与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有关。木屑等较紧密的培养基,要求较低的含水量,以55%~65%为宜;甘蔗渣等较疏松的培养基,含水量以65%~75%为宜。段木栽培时,段木含水量以40%左右为宜。猴头菌生长的水分,以自来水、井水为好,清洁的河水也行,切忌用碱水、苦水、盐水、海水及含有毒物质的水。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即可。湿度过低,影响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室(菇房、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5%~90%。湿度低于70%,菇体因散失水分颜色变黄,菌刺变短,生长变慢或停止。湿度低时还会留下不能恢复的永久性斑痕。湿度超过95%时,又会因通气不良而使子实体畸形,表现为菌刺粗,球块小,分枝状,严重时不形成球块,产生担孢子多,味苦,抗逆力大大降低,易染病害,妨碍子实体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湿度过高,可开窗通风降低;湿度过低,可通过往空中喷雾及地面洒水解决。

 

4.主持人: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水分,除了这两个之外,徐老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专家:另外还要注意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猴头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则生长受抑制;二氧化碳含量低时,虽然呼吸作用旺盛,生长迅速,但是菌丝易老化。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就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菌刺扭曲,球心发育不良,形成畸形子实体。培养室每天应定时通风换气,以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气,补充新鲜空气。通风时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菌体上,以防影响子实体正常生长。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光线。在较强的散射光下,菌丝生长速度仅为黑暗条件下的40%~60%。避光培养还可防止过早出现子实体原基,影响产量。而光线刺激是猴头菌子实体原基分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有50勒克斯的光量,就可以刺激原基形成。实践证明,在200~4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才能生长的洁白而健壮。光照过强,超过1000勒克斯,子实体又往往发红,生长缓慢,品质变劣。测定猴头菌培养室的光线强度,要用照度计。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点就是酸碱度—pH值,猴头菌是比较喜欢酸性的一种真菌。猴头菌的菌丝,在pH2.4~8.5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3.5~5.5最好;配制原种、栽培种及栽培用的培养基时,pH为5.5~7.0。成分经过高压或常压灭菌会变成酸性物质,使pH下降;猴头菌的菌丝生长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要产生一些有机酸,如醋酸、琥珀酸、草酸等。大量栽培配制培养料时,常常要添加1%~1.5%的石膏粉或碳酸钙。一方面能提供猴头菌生长需要的钙、硫营养,又能对培养料的酸碱变化起缓冲或中和作用。

 

【栏目片花】专业的讲堂、实用的讲堂、贴心的讲堂,这里是《乡村讲堂》。

 

5.主持人: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主要内容是猴头菇的种植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徐老师刚才为我们讲解了猴头菇生长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接下来我们继续听徐老师介绍。

 

徐老师,在栽种的时候,为了保证日后猴头菌的正常生长,就要在开始栽种的时候种植质量高的原种,那我们怎样来识别猴头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呢?

 

专家:猴头菌的原种和栽培种主要检验有无杂菌污染及生活力是否旺盛。检查杂菌要从眼看、鼻闻多方面进行。生活力旺盛的菌种,菌丝白色,浓密,粗壮,上下内外均匀一致,富有弹性,在培养基上易形成子实体原基。有子实体原基形成或茶褐色菌膜出现,只要除去仍可使用。菌丝生长较慢或不长,可能是培养基酸度不够,氮源或水分不足。应适量增加氮源物质和调节酸度。如果菌种过干,收缩过多,或菌丝自溶,产生大量红色液体,就不宜再用。

 

6.主持人:徐老师,在猴头菌栽培的时候,对于它的栽培季节,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农民朋友们吗?

 

专家:猴头菌属中温发菌,偏低温出菇的的菌类。其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以24~26℃为最佳。子实体发生成长的最适温度为18℃左右,以16~20℃为最佳。子实体发生成长时,不但温度要适宜,而且空气湿度要大,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5%~90%。

 

猴头菌从投料接种到采收结束,一般需100天左右。其中菌丝体培养25~30天,而后就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进行出菇和长菇。

 

就每一个地方来说,进行猴头菌的生产安排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掌握两个原则,一是接种后菌丝生长期,气温不得超过30℃;二是从接种日起,往后推30天,气温不得超过25℃,以免影响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

 

7.主持人:徐老师,那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好了栽培时间进行栽培的时候,在猴头菌的栽培原料这块,我们一般都会使用哪些主要原料呢?

 

专家:第一个是木屑,木屑是栽培猴头菌的主要原料。最适于猴头菌生长的是麻栎、枹栎、栓皮栎、青刚栎、高山栎、蒙古栎等栎木屑。柞、橡、椴、桦、米槠、胡桃和山毛榉等木屑,猴头菌也喜欢。杂木屑也能用,但产量不高。用于塑料袋栽培的木屑,要经过孔径4毫米的筛,清除杂物及尖刺木片,以免穿破料袋。

 

第二呢是棉籽壳,也就是脱绒棉籽的种皮,是粮油加工厂的下脚料。质地松软,吸水性强。含绒量高的,质量优于含绒量少的。棉籽壳栽培猴头菌,比木屑产量高0.6~1倍,出菇期提前4~6天。棉籽壳中添加稻壳,可改善通气状况,有利于菌丝发育和提高产量。

 

另外甘蔗渣和玉米芯等也可以作为原料。

 

8.主持人:徐老师,我们知道这个猴头菇的栽培原料是要进行袋装的,那在袋栽的时候,要如何制备合格的出菇袋呢?

