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真菌

 老刻刀 2014-05-04

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真菌

 

桑黄又名针裂蹄、裂蹄针层孔菌、火木层孔菌、鲍氏针层孔菌,隶属于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木(针)层孔菌属,是一种珍稀名贵的药用真菌。层孔菌是多孔菌中的一个大属,据报道全球有250多种,我国目前发现的有62种。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少数地区。由于该属许多种类的子实体外观都是褐色马蹄形,宏观区分有一定困难,但是生长在不同树种上的子实体,其药效有所不同,分为桑树桑黄、杨树桑黄和桦树桑黄,根据东北师范大学李茹光教授的分类,泛称桑黄的有:绒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at),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L.exFr.)Quel.又称假火菌,火木层孔菌],针裂蹄菌[Phellinus linteus(Berk.&Curt.)Teng.又称裂蹄木层孔菌]3个种。我国产的桑黄的基原为Phellinus igniarius,而日本、韩国产的桑黄的基原为Phellinus linteus

桑黄药用价值是桑黄多糖,上世纪末开始研究,日本和韩国对桑黄的研究最多,早在1968年,日本人I Kekaw T 等发现,野生桑黄子实体提取物对小鼠瘤S-180的抑制率为96.7%,韩国人对桑黄很崇尚,甚至很迷信,在韩国桑黄子实体一直作为名贵药材出售,据报道价格达2300美元/kg,由于人工栽培难度大,他们用麦粒做培养基培养菌丝体,晒干后磨成粉冲水饮用。

桑黄入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医认为桑黄性甘、平、味苦、味辛、归肝、膀胱经。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绝药,在古代有“如果得到附生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但由于桑黄的药理未摸清,所以应用开发进展缓慢,近年来,日本、韩国相继进行开发,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最好的真菌,据江苏大学周存山报道抗癌效果比灵芝、阿加里斯茸、PL-2PL-5Mesima)好。现介绍瓶栽生产技术。

一、培养基配制

(一)母种培养基配方:1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 3gMgSO4·2H2O1.5gVB110mg、琼脂20g、水1000mlPH6.5.

2PS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蔗糖20gKH2PO43gMgSO4·2H2O1.5gVB110mg、琼脂20g、水1000mlPH6.5

 

(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1、谷物类:以大豆、玉米、高梁、荞麦4种谷物作培养基,发菌快且菌丝长势健壮。

以玉米粒为例:将干玉米洗净,浸泡24小时,捞出放入锅中煮,水开后10-15分钟,捞出沥干,按玉米重量的1%称取石膏粉,放入玉米内,拌匀后即可装瓶。

2、木屑类:木屑种类因地制宜,有桑树、暴马子丁香、板粟、梨树等。

适生树干木屑86%,玉米粉(或高梁粉)11%,石膏粉1.1%KH2PO4 0.2%,蔗糖(或葡萄糖)0.85%,硫酸铵0.85%,含水量65%PH6.5

 

以上培养基的配制操作与常规方法相同。

二、装瓶

用罐头瓶进行瓶栽,一般用木屑类栽培种的培养基作瓶栽原料,装量为瓶高度的三分之二,松紧适度,瓶中间打一孔洞,用耐高温薄膜封口扎紧。

三、灭菌:

1、母种培养基压力1.2kg/cm2,时间30分钟。

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压力1.5kg/cm2,时间1~1.5小时。

四、接种

1、菌种:以韩国或日本种,其药效更佳。

2、接种:当瓶温降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时需严格无菌操作。

五、培养与管理

(一)菌丝培养

接种后置22-28℃培养室避光培养,室内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但早晚要进行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接种后8-9天可见新生菌丝体,菌丝颜色视培养基种类而不同,谷物类菌丝体鲜黄,木屑类菌丝体初期白色,后逐渐转为淡黄色至深黄色。

(二)管理

接种后60天可出现瘤状原基,此时将培养瓶移至出菇室,在封口膜上扎一定数量的孔眼,以加大瓶内氧气,并在瓶上覆盖报纸,向报纸面上喷水,增加空间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但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当子实体长大接近瓶口时,揭去封口膜,瓶上仍覆盖干净报纸,并注意经常向纸面喷水,保持湿度。接种100

ONT>天后,子实体基本成熟,再经10-15天就可采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