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归宿,冥冥之中是谁的安排?

 云天953 2014-05-04

                 

生命的归宿,冥冥之中是谁的安排?

时间:2011-04-24 10:46来源:未知 作者:陆真 点击: 406次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人名字叫李生,家住在河北,自少有膂力,恃气好侠,不拘小节,常与轻薄少年交游。到了二十多岁,才痛改前非,刻苦读书,所作的诗歌,很为人称赞。屡任河北官职,后来担任深州的录事参军。他的风度仪表,都很漂亮,善于谈笑,精通吏事,廉谨能干,至于击球饮酒,都很在行,因此很为太守欣赏。 当时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仗恃立有军功和拥有兵众,不顾法度,所辖各州的长官,都很怕他,都不敢正眼相视他。 王武俊曾经派他的儿子王士真,巡视所属各州。王士真来到深州,太守大摆酒宴,在他住的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人名字叫李生,家住在河北,自少有膂力,恃气好侠,不拘小节,常与轻薄少年交游。到了二十多岁,才痛改前非,刻苦读书,所作的诗歌,很为人称赞。屡任河北官职,后来担任深州的录事参军。他的风度仪表,都很漂亮,善于谈笑,精通吏事,廉谨能干,至于击球饮酒,都很在行,因此很为太守欣赏。
       当时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仗恃立有军功和拥有兵众,不顾法度,所辖各州的长官,都很怕他,都不敢正眼相视他。
       王武俊曾经派他的儿子王士真,巡视所属各州。王士真来到深州,太守大摆酒宴,在他住的地方准备了伎乐,来款待王士真。太守害怕王武俊,所以侍奉王士真的礼节,非常周到,又担心酒宴上有人喝醉而冲撞了王士真,所以自己的僚属宾客,一个也不敢召请陪宴。 
       王士真非常高兴,觉得别的州,都不如深州招待得殷勤。酒喝到了半夜,王士真才说:“多蒙太守厚待,但想尽欢于今夕,岂能没有嘉宾?望能召请。”太守道:“我这偏僻州郡,没有名人,畏惧副大使(当时王士真为副节度使)之威,不敢以别的客人陪宴,只有录事参军李生,还可以侍奉谈笑。”王士真道:“就请他来吧。”
       李生進来,趋前而拜。王士真一看到他,脸色就很难看。而命李生坐下,李生越是恭敬,王士真就越是不高兴,瞪眼挽袖子,再也没有先前的高兴了。
太守恐惧,不知说什么好。再看李生,神情不安,汗流满面,连酒杯都拿不住。满座的人,都不禁愣然。一会儿,王士真斥令左右:“把李生捆绑起来,下到狱中!”左右的人,便立即把李生急忙牵出,枷拷入狱。
       少顷,王士真欢饮如初,直到早晨,方才罢宴。
       太守又惊又惧,便偷偷派人,到狱中询问李生道:“您的表情很恭顺,而且连话都没有说,本不会忤犯王士真。但他为什么一见你就生气?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李生悲泣很久,才说:“佛家讲报应之理,我现在才明白。我年轻时很穷,无以为生,因此好与侠士交游,往往掠夺乡里人的财物。我经常驰马挟弓,来往于大道,日行百余里。有一天,我遇见一个少年,骑着骡,带着两个大行囊。我为了贪得他的财物,看左右两旁,全是万丈悬崖,而天色已经昏暗,便用力把那位少年,推下崖去。于是急忙把骡子,赶到一座旅店,解开行囊,得到缯绮百余段。从此家中稍微富裕。从此,折断弓矢,闭门读书,出仕为官。到现在已经二十七年了。昨晚太守您命我参加王公的宴会,進去之后,我看王士真的面貌,正是我当年杀死的那位少年。一拜之后,心中惭惧,自知必死在旦夕之间。现在我是伸着脖子等死,还有什么话好讲?这都是报应啊!”
        有顷,王士真酒醒了,急忙召令左右:“到李生处,取其首级。”左右便在狱中,斩下李生的脑袋進上,王士真熟视而笑。
        既而又与太守,在他府上大设酒宴。酒醉,太守趁着王士真高兴,便起身道:“在下不才,得为一郡之守,而副大使巡查弊政,宽大而不加罪。昨日副大使命我召请其他客人,属郡僻小无客,不足以侍陪欢宴。窃以李生善于饮酒,所以召他来,而李某粗蠢,不识礼法,得罪明公,这实是在下之罪。如今明公既已杀了他,这自然是对的。但我还有所不明,斗胆问一句,李某究竟犯了什么罪,望您予以明教,以作为我今后的教训。”
       王士真笑道:“李生并没有罪,只是我一看见他,就心中愤然,当时已有杀他之意。如今已经杀了他,我也不知道所以然!您不要再说了。”
        及至宴罢以后,太守悄悄询问王士真的年龄,则为二十七岁,原来李生杀死少年的那年,那位少年就接着出生于王家,取名为王士真。
       太守惊叹很久,于是用自己的钱财,厚葬了李生。