 

专家:袋子一般用宽12厘米、长50厘米、厚0.04~0.05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袋可用机器或手工两种方法。

 

无论是机器装或手工装,均要做到松紧适中,标准是成年人手抓料袋,五指以中等力捏住,袋面有微凹指印;如果抓起来,两头下垂,袋中料并断裂,是太松。还应做到快速,料装入袋内,升温极快,为了防止其发酵,要在3小时内结束。同时,袋口一定要扎牢,防止灭菌后基料受热膨胀冲开扎头。

 

另外,灭菌及菌种,都是猴头菌栽培成败的关键。灭菌要彻底,菌种要优良。接种室是消毒的重中之重,要做到认真、彻底。培养室、出菇房、房室四周也要按照常规要求清扫和消毒。

 

还要按照规程和要求接种出菇棒。在无菌条件下边打穴边接种,一般在袋的一面,用1.5厘米的打孔器打4~5个穴,深2.5厘米,接种后马上用2.5厘米2的胶布封口。有的做法在菌棒外再套一薄塑料袋,可以更好防止外界杂菌污染,称为“双套袋”法。

 

9.主持人:徐老师,我们知道对于食用菌来说,这个发菌阶段是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产量。那在猴头菇的发菌阶段,为了保证我们农民朋友的生产,徐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专家:第一是要合理放袋  菌袋多时,也可取“井”字形交叉重叠排放,但是不论以何种形式排放,都不能压住接种穴。

 

其次是要调节室温,菌袋初入培养室的1~4天,室温应调到24~26℃,使菌种尽快吃料,减少杂菌污染。从第五天起,随着菌丝生长发育,袋内温度上升,比室温高出2℃左右,为此应将室温调至24℃以下。第十六天以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时期,室温以控制在20~23℃为宜。

 

还有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湿度,在发菌期,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能达60%即可。低于60%,应向地面适当洒水。阴雨天湿度大时,应开窗通风。通风宜在夜间进行。室内空气湿度大时,往往会使接种穴口胶布潮湿,导致杂菌滋生。

 

还要注意检查杂菌,菌袋入室7天后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和有否杂菌污染。一旦发现杂菌污染了的袋子,立即取出,运往远处做深埋处理,以防传染。

 

最后一点是要注意穴口的管理,菌袋入室15天左右,把穴口胶布开一条小缝,以利通气。采用“双套袋”法的,此时脱去外层薄塑料袋。

 

【栏目片花】贴近“三农”、服务“三农”,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正在播出。

 

10.主持人: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主要内容是猴头菇的种植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徐老师刚才给我们讲解了如何确定好猴头菇的栽培时间,还有出菇袋的制作以及发菌阶段的管理,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杨老师介绍。徐老师,在猴头菇的出菇阶段,我们要如何进行猴头菇的出菇管理呢?

 

专家:在这个阶段,主要应该注意的有六点;

 

第一个是要进棚排袋,菌袋进棚后,先将接种穴口胶布揭起,平卧袋架,穴口向地, 菇蕾伸长时,于穴口上固定一个口圈,以利菇体圆整。此后再不要轻易动袋,以免菌刺不顺势生长,变成畸形菇。

 

其次呢是要调温促长,温度要调在15~20℃。在适宜温度下,从小蕾到采收,只需10~12天。房内温度低于12℃,则生长变慢。超过23℃,子实体生长发育也缓慢,并会导致菌柄不断增生,菇体散发成花菜状畸形。超过25℃,还会萎缩死亡。因此,天热季节要通过空间喷雾、畦沟灌水、地面洒水、加厚棚盖、加强通风等措施控制房温度。

 

还要喷水保湿,要科学用水,做到前期少喷,中期轻喷,后期多喷。检测喷水适度,可观察菌刺。菌刺嫩白,弹性强,说明湿度够,应少喷或不喷;菇体发黄,菌刺不明显,是湿度不足,要勤喷多喷。喷水要使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

 

11.主持人:那除了这三点之外,徐老师,另外三点又是什么呢?

 

专家:另外三点,一点是要通风增氧,菇棚每天上午8时左右要揭膜通风半小时,菇体长大时,每天通风2~3次,并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每天至少通风2次,要注意勿让风直吹菇体,以防菇体萎缩。

 

第二点是要保光壮菇,长菇期间,房内要保证200~400勒克斯的散射光照,并且要四周均匀。在这样的条件下,菇才能长的洁白而健壮。地下室应每隔5~7米,安装60~100瓦电灯一盏,每天照明8~10小时。

 

最后要注意的是消毒防病 ,房内要保持清洁,要求7天清扫一次,并用3-5%的石灰溶液喷洒消毒。发现有染病及被杂菌污染了的袋子,同样要及时检出,进行妥善处理,以防传染。

 

12.主持人:徐老师,其实不管这一年的生产状况如何,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最重要的阶段就是直接关系到他们收入的收获阶段,徐老师,就猴头菇这个品种来说,我们如何确定采收的最佳时期呢,采收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专家:猴头菌从菌蕾出现到子实体成熟,一般只需要10~12天,有的还可提前到8天左右。猴头菌子实体成熟的标志是:菇体白色,表面出现菌刺,并开始弹射孢子,在袋面积一层白色粉状物。

 

最佳采收期是子实体成熟中期。此时,子实体形状圆整,肉质坚实,色泽洁白,外表面布满短刺,且氨基酸含量最高,子实体干物质的积累最多,重量最重,风味鲜美纯正,无苦味或极轻微。若子实体已经发黄,菌刺长达1厘米以上,且粗,大量弹射孢子,即为老熟期。过老的子实体,菇球松散,重量下降,苦味较重,品质变劣,产量降低。

 

猴头菌子实体的采收方法:右手指捉住子实体基部,左手指按住菌袋,轻轻扭动,连菌蒂拔出,小心的放在垫有纱布的箩筐内。采收后及时切去有苦味的菌蒂,分级包装后送市场鲜销,或加工厂加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