  生命的归宿,冥冥之中是谁的安排?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人名字叫李生,家住在河北,自少有膂力,恃气好侠,不拘小节,常与轻薄少年交游。到了二十多岁,才痛改前非,刻苦读书,所作的诗歌,很为人称赞。屡任河北官职,后来担任深州的录事参军。他的风度仪表,都很漂亮,善于谈笑,精通吏事,廉谨能干,至于击球饮酒,都很在行,因此很为太守欣赏。 当时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仗恃立有军功和拥有兵众,不顾法度,所辖各州的长官,都很怕他,都不敢正眼相视他。 王武俊曾经派他的儿子王士真,巡视所属各州。王士真来到深州,太守大摆酒宴,在他住的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人名字叫李生,家住在河北,自少有膂力,恃气好侠,不拘小节,常与轻薄少年交游。到了二十多岁,才痛改前非,刻苦读书,所作的诗歌,很为人称赞。屡任河北官职,后来担任深州的录事参军。他的风度仪表,都很漂亮,善于谈笑,精通吏事,廉谨能干,至于击球饮酒,都很在行,因此很为太守欣赏。
       当时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仗恃立有军功和拥有兵众,不顾法度,所辖各州的长官,都很怕他,都不敢正眼相视他。
       王武俊曾经派他的儿子王士真,巡视所属各州。王士真来到深州,太守大摆酒宴,在他住的地方准备了伎乐,来款待王士真。太守害怕王武俊,所以侍奉王士真的礼节,非常周到,又担心酒宴上有人喝醉而冲撞了王士真,所以自己的僚属宾客,一个也不敢召请陪宴。 
       王士真非常高兴,觉得别的州,都不如深州招待得殷勤。酒喝到了半夜,王士真才说:“多蒙太守厚待,但想尽欢于今夕,岂能没有嘉宾?望能召请。”太守道:“我这偏僻州郡,没有名人,畏惧副大使(当时王士真为副节度使)之威,不敢以别的客人陪宴,只有录事参军李生,还可以侍奉谈笑。”王士真道:“就请他来吧。”
       李生進来,趋前而拜。王士真一看到他,脸色就很难看。而命李生坐下,李生越是恭敬,王士真就越是不高兴,瞪眼挽袖子,再也没有先前的高兴了。
太守恐惧,不知说什么好。再看李生,神情不安,汗流满面,连酒杯都拿不住。满座的人,都不禁愣然。一会儿,王士真斥令左右:“把李生捆绑起来,下到狱中!”左右的人,便立即把李生急忙牵出,枷拷入狱。
       少顷,王士真欢饮如初,直到早晨,方才罢宴。
       太守又惊又惧,便偷偷派人,到狱中询问李生道:“您的表情很恭顺,而且连话都没有说,本不会忤犯王士真。但他为什么一见你就生气?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李生悲泣很久,才说:“佛家讲报应之理,我现在才明白。我年轻时很穷,无以为生,因此好与侠士交游,往往掠夺乡里人的财物。我经常驰马挟弓,来往于大道,日行百余里。有一天,我遇见一个少年,骑着骡,带着两个大行囊。我为了贪得他的财物,看左右两旁,全是万丈悬崖,而天色已经昏暗,便用力把那位少年,推下崖去。于是急忙把骡子,赶到一座旅店,解开行囊,得到缯绮百余段。从此家中稍微富裕。从此,折断弓矢,闭门读书,出仕为官。到现在已经二十七年了。昨晚太守您命我参加王公的宴会,進去之后,我看王士真的面貌,正是我当年杀死的那位少年。一拜之后,心中惭惧,自知必死在旦夕之间。现在我是伸着脖子等死,还有什么话好讲?这都是报应啊!”
        有顷,王士真酒醒了,急忙召令左右:“到李生处,取其首级。”左右便在狱中,斩下李生的脑袋進上,王士真熟视而笑。
        既而又与太守,在他府上大设酒宴。酒醉,太守趁着王士真高兴,便起身道:“在下不才,得为一郡之守,而副大使巡查弊政,宽大而不加罪。昨日副大使命我召请其他客人,属郡僻小无客,不足以侍陪欢宴。窃以李生善于饮酒,所以召他来,而李某粗蠢,不识礼法,得罪明公,这实是在下之罪。如今明公既已杀了他,这自然是对的。但我还有所不明,斗胆问一句,李某究竟犯了什么罪,望您予以明教,以作为我今后的教训。”
       王士真笑道:“李生并没有罪,只是我一看见他,就心中愤然,当时已有杀他之意。如今已经杀了他,我也不知道所以然!您不要再说了。”
        及至宴罢以后,太守悄悄询问王士真的年龄,则为二十七岁,原来李生杀死少年的那年,那位少年就接着出生于王家,取名为王士真。
       太守惊叹很久,于是用自己的钱财,厚葬了李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